-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0457.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5 , G01F23/00 , G01D21/02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有限体积法的城市内涝仿真方法,涉及城市内涝仿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处理研究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获取地形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城市内涝模型参数,构建排水管网和汇水区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构建的一维排水管网进行离散,建立一维排水管网水动力模型,采用径流曲线数法模拟得到排水管网产流、汇流过程及传输状态;基于有限体积法对构建的二维地形数据进行空间离散化,建立二维地表径流模型,模拟雨水在地表运动状态;耦合一维排水管网水动力模型和二维地表径流模型,得到城市内涝模型;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能够提高模拟结果精度,并直观展示出城市内涝过程的演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4116.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构建方法与装置,属于土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基于目标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其中,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包括目标区域内的每一建筑物对应的建筑三维模型;获取被选定的建筑三维模型,计算被选定的建筑三维模型的几何复杂度;基于预设的模型修正准则,根据模型的几何复杂度,对被选定的建筑三维模型进行处理,以构建适合城市建筑物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模型。本发明方案可以对用户指定的任何城市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复杂度计算并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精度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75655.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山西蕴宏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硅酸钠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及湿法水玻璃技术领域。所述铝硅酸钠溶胶的制备步骤包括:将粉煤灰与烧碱混合,加水,研磨,即得铝硅酸钠溶胶;其中,粉煤灰中SiO2与Al2O3的总摩尔量与烧碱中NaOH的摩尔比为(0.5~0.8):1。所提供的制备铝硅酸钠溶胶的方法摒弃了传统干法或湿法制备水玻璃工艺中的高温、高压、多程序等弊端,制得的铝硅酸钠溶胶可替代水玻璃,能够显著减少水玻璃的用量,间接降低水玻璃制备工艺的能耗和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3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44965.7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比例利用钢渣的全固废路面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先将75%~90%的矿渣粉和10%~25%的粉磨工业副产石膏混匀制成胶凝材料,再按胶凝材料10%~25%、5mm~25mm粒径的转炉钢渣粗骨料13%~42.5%、小于5mm粒径转炉钢渣细骨料32.5%~68%混合,然后加入水3%~12.5%、减水剂0.1%~0.75%搅拌均匀后制得全固废路面混凝土。本发明基于多种固废的复盐效应,结合粒级与活性的双重协同优化制备全固废混凝土,解决了转炉钢渣应用于混凝土时活性低、安定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全固废混凝土中的钢渣掺量,所制路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钢渣的堆存状况,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1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0592.7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连续退火制备低成本取向硅钢的方法,工艺路线为:冶炼及铸造→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以取向硅钢低温加热为前提,省略了常化工序,同时将传统工艺中的缓慢加热高温长时间退火改为连续退火,大大缩短了生产工期,达到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最终制备产品的磁性能远高于传统无取向硅钢,略低于商用取向硅钢。在一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可以共用的领域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17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250592.7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连续退火制备低成本取向硅钢的方法,工艺路线为:冶炼及铸造→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以取向硅钢低温加热为前提,省略了常化工序,同时将传统工艺中的缓慢加热高温长时间退火改为连续退火,大大缩短了生产工期,达到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最终制备产品的磁性能远高于传统无取向硅钢,略低于商用取向硅钢。在一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可以共用的领域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8174.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D11/00 , C21D8/06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38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8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调控前轴用低碳贝氏体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控锻控冷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直径为Ф130mm的前轴用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棒材经下料、中频感应炉加热,滚锻、模锻、切边后上控冷线进行控制冷却,采用先快冷后缓冷的分段冷却方式进行控冷。采用该工艺获得的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组织+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的铁素体组织,贝氏体组织比例占90~95%,抗拉强度Rm为990~1050MPa,屈服强度Rp0.2为650~670MPa,室温冲击功AKU为60~63J,同时具有合适的维氏硬度,硬度控制在370~380HV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493554.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焖转炉钢渣为骨料的全固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为78%‑88%的S95矿渣粉和磨细脱硫石膏,骨料为100%热焖转炉钢渣,以干基质量计,钢渣在混凝土的中占比70‑85%。制备时,将热焖转炉钢渣按照0‑5、5‑10和10‑20mm筛分,大于20mm的经破碎后筛分,然后将胶凝材料、骨料、水和混凝土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制得全固废混凝土。本发明制备出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30MPa‑80MPa的全固废混凝土,显著提高了钢渣在混凝土中的质量占比,提升其利用效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8934.4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尔格轧机轧辊孔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最佳轧制力分布的皮尔格轧机轧辊孔型设计方法,包括:建立轧机的主传动系统简化后的机械结构,获取机械结构的参数信息;对机械结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基于动态静力分析输入力矩,以力矩一阶量取最小时的轧制力分布为条件,建立轧制力分布函数;根据轧制力分布函数求解工作锥的截面变化量,并确定工作锥的截面面积绝对缩减量;基于锥形芯棒压下的结构特点计算工作锥的任意断面的管壁压下量,并结合截面面积绝对缩减量,最终输出锥形芯棒的轧辊孔型计算式。本发明的方法依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设计优化,实现高精度管件的稳定加工,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94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31655.1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高磁感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及制备方法。选择Si含量(质量百分比)为2.8~3.2%,C为0.025~0.045%,Mn为0.05~0.35%,P≤0.008%,N≤0.005%,S≤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的硅钢铸锭为原材料,铸锭中柱状晶体积百分比为50~100%。硅钢铸锭经1200~1350℃加热后热轧并在1110~1150℃常化后,经过含中间退火的两次冷轧法轧至0.12~0.2mm后脱碳退火,最后在900~950℃进行10~20min的最终退火。该制备方法通过较易实现的加工工艺,得到磁感B50>1.73T的薄规格无取向硅钢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