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10693241.4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块,它主要由单体动力电池、电连接件、电池模块的壳盖、壳体构成,单体动力电池层叠安装在壳体内,电池的两端电极分别与电连接件连接,电连接件绝缘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外,壳体与壳盖固定配合形成模块,在单体动力电池之间放置吸热垫片,吸热垫片与电池单体相互间隔层叠排列。本发明可有效地将模块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均匀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电池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也可作为储能单元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一种测量材料阻尼因子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8349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10114481.4

    申请日:2006-11-10

    Inventor: 唐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材料阻尼因子的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测量的方法,属于仪器测量类。设备由测量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构成,测量装置主要由暗箱、光源、夹具、光电池传感器组成,夹具及光电池传感器位于暗箱内,光源位于暗箱的侧壁上,向暗箱内的光电池传感器照射,光电池传感器安装于与光源相对的暗箱内,光电池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引出线,夹具与光源位于同侧,其对应于光电池传感器的中间位置;数据处理装置主要由A/D转换器、单片机构成,A/D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光电池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线与A/D转换器连接。上述该设备种通过光电信号转换的方法测量材料阻尼因子。本发明操作快捷,方便测量,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材料的测量领域。

    分选二次电池的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408C

    公开(公告)日:1999-07-28

    申请号:CN95117490.8

    申请日:1995-11-22

    Inventor: 韩伟 唐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选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通过计算机进行分选,包括电池特性曲线采集、确定电池的容量范围、选择基准曲线、给出偏差范围、计算机分选等几个步骤。用该方法对二次电池进行分选可得到特性接近的单体二次电池,简化分选过程,提高分选速度及分选质量,分选出的二次单体电池可直接用于组装组合电池,其成品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分选各种二次电池。

    一种碳包覆磷酸铁锂或磷酸锰铁锂中主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222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28603.1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磷酸铁锂或磷酸锰铁锂中主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样品前处理:将待测样品用酸消解,转移定容,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吸取中间澄清的部分作为待测液;(2)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待测主元素的种类配制一系列混合标准溶液,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试,绘制标准曲线;(3)主元素含量的测定: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待测溶液中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的前处理过程简单、分析结果准确,可快速、准确、定量的测定碳包覆磷酸铁锂或磷酸锰铁锂中主元素含量,为提高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的产品质量和控制中间工艺过程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164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3241.4

    申请日:201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H01M2/1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块,它主要由单体动力电池、电连接件、电池模块的壳盖、壳体构成,单体动力电池层叠安装在壳体内,电池的两端电极分别与电连接件连接,电连接件绝缘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外,壳体与壳盖固定配合形成模块,在单体动力电池之间放置吸热垫片,吸热垫片与电池单体相互间隔层叠排列。本发明可有效地将模块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均匀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电池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中,也可作为储能单元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15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376324.6

    申请日:2012-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H01M2/1083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电池箱、热管、液流板、液体箱、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液体循环泵、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风扇组成,除散热器及风扇安装于电池箱外部,其余均位于电池箱内,与电池模块有机结合,在电池模块间插入热管,热管与电池模块及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液流板紧密贴合,液流板内带有液体循环管道,其与液体循环泵连接,液体循环泵又与充有循环液的液体箱连接,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与液体箱接触,又与散热器贴合;电池箱内还安装有与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循环泵、半导体加热/制冷元件及风扇工作。本发明结构合理,可实现快速加热和冷却。

    一种测量材料阻尼因子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834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610114481.4

    申请日:2006-11-10

    Inventor: 唐海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材料阻尼因子的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测量的方法,属于仪器测量类。设备由测量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构成,测量装置主要由暗箱、光源、夹具、光电池传感器组成,夹具及光电池传感器位于暗箱内,光源位于暗箱的侧壁上,向暗箱内的光电池传感器照射,光电池传感器安装于与光源相对的暗箱内,光电池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引出线,夹具与光源位于同侧,其对应于光电池传感器的中间位置;数据处理装置主要由A/D转换器、单片机构成,A/D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光电池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线与A/D转换器连接。上述该设备种通过光电信号转换的方法测量材料阻尼因子。本发明操作快捷,方便测量,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材料的测量领域。

    分选二次电池的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8901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2156793.X

    申请日:2002-12-18

    Abstract: 一种分选二次电池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依次将待测的二次电池放置在电池充放电检测设备中检测,实时将依次得到的每节二次电池的容量数值、充放电电压及电流特性曲线结果保存在计算机中;确定所选二次电池的容量范围,将符合容量范围的各二次电池的容量数值、充放电电压及电流特性曲线进行数据、曲线比较,选择一组符合要求的电压与电流特性曲线为基准,并在两曲线之上分别选择若干对比点,给出对比点的偏差范围;计算机将所选容量范围内的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与基准曲线进行对比选择;将具有对应点均落在基准曲线若干对比点偏差范围内的充放电特性曲线的电池作为所选电池选出。其简化了分选二次电池的过程,分选质量高,使用方便。

    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系统及均衡充放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033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2279.1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开关控制器、开关阵列、充放电端口、充电器和放电器。电池管理系统采集各单体电池电压信息并传送给开关控制器。开关控制器根据电压信息控制开关阵列,使待充或放电的单体电池经开关阵列与充放电端口相通。充放电端口分两路,分别与充电器、放电器连接,当存在待充电单体电池时,使待充电单体电池与充电器连通,当存在待放电单体电池时,使待放电单体电池与放电器连通。本发明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与开关控制器相互配合,由开关阵列实现对动力电池组中需要均衡的单体电池进行一对一的均衡充放电,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小,可操作性强,均衡充放电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