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3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185090.0
申请日:2022-02-28
IPC: H04L67/10 , H04L67/51 , H04L41/0803 , H04L41/0894 , H04L41/08 , G06F9/455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仿真云平台及自动化部署方法,其平台包括仿真试验应用层、服务层、资源层和仿真试验安全管理体系;本发明基于OpenStack和Kubernetes实现了混合仿真云平台的原型系统,将各种仿真资源根据其自身特点封装成虚拟机或容器,在仿真云平台上统一管理和部署,虚拟机和容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仿真系统试验,避免了使用虚拟机部署简单模块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使用容器部署复杂模块造成的工作过载,通过虚拟机与容器混合的自动部署系统,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并实现虚拟机网络与容器网络的统一融合管理,相比传统的仿真云平台,提高了部署和运行效率,也节省了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8115.7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计算设备的混合精度SpMV优化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读入稀疏矩阵到计算设备;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基于稀疏矩阵中非零元素的浮点数精度,将所述稀疏矩阵划分为不同精度的子矩阵;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计算不同精度的所述子矩阵与向量的乘法,得到混合精度SpMV计算结果。本发明利用混合精度降低SpMV的计算开销,提高访存效率,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53106.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值稀疏矩阵的混合编码方法,包括:计算稀疏矩阵缩略图中连通域的数量,初步确定可能的稠密区域具体位置;根据每个稠密区域中黑色像素数占该区域边界矩形的比值判定稠密区域形状;将稀疏矩阵缩略图映射回原稀疏矩阵中,根据每个特定形状的稠密区域子矩阵中非零元占比,得到最终的稠密子矩阵;对稠密子矩阵进行反向编码;将原稀疏矩阵中其余零散分布的非零元组成一个超稀疏剩余子矩阵,并采用正向编码;将反向编码和正向编码结果求和,得到稀疏矩阵向量乘计算结果。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充分压缩了稀疏矩阵的行列索引,减少了主机端和设备端的数据传输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0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53230.9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叉验证的代码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选择多个代码缺陷检测工具,对被检测代码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检测结果;获取每个代码缺陷检测工具对与所述被检测代码相似的N个测试用例的准确率;根据所述准确率,对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加权求和,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被检测代码存在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现有的使用单个工具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基于被测代码与测试用例之间的相似性,并根据各个工具在已知测试用例上的准确率,对各个工具检测被测代码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计算和评判,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减少误报,提高代码缺陷检测和代码审核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15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33117.1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的多功能自适应提醒软件系统,属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服务器S、与服务器S连接的同一用户的n个终端设备、安装在服务器S上的管理软件SS以及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提醒软件SC。服务器S与各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连接,实现同一用户在不同用户平台之间的提醒事件信息的同步。本发明系统与已有提醒软件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①设置提醒事件简单,多种终端设备可以跨平台联网使用;②实现同一用户不同终端设备提醒事件的统一管理,减少冗余提醒。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625046.2
申请日:2021-06-04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插桩的可回溯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动态二进制插桩方法对正在运行的仿真程序和底层操作系统之间引入虚拟文件层;根据动态二进制插桩方法拦截目标函数参数,对仿真系统模型组件的各个接口加以拦截,以获得仿真事件状态;根据仿真事件状态,构建基于事件的检查点。该方法利用动态二进制插桩技术,在不修改仿真程序源代码的情况下,插入虚拟文件层拦截所有文件操作,在内存中的缓冲区执行,避免了内存和磁盘文件在重启检查点时的不一致问题。此外,由动态插桩引入的额外代码和原程序执行在同一个地址空间中,通过拦截仿真模型组件相关接口,基于获取的仿真事件状态信息设置检查点,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575492.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子图分类传输数据的基三核间网络防死锁方法,属于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A)子图划分,将所述网络的拓扑TCF分解为基于尖端节点的子图及其平行子图。B)传输分类,选定任一尖端子图及平行子图和数据传输创建时所对应的边属于的为2型数据、属于的为3型数据、其它为1型数据;C)当1型数据因通信进入所属边时数据类型转变为2型、进入所属边时数据类型转变为3型;D)使用拓扑为TCF的3个物理网络或者一个物理网络的3个逻辑/虚拟网络分别用于3种类型数据的传输。该方法可用于所有与TriBA‑cNoC拓扑同构的网络或子网防止共享存储转发缓冲区通信死锁。
-
公开(公告)号:CN114490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7064.6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端云协同代码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代码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第一测试样本的第一缺陷代码,获取第一缺陷代码的第一缺陷特征以及第一缺陷特征对应的第二测试样本;基于待测代码和第二测试样本的相似度,获取第三测试样本以及第三测试样本的第二缺陷特征;根据第二缺陷特征和第三测试样本对应的第一缺陷特征,获取待测代码的识别准确率;基于识别准确率,通过采集待测代码的第二缺陷代码,获取第二缺陷代码的第三缺陷特征;通过端云协同的技术设计,实现了对待测代码的缺陷检测;本发明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知识产权,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缺陷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268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793398.2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众核架构TriBA‑CMPs的布局布线方案tMesh,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多/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TriBA‑CMPs基三层次化递归可扩展特性,提出tMesh布局布线方案:f层tMesh由3个分别位于左上、左下和右下的f‑1层tMesh,以及右上区域的1个Lf+1级Cache单元布局实现;3个f‑1层tMesh间互连实现f层tMesh布线时,左上和左下、左下和右下、左上和右下间分别通过纵向、横向、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布线相连;Lf+1级Cache单元与3个分别位于左上、右下、左下f‑1层tMesh中的Lf级Cache单元互连时,分别采用横向、纵向、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布线相连。与传统2D‑mesh‑Tile相比,本发明不但具有其布局布线简洁易于最终工艺实现的优势,还具有很好的层次化可扩展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1535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133117.1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平台的多功能自适应提醒软件系统,属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服务器S、与服务器S连接的同一用户的n个终端设备、安装在服务器S上的管理软件SS以及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提醒软件SC。服务器S与各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连接,实现同一用户在不同用户平台之间的提醒事件信息的同步。本发明系统与已有提醒软件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①设置提醒事件简单,多种终端设备可以跨平台联网使用;②实现同一用户不同终端设备提醒事件的统一管理,减少冗余提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