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可切削的地下障碍物破除处理施工导洞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25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86318.2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盾构可切削的地下障碍物破除处理施工导洞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格栅筋,格栅筋为组合格栅A;组合格栅A包括底部格栅筋、拱顶格栅筋,底部格栅筋是由底面格栅筋及两侧竖向支撑筋组成的一体结构,拱顶格栅筋是由拱形的顶部筋及两侧竖向筋组成的一体结构,底部格栅筋与拱顶格栅筋通过两侧竖向支撑筋绑扎连接两侧竖向筋构成所述组合格栅A,组合格栅A与处理施工导洞形状相对应;所述组合格栅A的所述底部格栅筋为玻璃纤维筋格栅筋,所述拱顶格栅筋为钢筋格栅筋。以玻璃纤维筋作为格栅材料的组合式初支结构,为导洞提供支护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盾构障碍物清除做好了前期准备,具备安全支护和方便清除的双重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客货共享车站

    公开(公告)号:CN10935334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95535.8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货共享车站,包括站厅层和站台层;所述站台层为客运站台,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正线出岔的方式,于正线两侧分别引出两条货运专用线,该两条货运专用线在客运站台两侧,并且分别设置货运站台,形成客货运分开乘降的互不干扰的综合站台结构;通过货运站台自动化货物输送系统直接转运到站外输送系统或通过自动化货物输送系统将货物输送至站台层转运分拣区,再通过转运分拣区与站外输送系统衔接,将货物运出。反向物流通过上述步骤的逆向完成。本发明可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兼承载城市货运功能的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下检修坑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958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875825.2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一种自动下检修坑装置,包含折叠履带装置、麦克纳姆轮小车、扩展接口,小车的两侧对称安装折叠履带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履带、第二履带、左下、右下、左上、右上履带轮;安装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履带驱动电机驱动左上、右上履带轮,经履带分别传动给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上的左下、右下履带轮;该转轴连接在麦克纳姆轮小车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配合套接在转轴上并由中间连杆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杆与折叠连杆铰接连接,丝杆驱动电机固定在麦克纳姆轮小车上,驱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上下移动,带动与螺母铰接的折叠连杆摆动,拉动折叠履带装置在麦克纳姆轮小车上绕转轴转动、打开或折叠;本发明实现自动上、下检修坑。

    一种采用临时盾构井结构的盾构隧道构造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10630.5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一种采用临时盾构井结构的盾构隧道构造和施工方法,包括盾构井,所述盾构井为接收或始发盾构井,盾构隧道穿过所述盾构井,所述盾构隧道内安装有盾构管片;在所述盾构井内,所述盾构隧道通过拆除其在井内的盾构管片与所述盾构井连通;盾构井为临时盾构井,临时盾构井内设置现浇筑隧道作为永久结构,并与两端的盾构隧道的盾构管片密封连接;现浇筑隧道以上的临时盾构井内填充回填土至地面。本发明此后隧道上方的盾构井结构可依后续工程需求随意破除。减小了隧道内无效空间、降低了占用地下空间以及提高了结构使用效率。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四线高效换乘工字型布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215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17166.5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四线高效换乘工字型布局结构,包括MA线、MB线、MC线、MD线四线及依次对应在四线交叉区域设置的换乘站车站A、车站B、车站C、车站D;其中MA线东西向布置于北侧,MB线、MC线东西向布置于南侧且与MA线同层平行布置,MD线南北向设置于MA线、MB线、MC线的上层,MA线、MB线、MC线的换乘站车站A、车站B、车站C均为双层站,三站站厅层同层,MD线的车站D为侧式单层平铺车站,与MA线、MB线、MC线车站站厅层同层南北向布置,车站D垂直于车站A、车站B、车站C,设置于车站A与车站B或车站C之间;四线的车站站厅公共区联通,构成工字型布局的同层换乘结构。本发明车站工字形布局布置紧凑、换乘流线有效缩短,减少换乘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