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M参数化模型的沟道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59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37420.4

    申请日:2025-04-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故障排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GIM参数化模型的沟道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本申请方法可以对沟道电缆的几何参数集、拓扑连接矩阵及设备空间坐标进行GIM参数化处理构建模型;基于此模型部署信号观测点获取正向和反向行波信号,并通过小波包分解与重构得到对应的能量熵特征向量;利用预设的回归映射模型确定故障距离,进而结合信号观测点位置得出故障位置;其中,本申请可以将电缆系统物理布局和故障特征量化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克服非线性特征复杂、噪声干扰显著等困难,可在复杂敷设场景中实现对沟道电缆故障位置的高精度定位。

    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528212.X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该变电站方案的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变电站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8954.X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边坡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解算单元、数据中心、北斗监测站和北斗基准站;北斗基准站用于与卫星通讯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北斗监测站用于获取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用于采集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以及第一卫星定位,计算北斗基准站的定位误差,并根据定位误差纠正第二卫星定位,得到北斗监测站的准确定位。北斗基准站和北斗监测站分别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和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通过数据中心获取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解算得到定位偏差得到准确的定位,不仅能够有效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还能消除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监测精度。

    35kV负荷供电的配电系统及变电站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38064.4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35kV负荷供电的配电系统及变电站,所述系统中第一母线组分别连接各双绕组主变压器的第一高压绕组侧;第二母线组包括若干段第一母线段;各第一母线段与各双绕组主变压器的第一低压绕组侧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母线段为35kV母线,进而确保主变35kV侧容量足够大,满足了35kV大负荷的用电需求。第一高压绕组侧的电源直接取自第一母线组的供电电源,提高了主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效率;通过双绕组主变压器组代替常规设计中的三绕组主变压器,减少了变电站内110kV配电装置规模,另外双绕组主变压器组的外形尺寸较小,进而节省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减少了维护成本。

    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铁搭的边坡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71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9544.2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铁搭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铁塔的铁塔平台,还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所述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第一放坡面上的顶部连接有铁塔平台,第一放坡面的坡率为1:1,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的坡率均为1:0.5。在边坡上设置坡率为1:1的第一放坡面、坡率为1:05的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通过设置特定的坡率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的强度,使得铁塔平台具有稳定的安全系统,达到必要的安全等级,以牢靠的结构为铁搭提供稳定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