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发光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60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2089.3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钙钛矿发光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钙钛矿发光晶体管包括:栅极、介电层、沟道层,电子传输层,修饰层,钙钛矿发光层,空穴传输层以及源电极、漏电极;其中,所述栅极,所述介电层层叠设置,所述沟道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为同一层无机氧化物薄膜,设置在介电层上方,所述修饰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层设置在沟道层和电子传输层上方,所述源极和漏极分别设置在空穴传输层两边。本发明将沟道层与电子传输层合为同一种无机氧化物薄膜,简化了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同时,引入了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作为修饰层,修饰后的器件,实现了均匀的绿光面发射。

    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与聚合物的复合薄膜的电双稳态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50497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79422.1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与聚合物的复合薄膜的电双稳态器件,涉及一种光电子器件,它在同一电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的导电状态。该器件是在导电衬底(1)为ITO导电玻璃上,依次制作缓冲层(2),功能有源层(3)和铝电极(4)。缓冲层(2)的材料为磺化聚苯乙烯掺杂的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功能有源层(3)的材料为十二硫醇包覆的硫化亚铜纳米晶和共轭聚合物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亚苯基乙撑)的混合物,二者的比例1∶1至3∶1。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与聚合物的复合薄膜的电双稳态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加工,膜层薄以及电流开关比高的特点,在未来的信息电子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功能性红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3395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19787.8

    申请日:200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红色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红色微球包括母球和包覆其上的壳,所述母球由选自下述单体聚合而成: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单体的用量为6重量份;共聚物交联剂为苝酐,其用量为0.05~0.4重量份;所述壳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均聚物;所述壳的表面经过酸性季铵盐处理。本发明所涉及的反应的原材料比较简单易的,产物不仅容易处理干净,而且不溶解于较强的有机溶剂。该微球的粒径可达10μm,可以用作电泳素。

    一种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器的象素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0437708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13295.9

    申请日:2006-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器的象素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的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第五晶体管(T5)和(T6)的源极,栅极接扫描引线(SLT),源极接存储电容(Cs)的(A)端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接第四晶体管(T4)源极和电源地(Vss)。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接数据引线(Vdata),栅极接扫描引线(SLT),源极接存储电容(Cs)的(B)端和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接第一控制引线(CTD)和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接电源正极(Vdd),栅极接第二控制引线(TNO)。第六晶体管(T6)的漏极经发光器件(OLED)接电源正极(Vdd)。该电路性能优良,适用于高端的显示设备。

    一种基于聚环氧乙烷和聚3-己基噻吩的电双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685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627162.2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环氧乙烷和聚3‑己基噻吩的电双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三种不同结构的电双稳器件均由基底、功能层和电极层构成。第一种结构器件的功能层是由PEO和P3HT组成的共混单层,器件最大开关比达103;第二种结构器件的功能层是由P3HT层和PEO层组成的双层,其中P3HT层靠近基底,PEO层靠近电极层,器件最大开关比达104;第三种结构器件的功能层是由PEO层和P3HT层组成的双层,其中PEO层靠近基底,P3HT层靠近电极层,器件最大开关比达104。本发明所述的电双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柔韧性好、结构多变、器件尺寸小、轻薄方便。

    一种基于MEH-PPV的聚合物薄膜电双稳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685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629157.5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EH‑PPV的聚合物薄膜电双稳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底(1)、功能层、电极层(4),所述功能层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制备步骤为:1)清洗基底(1);2)在基底(1)上旋涂形成功能层;3)在功能层上蒸镀形成电极层(4)。所述单层结构为混合层(5);混合层(5)的材质为PEG和MEH‑PPV的混合物。所述双层结构为绝缘层(3)、半导体层(2);半导体层(2)的材质为MEH‑PPV,绝缘层(3)的材质为聚乙二醇。本发明所述的电双稳器件,器件可以通过外加偏压来调节其导电状态,在同一电压下器件电流会有不同的效果,样品器件的电流差最大达到了103倍。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083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04590.9

    申请日:2015-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H01L51/441 H01L51/0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所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的玻璃衬底、阳极层、阳极修饰层、活性层和阴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层与阴极层之间的界面呈互补的峰谷状微纳结构,所述峰谷状微纳结构的峰宽为300~400μm、峰高为20~30nm,并且所述活性层包含聚3-己基噻吩(P3HT):[6.6]-C60-苯基丁酸甲酯(PCBM)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简单方法。所述微纳结构扩大了阴极与活性层材料的接触界面,提高了电极对电荷的收集效率,改善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一种基于共轭聚合物掺杂的电双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2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6917.5

    申请日:2014-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4 H01L2251/3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共轭聚合物掺杂的电双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电双稳器件由基底、缓冲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电极层构成,其中基底、缓冲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电极层顺次相连;本发明通过在附有导电材料的玻璃基片上,依次制作缓冲层,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电极层,得到所需一种基于共轭聚合物掺杂的电双稳器件。本发明器件可以通过外加偏压来调节其导电状态,在同一电压下器件电流不同的效果,样品器件的电流差最大达到了103倍。同时,通过施加周期性的电压脉冲信号对器件进行“写入、读取、擦出、读取”的循环测试,以检验器件的重复使用能力,样品器件在循环测试中保持了较大的开关比。

    表面活性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38002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118410.0

    申请日:200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微球的母球由选自下述单体共聚合而成: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酯、4-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所述母球表面经过活化改性处理。本发明所涉及的反应无需专门指定分散剂,而且产物比较容易处理干净。该表面活性微球,可以用作电泳素,也可以用作热敏相转移材料。

    一种基于全湿法银对称电极聚合物电双稳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33685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629843.2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湿法银对称电极聚合物电双稳器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基底层(1)洗涤干净;步骤2,在基底层(1)上湿法制作银电极层(2);步骤3,在银电极层(2)上湿法制作功能层(3);步骤4,在功能层(3)上湿法制作上银电极层(4);制作银电极层(2)与上银电极层(4)在空气环境下完成,制作功能层(3)在空气中或手套箱中完成。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全湿法银对称电极聚合物电双稳器件,采用全湿法来制备新型银对称电极电双稳器件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电双稳态特性良好,流程复杂程度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取代以往制作的流程工艺,实现工艺简单化,提高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