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管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812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237976.3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有:冷却水循环路,具备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使冷却水循环;冷媒循环路,具备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26),能够使冷媒循环而利用热泵循环来向车室内供给加热后的空气;热交换器,在冷却水与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及控制部,以在散热器中从外气吸热的方式控制冷却水循环路,且以在室外机中使冷媒从外气吸热的方式控制冷媒循环路。

    燃料电池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28935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380019392.X

    申请日:2013-0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被配置成在比水泵(60)靠冷却液流动上游侧与循环回路(20)连接并在连接配置点将循环回路(20)内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以上的规定压力范围的散热器盖(40),旋转阀(50)被设置于循环回路(20)中比散热器盖(40)的连接配置点靠冷却液流动上游侧。由此,能够抑制气蚀的产生并使水泵充分地发挥性能。也可以替代散热器盖(40)而设置上游端和下游端与循环回路连接的连通路(141)。该情况下,在连通路设置有压力调整阀(40A)。

    燃料电池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28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80019392.X

    申请日:2013-0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具备被配置成在比水泵(60)靠冷却液流动上游侧与循环回路(20)连接并在连接配置点将循环回路(20)内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以上的规定压力范围的散热器盖(40),旋转阀(50)被设置于循环回路(20)中比散热器盖(40)的连接配置点靠冷却液流动上游侧。由此,能够抑制气蚀的产生并使水泵充分地发挥性能。也可以替代散热器盖(40)而设置上游端和下游端与循环回路连接的连通路(141)。该情况下,在连通路设置有压力调整阀(40A)。

    车辆用内燃机冷却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3750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906856.4

    申请日:2016-1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燃机冷却装置具备:发动机冷却回路,其用于使冷却液在发动机与热交换器中循环;储存罐,其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连接,并且对冷却液进行贮存以吸收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内的压力变化;至少一个以上的冷却液循环回路,其用于使冷却液在被搭载于车辆上的设备中循环;切换部,其选择性地切换为将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连通的连通状态,以及将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与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阻断的阻断状态中的任意状态;控制部,其在点火开关被关闭的情况下,以形成所述连通状态的方式而对所述切换部进行控制。

    热泵系统
    8.
    发明公开
    热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01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2654.6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循环(10)、加热部(30)、低温侧热介质回路(40)和控制部(70)。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减压部(14b)和蒸发器(16)。加热部将在冷凝器被散热的高压制冷剂所具有的热作为热源来对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低温侧热介质回路构成为供在蒸发器被制冷剂吸热的低温侧热介质循环,并具有热源装置(42、45、46)和热量调节部(41、44、47)。控制部控制压缩机的转速(Nc)、热源和热量调节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作来调节低温侧热介质的温度(Tw1),以使得用于在加热部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热移动量接近预先确定的目标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