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球面副的防干涉可折叠喷管

    公开(公告)号:CN118442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28447.X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面副的防干涉可折叠喷管,包括:顶部锥形管、底部锥形管和六条完全相同的支链,支链呈现圆周阵列排布,且每条支链均为对称结构;支链包括:上部链接铰链、上部锥形片、防干涉机构、下部锥形片和下部连接铰链,上部锥形管1‑1端和上部锥形片3‑1端通过上部连接铰链相连,上部锥形片3‑2端和下部锥形片5‑1端通过防干涉机构相连,下部锥形片5‑2端和底部锥形管7‑1端通过下部连接铰链相连,通过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整个装置展开,通过防干涉装置消除支链之间和支链内部的干涉并使之锁定。

    一种空间防干涉的可折展喷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42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28438.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防干涉的可折展喷管装置,包括:一级锥、第一折展支链、第二折展支链、第三折展支链、第四折展支链、第五折展支链、第六折展支链和四级锥,六条折展支链尺寸、结构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沿所述一级锥周向均匀分布,每条折展支链包括:二级锥板、三级锥板、上折叠杆、下折叠杆、折叠杆左、折叠杆右和支撑筒,整个装置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折展支链、第二折展支链、第三折展支链、第四折展支链、第五折展支链和第六折展支链同步收缩和展开,实现整个装置在轴向方向上收缩和展开,从而改变喷管喉部的面积,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喷管作业,提供足够灵活的推力控制,提高喷管的性能。

    面向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协同轨迹规划方法、系统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79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38160.0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协同轨迹规划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自动驾驶运动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载荷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车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约束条件;基于载荷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载荷子系统安全避障约束,构建载荷子系统的轨迹优化问题,生成载荷子系统的行驶轨迹;基于载荷子系统和多车子系统的运动学耦合关系,生成多车子系统的参考行驶轨迹;基于多车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约束条件,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多车子系统的轨迹优化问题,对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参考行驶轨迹优化,生成多车子系统的优化行驶轨迹,实现重载货物多车协同运输。本申请提高了重载货物的运输效率和行驶安全。

    面向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协同轨迹规划方法、系统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79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160.0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协同轨迹规划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自动驾驶运动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载荷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车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约束条件;基于载荷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载荷子系统安全避障约束,构建载荷子系统的轨迹优化问题,生成载荷子系统的行驶轨迹;基于载荷子系统和多车子系统的运动学耦合关系,生成多车子系统的参考行驶轨迹;基于多车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约束条件,采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多车子系统的轨迹优化问题,对重载货物运输的多车参考行驶轨迹优化,生成多车子系统的优化行驶轨迹,实现重载货物多车协同运输。本申请提高了重载货物的运输效率和行驶安全。

    基于超局部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0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7165.X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局部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其在超局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适合的假设并执行相应的离散化与简化处理,来得到一种超局部增量模型用于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从而能够仅利用过去时刻的电压、电流及电感参数即可得到一步延迟电流补偿和参考电压的计算结果,而不需要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阻和磁链参数,大大降低了电机控制中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在实际应用中,即使电机参数发生变化,系统仍能保持较高的性能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显著降低了电机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使用成本。相比其他现有技术,本发明完全不需要使用扰动观测器,因而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负担,降低控制芯片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