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850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174938.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种植土壤消毒的方法,通过蒸汽锅炉高温蒸汽输入,合理布置蒸汽管道,采用可移动蒸汽金属管架,对三七种植土壤进行高温消毒,杀灭土壤中的大量有害病菌,使三七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分解,破除三七连作障碍问题,可显著降低三七病害发生,可减少或不施用农药,以保证三七品质;在合理添加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在同一耕地中连续多次进行三七种植,不需要寻求新的三七种植用地,可避免三七用地的供求矛盾,有利于三七基地化、规范化种植,形成三七GAP种植基地。本方法技术简单实用,有助于工厂化种植三七,保证三七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60842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10787.9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技术领域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发明保持目前小麦的栽培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小麦、蚕豆的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309886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7330.6
申请日:2001-04-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是在矮杆品种(A)的杂交稻田中每隔4~8行多栽插1行高杆优质品种水稻(B),高杆品种(B)比矮杆品种(A)高20厘米以上,套栽品种的遗传差异即RGA指纹差异在10%以上,成熟期相差40天以内。本技术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流行,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强水稻的防病、抗病、抗倒伏能力,水稻产量明显提高。
-
-
公开(公告)号:CN1319432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310110787.9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技术领域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发明保持目前小麦的栽培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小麦、蚕豆的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29163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310110786.4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大麦与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的方案保持目前大麦及蚕豆的栽培方式,大麦与大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田块开墒均与常规方法相同,其特征是在同一块田中加种蚕豆,墒面上种植大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比大麦提前5~20天播种,大麦与蚕豆之间的行距10~30cm。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大麦及蚕豆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0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1107330.6
申请日:2001-04-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方法,是在一种品种的杂交水稻(A)中每隔4~8行多栽插1行高度比该品种高的另一品种水稻(B),高度较高的品种比高度较矮的品种高20厘米以上,套栽的两品种的遗传差异即RGA指纹差异在10%以上,成熟期相差40天以内。本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流行,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强水稻的防病、抗病、抗倒伏能力,水稻产量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346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182544.3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避开晚疫病发生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所述方法是通过在气温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采用在秋、冬季节避开降雨高峰期的方法进行马铃薯栽培。本发明通过调整马铃薯播期,使马铃薯开花现蕾期避开降雨高峰期,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从而达到绿色种植马铃薯,且收获的马铃薯避开了全国马铃薯上市的高峰期,产值高,市场好,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3918509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4938.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种植土壤消毒的方法,通过蒸汽锅炉高温蒸汽输入,合理布置蒸汽管道,采用可移动蒸汽金属管架,对三七种植土壤进行高温消毒,杀灭土壤中的大量有害病菌,使三七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分解,破除三七连作障碍问题,可显著降低三七病害发生,可减少或不施用农药,以保证三七品质;在合理添加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在同一耕地中连续多次进行三七种植,不需要寻求新的三七种植用地,可避免三七用地的供求矛盾,有利于三七基地化、规范化种植,形成三七GAP种植基地。本方法技术简单实用,有助于工厂化种植三七,保证三七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79214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48768.7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苯甲醇50~95%、苯甲醛4~40%、苯乙醛1~30%配制成混合物后使用。本发明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雄蛾有显著的引诱效果,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生的预测预报及防治。该引诱剂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伤害天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