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3241.4

    申请日:201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H01M2/1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块,它主要由单体动力电池、电连接件、电池模块的壳盖、壳体构成,单体动力电池层叠安装在壳体内,电池的两端电极分别与电连接件连接,电连接件绝缘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外,壳体与壳盖固定配合形成模块,在单体动力电池之间放置吸热垫片,吸热垫片与电池单体相互间隔层叠排列。本发明可有效地将模块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均匀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电池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也可作为储能单元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15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376324.6

    申请日:2012-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H01M2/1083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电池箱、热管、液流板、液体箱、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液体循环泵、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风扇组成,除散热器及风扇安装于电池箱外部,其余均位于电池箱内,与电池模块有机结合,在电池模块间插入热管,热管与电池模块及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液流板紧密贴合,液流板内带有液体循环管道,其与液体循环泵连接,液体循环泵又与充有循环液的液体箱连接,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与液体箱接触,又与散热器贴合;电池箱内还安装有与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循环泵、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及风扇工作。本发明结构合理,可实现快速加热和冷却。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10693241.4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块,它主要由单体动力电池、电连接件、电池模块的壳盖、壳体构成,单体动力电池层叠安装在壳体内,电池的两端电极分别与电连接件连接,电连接件绝缘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外,壳体与壳盖固定配合形成模块,在单体动力电池之间放置吸热垫片,吸热垫片与电池单体相互间隔层叠排列。本发明可有效地将模块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均匀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电池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也可作为储能单元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1547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76324.6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电池箱、热管、液流板、液体箱、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液体循环泵、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风扇组成,除散热器及风扇安装于电池箱外部,其余均位于电池箱内,与电池模块有机结合,在电池模块间插入热管,热管与电池模块及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液流板紧密贴合,液流板内带有液体循环管道,其与液体循环泵连接,液体循环泵又与充有循环液的液体箱连接,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与液体箱接触,又与散热器贴合;电池箱内还安装有与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循环泵、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及风扇工作。本发明结构合理,可实现快速加热和冷却。

    一种动力电池均衡充电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342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3905.9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均衡充电方法及系统,在由若干电池模组串联组成的电池系统充电至任一电池模组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或电池系统达到上限充电电压时,电池管理系统或外部检测控制电路自动切断外部充电回路,均衡充电单元开始发挥均衡充电作用,每个充电均衡模块开始执行统一的恒压充电过程,直至所有电池模组电压达到均衡模块的输出电压值时,均衡充电完成。采用该均衡充电方法,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各单体电池仍能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电池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该方法实现了电池系统内部各个电池模组或单体电池间相互并行的均衡充电模式,这种均衡充电方式,电池系统内部没有能量的交换与损耗,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电池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1417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1337.9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采集电池系统的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电池电流信号和电池电压信号,利用多输入多输出结构的BP神经网络完成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系统的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电池电流信号、电池电压信号,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块用于基于采集的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电池电流信号和电池电压信号,利用多输入多输出结构的BP神经网络完成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本发明融合电池系统多元件信号,实现对复杂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诊断效率高,具备自适应修正功能,可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

    一种动力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80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185249.5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漏液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电源、分压电阻、漏液传感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器。构成漏液传感器电路的漏液传感器为柔性单面印刷电路板,其一侧表面印刷有两条互不导通的导线,两条导线分布于单面印刷电路板表面。安装时漏液传感器放置于单体电池的底面下,传感器表面印刷有电路的一侧与单体电池底面接触。当电池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单体电池发生电解液泄漏时,电解液将沿单体电池外壳流到其下方的漏液传感器表面,引起漏液传感器电路阻抗发生变化,信号处理电路输出信号激发报警器报警。本发明机构合理,检测灵敏,可适于多种动力电池系统中的漏液检测。

    一种引线框架材用铜合金的双级时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6870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46873.5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材用铜合金的双级时效工艺,该工艺包括:(1)将冷轧卷材装在钟罩炉底座上,然后盖上内罩,抽真空,使用含有氢气的氮气作保护气体;(2)加上加热罩,卷材首先在钟罩炉进行550-600℃时效等温处理,时间1.5-3.5小时;(3)然后不用打开钟罩炉的加热罩,通过对内罩喷水冷却到450-500℃再时效1.5-3.5小时,然后打开取出卷材。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框架铜合金材料导电性、抗拉强度及软化温度,其抗拉强度达到420~430MPa,相对电导率达到60%~70%IACS,软化温度提高到了460℃左右。工艺过程简单,综合性能高于传统的单级时效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