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850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174938.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种植土壤消毒的方法,通过蒸汽锅炉高温蒸汽输入,合理布置蒸汽管道,采用可移动蒸汽金属管架,对三七种植土壤进行高温消毒,杀灭土壤中的大量有害病菌,使三七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分解,破除三七连作障碍问题,可显著降低三七病害发生,可减少或不施用农药,以保证三七品质;在合理添加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在同一耕地中连续多次进行三七种植,不需要寻求新的三七种植用地,可避免三七用地的供求矛盾,有利于三七基地化、规范化种植,形成三七GAP种植基地。本方法技术简单实用,有助于工厂化种植三七,保证三七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26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80196.X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杨敏 , 朱书生 , 尹兆波 , 郑建芬 , 何霞红 , 毛忠顺 , 赵芝 , 张红骥 , 陈中坚 , 魏富刚 , 杨生超 , 汤东生 , 王海宁 , 陈建斌 , 李成云 , 朱有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宜三七无土栽培的基质,具体配比如下(体积比):沸石3-6份,玉米杆发酵有机肥2-5份,蛭石1-3份,所述沸石为天然沸石,将采集的天然沸石粉碎过10目的筛子,作为基质配料备用;所述蛭石为市场上购买的用于植物栽培的蛭石。将上述经加工处理过的沸石、有机肥、蛭石按比例充分混合,高温消毒处理后即配成育苗基质。一方面,配制的栽培基质无病原菌携带,能很好的减轻三七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栽培基质所采用的沸石具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特点,玉米杆发酵有机肥也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物理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60842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10787.9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技术领域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发明保持目前小麦的栽培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小麦、蚕豆的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309886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7330.6
申请日:2001-04-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是在矮杆品种(A)的杂交稻田中每隔4~8行多栽插1行高杆优质品种水稻(B),高杆品种(B)比矮杆品种(A)高20厘米以上,套栽品种的遗传差异即RGA指纹差异在10%以上,成熟期相差40天以内。本技术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流行,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强水稻的防病、抗病、抗倒伏能力,水稻产量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26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80174.3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朱书生 , 何霞红 , 尹兆波 , 郑建芬 , 杨敏 , 赵芝 , 毛忠顺 , 陈中坚 , 魏富刚 , 杨生超 , 张红骥 , 陈建斌 , 王海宁 , 汤东生 , 李成云 , 朱有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三七种苗根部裂口的育苗基质,以体积比计,配比如下:沸石,3~6份;玉米杆发酵有机肥,1~4份;锯末,1~5份;该基质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配制的栽培基质无病原菌携带。另一方面,栽培基质所采用的沸石具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特点,锯末和有机肥也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物理结构。因此,这些基质配制的基质具有适宜三七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物理结构和养分供应,能使三七在发芽率、株高和叶面积等方面较常规的土壤栽培高,同时由于基质具有适宜三七生长的理化指标,裂口数量也显著降低。
-
-
公开(公告)号:CN1319432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310110787.9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技术领域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发明保持目前小麦的栽培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小麦、蚕豆的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291638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310110793.4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病害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玉米大、小斑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同一块田中,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马铃薯采用不同行比间作:玉米种植2~4行,间作2~4行马铃薯。玉米与马铃薯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20-35天播种;玉米品种为超过1.5m的所有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608422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10793.4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病害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玉米大、小斑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同一块田中,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马铃薯采用不同行比间作:玉米种植2~4行,间作2~4行马铃薯。玉米与马铃薯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20-35天播种;玉米品种为超过1.5m的所有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0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1107330.6
申请日:2001-04-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方法,是在一种品种的杂交水稻(A)中每隔4~8行多栽插1行高度比该品种高的另一品种水稻(B),高度较高的品种比高度较矮的品种高20厘米以上,套栽的两品种的遗传差异即RGA指纹差异在10%以上,成熟期相差40天以内。本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流行,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强水稻的防病、抗病、抗倒伏能力,水稻产量明显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