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608617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381985.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室内岩爆试验系统。其中,钢架固定在刚性底座上;加载平台的一端穿过钢架的拱洞并搭载在刚性底座上;加载平台上放刚性承压平台;刚性承压平台上放刚性垫块;刚性垫块上放试验试块;法向行程活塞从钢架上方自上而下对试验试块加载;钢架一侧固定切向固定活塞,另一侧布置切向行程活塞对试验试块加载;钢架拱洞内安装透明防护板;在试验试块上固定声发射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连声发射数据采集仪;在法向行程活塞上安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并通过数据转换线与直剪仪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定位对中装置、高速摄像机、声发射设备,能够实现室内岩爆试验的高精度控制与多元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8290.6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岩爆动态预测方法,其包括:S2,根据隧洞开挖过程中微震、声发射数据,反演数值模拟所需的地应力,输入动态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节理裂隙,利用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前方围岩的能量耗散率,得到基于数值模拟数据预测的岩爆等级;S3,基于同类工程数据、微震数据、声发射数据,分别对前方围岩的岩爆等级进行预测,得到基于同类工程数据、微震数据、声发射数据预测的岩爆等级;S4,针对基于数值模拟数据预测的岩爆等级,基于同类工程数据、微震数据、声发射数据预测的岩爆等级,分别赋初始权重进行求和,得到预测的综合岩爆等级。相对目前岩爆预测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岩爆预测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7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02612.X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更新和水致劣化模型的岸坡变形预警方法,其通过数值模型建立力学参数与测点变形之间的代理模型;利用蓄水后的岸坡监测变形时间序列,联合先验概率分布模型推得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实现参数的迭代更新;基于岩体水致劣化模型,获取力学参数的未来演化趋势,并计算得到各时刻岸坡应力场和各测点的变形增量;通过多重网格法获取各时刻潜在不稳定块体的滑面受力,进而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和三维矢量和法获得各时刻所述块体的安全系数;进而绘制岸坡变形与安全系数的演化曲线并建立预警指标。本发明实现对岩体水致劣化模型的迭代修正,使得变形预警指标更贴合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3364.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湖南省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监测设备及隧道监测方法,包括:机架、弧形轨道及监测装置,弧形轨道包括一个或并列排布的多个并且均设于机架;监测装置安装于一个或并多个弧形轨道并可在一个或多个弧形轨道上运动;监测装置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弧形轨道配合安装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设于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上的支撑装置、以及设于支撑装置并可基于所述支撑装置运动的监测仪。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5278.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装置、方法及拱坝地质力学试验模型,该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框架、运动平台、激光测距仪以及控制系统;运动平台设于固定框架的顶部,激光测距仪设于运动平台上,控制系统根据拱坝地质力学试验模型的不同高程平切图中的点坐标控制运动平台动作,从而调整激光测距仪在固定框架的位置;在固定框架的不同位置,激光测距仪向下发射竖直激光束,以实现放样定位以及测量竖直激光束发射点与砌筑平面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利用激光进行自动定位测距,缩短了试验模型砌筑过程中放样定位所需时间,提高了放样定位效率和精度,进而提高了试验模型的砌筑效率,提高了试验模型的模拟准确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