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117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1242010.0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温度系数珠状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氧化二钴、四氧化三锰、氧化镍、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镁为原材料,经过球磨法制备五元系氧化物热敏电阻粉体材料;采用有机溶剂配制热敏电阻浆料;采用点胶机定量控制珠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焊接外引线后,采用无机高温胶封装、焊接测试线后制得珠状热敏电阻。本发明制备的热敏电阻适用于高温,材料常数B25℃/50℃为3500K±5%,温度0℃时电阻值为45kΩ±10%,温度900℃,高温老化200h后R0℃阻值变化率小于±4%。本发明制备的高温热敏电阻高温性能稳定,一致性好,老化性能稳定,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领域温度测量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4111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42010.0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温度系数珠状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氧化二钴、四氧化三锰、氧化镍、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镁为原材料,经过球磨法制备五元系氧化物热敏电阻粉体材料;采用有机溶剂配制热敏电阻浆料;采用点胶机定量控制珠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焊接外引线后,采用无机高温胶封装、焊接测试线后制得珠状热敏电阻。本发明制备的热敏电阻适用于高温,材料常数B25℃/50℃为3500K±5%,温度0℃时电阻值为45kΩ±10%,温度900℃,高温老化200h后R0℃阻值变化率小于±4%。本发明制备的高温热敏电阻高温性能稳定,一致性好,老化性能稳定,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领域温度测量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477853.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田广 , 杨宇 , 吕志强 , 曹振 , 赵晓雨 , 邵逸恺 , 刘航 , 汪艳 , 张运方 , 李松 , 王婧烨 , 孟庆红 , 杨立洲 , 刘旭光 , 梁稳 , 刘田欣 , 朱烨 , 赵娇娇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束光学系统角放大率及其一致性的测试系统和方法:初始状态下,光学系统安装、图像探测装置均在平行光管的出射光路上,且三者在基体转台和U型转台均为0°位置时保持同轴,平行光管出射的光照在标靶上,标靶的图像经过光学系统之后进入图像探测装置,显示在图像探测装置界面;通过调整基体转台转轴和光学系统安装架转轴的方向,即可获得被测光学系统全输入视场范围内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入射角度;不同的入射角度下,使显示在图像探测装置界面的标靶图像与显示界面中心重合时对应的U型转台转轴的角度即为被测光学系统在对应入射角度下的出射角度,入射角度与出射角度的比值即为获得光学系统的角放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891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293263.0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01
Abstract: 一种MnCoNi氧化物陶瓷红外灵敏元致密化的方法,首先将待处理的红外灵敏元薄片通过压板固定,然后置于石墨炉中,通过控制压力和升温速度,可获得致密化的红外灵敏元薄片,经检验,所得红外灵敏元薄片孔隙率低,噪声、阻值合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89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93263.0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01
Abstract: 一种MnCoNi氧化物陶瓷红外灵敏元致密化的方法,首先将待处理的红外灵敏元薄片通过压板固定,然后置于石墨炉中,通过控制压力和升温速度,可获得致密化的红外灵敏元薄片,经检验,所得红外灵敏元薄片孔隙率低,噪声、阻值合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5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77853.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田广 , 杨宇 , 吕志强 , 曹振 , 赵晓雨 , 邵逸恺 , 刘航 , 汪艳 , 张运方 , 李松 , 王婧烨 , 孟庆红 , 杨立洲 , 刘旭光 , 梁稳 , 刘田欣 , 朱烨 , 赵娇娇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束光学系统角放大率及其一致性的测试系统和方法:初始状态下,光学系统安装、图像探测装置均在平行光管的出射光路上,且三者在基体转台和U型转台均为0°位置时保持同轴,平行光管出射的光照在标靶上,标靶的图像经过光学系统之后进入图像探测装置,显示在图像探测装置界面;通过调整基体转台转轴和光学系统安装架转轴的方向,即可获得被测光学系统全输入视场范围内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入射角度;不同的入射角度下,使显示在图像探测装置界面的标靶图像与显示界面中心重合时对应的U型转台转轴的角度即为被测光学系统在对应入射角度下的出射角度,入射角度与出射角度的比值即为获得光学系统的角放大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16387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20110625.4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J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红外探测器内引极的工装,属于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该工装包括真空镊子和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能够提高金浆内引极改进的工艺可操作性,该工艺改进后探测器合格率及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该工装可用于热敏电阻薄片的固定,能提高红外探测器的生产效率及可靠性;同时可以推广应用于类似的具有尺寸小、厚度薄、强度差的薄片型物体的固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能有效固定热敏电阻薄片,操作简单、效率高,使用该工装制备的探测器,其成品率及长期稳定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