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自动水平的预应力钢-石膏/混凝土组合桁架梁

    公开(公告)号:CN10719062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495627.2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面板自动水平的预应力钢‑石膏/混凝土组合桁架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纵向钢管组合梁,其两端被支撑在承载铰支座上;承载面支撑纵梁,其设置在所述纵向钢管组合梁上方的横向两侧;承载面支撑构架,其支撑所述承载面支撑纵梁;自水平面板,其可以自动水平地坐落在所述承载面支撑构架上;以及偏转调整限位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承载面支撑构架或所述承载面支撑纵梁上,另外一端铰接在调整铰支座上。根据本发明,即使偏心荷载作用较大或者支座发生了变位,其整体结构偏转或局部截面扭转较大,面板结构也随之产生较大变形,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桥梁承载结构调回正常的使用状态。

    一种摆锤式储能型多功能桥梁自动激励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18704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6774.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摆锤式储能型多功能桥梁自动激励小车,涉及桥梁和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装置、轮式移动机构、车体固定装置、摆锤、摆锤加载机构、储能与传递机构、控制器和车载电源;轮式移动机构安装在车体装置底端;车体固定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摆锤加载机构输出端与摆锤传动连接,储能与传动机构与摆锤相连;摆锤加载机构、储能与传递机构以及车载电源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激振操作方便、装置体积较小、激励部件质量较轻、激励能量大、可实现对桥梁/桥堆进行变频变幅激励、且便于灵活移动的多功能桥梁自动激励小车;在保证摆锤能够对桥梁/桥墩进行激振同时,能够防止摆锤的二次及以上撞击产生的谐振。

    基于柔度识别的灾损桥梁通车可行性快速决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3956.5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度识别的灾损桥梁通车可行性快速决策方法及系统,属于基于信号数据处理的桥梁工程养护监测技术领域,获取激振力信号和桥梁响应信号;利用复模态指示函数法识别桥梁的模态参数重构得到全位移柔度矩阵,拆解重组为测点位移加载矩阵,经过曲线拟合和插值得到全位移加载矩阵,预测桥梁静态挠度或车辆低速通过桥梁时的动态挠度,根据截面挠度设计限值确定通车决策方案。本发明基于响应数据驱动,操作简单、测试耗时短,环境适应性高,可自行控制预测精度,克服了传统柔度识别方法需要保证荷载作用位置与测点位置重合的严苛条件,矩阵拆解过程实现了一点一算,节省存储空间,提升预测效率,使桥梁动静态挠度预测时车辆可灵活布载。

    金属管增强组合承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95070.2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E01D4/00 E01D2101/30

    Abstract: 一种金属管增强组合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管以及被注入至金属管内的增压液体或气体,金属管以及被注入其内的增压液体或气体组合在一起,组成共同承载的组合结构。本发明以增压液体或气体取代传统“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混凝土;金属管的管壁上设有灌输装置,其设有包含活塞与预加压力弹簧的自密闭系统;该灌输装置为可拆卸结构;该灌输装置与金属管连通器可拆卸地相连接。根据本发明,新型“金属管+增压填充液/气”组合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金属管在承受荷载时发生屈曲、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荷重比、突破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思路。

    用于建造桥梁或建筑结构的插入式钢桁架节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165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96178.3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58 E01D19/00

