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808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21698.1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43 , Y02P20/129 , Y02P20/152 ,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钢铁熔渣余热进行二氧化碳转化吸收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通过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及二氧化碳转化为低碳烯烃等化学反应,将难以利用的高温余热转化成化学能,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及低碳烯烃等物质;该方法可以通过混合气体流速和后续球磨等工艺条件控制钢铁渣粒化颗粒大小;由于钢铁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钙等碱性物质,故熔渣温度降低后,在球磨装置中,钢铁渣会对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对二氧化碳起到固定作用,固碳后的钢铁渣可以进一步作为建筑材料或填海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65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86863.4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21B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22 ,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高炉煤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回收并循环利用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一种改善高炉煤气质能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节能技术。属于钢铁冶金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领域。高炉煤气中二氧化碳回收分离方法和装置,由煤气处理系统、吸收塔、再生塔、内置煮沸器组成,集成了常规高炉煤气处理系统,增设了化学吸收系统,使高炉煤气中二氧化碳得到捕集回收利用;回收后的二氧化碳配加部分外来二氧化碳用于高炉喷吹燃料的载气和热风炉鼓风,二氧化碳入炉促进了高炉内的化学反应,实现二氧化碳在高炉炼铁车间的循环利用,提高高炉煤气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3144.2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2F1/44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合陶瓷膜过滤管处理炼钢连铸冷却水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是将循环水通过微孔复合陶瓷膜过滤管内处理后,达到除油、除悬浮污物的效果。过滤罐体内由过滤管上密封固定层、过滤管下密封固定层和复合陶瓷膜过滤管组合层分成三个单元室,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为集油室、过滤室和沉渣室。过滤室由复合陶瓷膜过滤管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聚集在集油室顶部的油达到一定量后,由排油出口排出,经由排油管通过排油自动阀控制,回收到集油罐后,废油经加工可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可以显著进行液固分离,有效提高循环废水的水质,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含量,达到节能环保,保证炼钢厂循环水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104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89286.4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22
Abstract: 涉及一种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中CO2分别进行分离回收,并循环利用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领域。提供一种改善煤气质能和降低CO2排放的节能技术。集成与优化高炉与转炉煤气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煤气中CO2回收分离由煤气处理系统、吸收塔、含内置煮沸器的再生塔组成,增设了化学吸收系统,回收后的CO2配加部分外来CO2可用于高炉热风炉鼓风以及喷吹燃料的载气,也可用此CO2代替N2对转炉进行溅渣护炉。实现CO2在高炉炼铁及转炉炼钢过程的循环利用,也可以使用电力、化工行业等其他工业废气回收的外来CO2,降低CO2排放,实现绿色的钢铁生产过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