    Abstract: 一种插入式钢桁架节点构造,其包括:钢桁架节点,其具有至少一个被插入口,每个被插入口的端部设有被插入端凸缘;桁架杆件,其具有可与所述钢桁架节点的被插入端间隙配合的插入端,在与所述桁架杆件的端部相对的所述插入端的尾部设有插入端凸缘;扣件,其由两个半部组成,该扣件设有与所述被插入端凸缘和所述插入端凸缘的周边配合的凹槽,该扣件的第一半部在闭合线的两端设有上半凸台,该上半凸台上设有上半螺栓孔,而该扣件的第二半部在闭合线的两端设有下半凸台,该下半凸台上设有下半螺栓孔;结构胶,其设置于安装间隙内;以及螺栓,其使得所述上半螺栓孔与所述下半螺栓孔相连接。本发明的桁架节点构造施工效率高、可靠性好、使用生命长。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桥梁支座服役状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4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8890.0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桥梁支座服役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非接触式视觉测量方法采集运营列车经过待检时,待检铁路桥梁支座及梁跨中处竖向动挠度信号;根据竖向动挠度信号计算待检铁路桥梁基于支座‑梁跨中位移比的损伤指标;根据待检铁路桥梁设计参数计算损伤指标限值;将损伤指标实测值与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检铁路桥梁支座服役状态。本发明基于支座‑梁刚度比的损伤指标可以准确定位损伤支座并定量评估支座竖向刚度,解决了既有方法仅能识别桥梁薄弱端而不能定位损伤支座的问题,无需建立有限元模型或代理模型,且对轨道不平顺、梁体和横隔板损伤以及环境噪声不敏感,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强。

    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88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496183.4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一个桁架梁采用预应力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桁架梁。优选地,其受压上主桁内灌注混凝土;在下主桁和斜杆内部空间内设置预应力筋;在上主桁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固点。优选地,包括承力面板体系、纵向预应力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桁架梁、横撑及预应力筋锚固体系;上下主桁设置为双层或单层面板结构体系。根据本发明的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在与传统桁架梁承载工况相同的情况下,本身的自重明显减轻,使用寿命明显延长,本身造价下降,安装周期缩短,而且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用于建造桥梁或建筑结构的插入式钢桁架节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1652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496178.3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插入式钢桁架节点构造,其包括:钢桁架节点,其具有至少一个被插入口,每个被插入口的端部设有被插入端凸缘;桁架杆件,其具有可与所述钢桁架节点的被插入端间隙配合的插入端,在与所述桁架杆件的端部相对的所述插入端的尾部设有插入端凸缘;扣件,其由两个半部组成,该扣件设有与所述被插入端凸缘和所述插入端凸缘的周边配合的凹槽,该扣件的第一半部在闭合线的两端设有上半凸台,该上半凸台上设有上半螺栓孔,而该扣件的第二半部在闭合线的两端设有下半凸台,该下半凸台上设有下半螺栓孔;结构胶,其设置于安装间隙内;以及螺栓,其使得所述上半螺栓孔与所述下半螺栓孔相连接。本发明的桁架节点构造施工效率高、可靠性好、使用生命长。

    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888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96183.4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一个桁架梁采用预应力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桁架梁。优选地,其受压上主桁内灌注混凝土;在下主桁和斜杆内部空间内设置预应力筋;在上主桁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固点。优选地,包括承力面板体系、纵向预应力铝合金-混凝土组合桁架梁、横撑及预应力筋锚固体系;上下主桁设置为双层或单层面板结构体系。根据本发明的预应力铝-混组合桁架梁,在与传统桁架梁承载工况相同的情况下,本身的自重明显减轻,使用寿命明显延长,本身造价下降,安装周期缩短,而且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面板自动水平的预应力钢‑石膏/混凝土组合桁架梁

    公开(公告)号:CN1071906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95627.2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承载桁架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纵向钢管组合梁,其两端被支撑在承载铰支座上;承载面支撑纵梁,其设置在所述纵向钢管组合梁上方的横向两侧;承载面支撑构架,其支撑所述承载面支撑纵梁;自水平面板,其可以自动水平地坐落在所述承载面支撑构架上;以及偏转调整限位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承载面支撑构架或所述承载面支撑纵梁上,另外一端铰接在调整铰支座上。根据本发明,现有技术中一直存在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桥梁横向偏转问题得到了解决,即使偏心荷载作用较大或者支座发生了变位,其整体结构偏转或局部截面扭转较大,面板结构也随之产生较大变形,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桥梁承载结构调回正常的使用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