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078063.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突涌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层小导洞;顶纵梁之间及顶纵梁与上层小导洞之间通过顶拱二衬结构连接;顶拱二衬结构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拱边跨初支一、顶拱边跨初支二。施工临时施工竖井以及上层临时通道、下层临时通道;在上层临时通道内打设上层小导洞;在下层临时通道内沿既定轮廓线打设大管幕、小管幕。本发明可避免在暗挖结构施工时对地下水人工降水减压,破坏水资源,又可实现车站施工时无水作业以保证安全施工,可实现暗挖结构施工的超前支护作用,有效抵抗承压水的突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077958.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组合顶管实现暗挖逆作的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在车站端头开挖顶管始发井、顶管接收井;利用顶管始发井作为顶管施工作业空间,安装顶管机及配套设备,采用矩形顶管机依次顶进施工;利用中间及边跨顶管结构提供的作业空间,依次拆除边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钢管柱等竖向支撑体系;架设临时支撑并及时施做车站部分顶板结构,依次拆除相邻顶管结构中边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待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顶板棚户作用下,依次拆除顶管结构底部剩余钢管节,采用暗挖逆作法开挖施做车站侧墙、中板、底板等结构。本发明可达到实现超浅覆土暗挖法施工,避免对地面交通、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提高车站顶层空间利用率,降低造价,施工效率高,施工风险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7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392955.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暗挖车站内叠摞盾构过站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完成暗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依次完成下层盾构接收、盾构主机平移至盾构接收井、盾构主机顶升、横向及纵向平移过站到达盾构始发井等;安装盾构接收、始发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盾构平移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依次完成上层盾构接收、盾构主机平移至盾构接收井等;拆除盾构接收、始发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盾构平移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封闭盾构始发、接收加宽段中板预留孔洞。本发明可达到避免盾构吊出、吊入及转场施工带来的施工场地围挡增加、工期加长、影响地面交通等问题,解决暗挖站内上层盾构接收、过站、始发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9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2243.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3/10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半自动防淹装置,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防淹预埋槽开设在出入口地墙内,防淹挡板活动盖设在防淹预埋槽上方,防淹预埋槽的一侧壁利用铰接连接件与防淹挡板一侧边连接,且设置有铰接连接件一侧的防淹挡板与防淹预埋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止水连接带;防淹挡板的底壁与气动支撑杆的一端旋接,气动支撑杆的另一端旋接在防淹预埋槽的一侧内壁上,且与止水连接带相对设置。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工作人员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即可就地、简洁、快速安装;具备结构简单、密闭性强且可靠性高、不需要占用地铁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运营维护管理简单、洪水过后恢复迅速等显著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01573.9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钢管柱嵌入桩基合理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钢管柱的顶纵梁施加弯矩M与竖向轴力,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钢管柱在不同弯矩下对应的柱脚接头转角θ;(2)对施加的弯矩M和柱脚接头转角θ数据进行拟合,建立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3)根据弯矩--柱脚接头转角关系曲线建立拟合公式,得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4)由钢管柱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求出参数柱脚接头抗弯刚度比λ,即柱脚接头抗弯刚度kθ与钢管柱自身刚度之比。本发明可达到确定钢管柱嵌入桩基的合理深度,使钢管柱侵入车站轮廓外的空间降低到最小,保证暗挖车站钢管柱在施工阶段的安全,为后续地下工程的建设预留穿越条件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77958.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组合顶管实现暗挖逆作的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在车站端头开挖顶管始发井、顶管接收井;利用顶管始发井作为顶管施工作业空间,安装顶管机及配套设备,采用矩形顶管机依次顶进施工;利用中间及边跨顶管结构提供的作业空间,依次拆除边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钢管柱等竖向支撑体系;架设临时支撑并及时施做车站部分顶板结构,依次拆除相邻顶管结构中边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待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顶板棚户作用下,依次拆除顶管结构底部剩余钢管节,采用暗挖逆作法开挖施做车站侧墙、中板、底板等结构。本发明可达到实现超浅覆土暗挖法施工,避免对地面交通、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提高车站顶层空间利用率,降低造价,施工效率高,施工风险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1973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61304.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5/02 , H05K5/00 , H05K5/03 , H05K7/14 , H05K7/20 , G06F3/041 , G06F30/13 , F16M11/10 , F16M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管理设备,包括:支座;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箱盖的底部铰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升降组件、U形滑架、传动件、铰接杆和支撑滑板,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支撑滑板升降调节,所述支撑滑板上开设有滑孔;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的一端与所述U形滑架的顶部铰接。该方案最终实现在所述升降组件控制所述支撑滑板下移的同时,同步实现了所述触控屏的折叠收起、所述触控屏的收纳以及所述箱盖的自动关闭,减少了所述触控屏收纳或展开使用调节的操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93110.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浅埋密贴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方法,将开挖面分割为多个洞室分块开挖,采用深孔注浆加固地层,依次施工中导洞初支并及时封闭,先行施工暗挖结构中隔墙形成竖向传力结构,左右对称开挖其他洞室结构,浇筑侧墙、部分顶底板等二衬结构同时做好侧边结构临时支撑,待开挖面全部开挖完后逐段换撑封闭结构顶底板。开挖面分割为多个洞室分块开挖,减小土体卸载规模,更有利于控制土层卸载回弹;先行施工的中隔墙作为竖向托换传力体系;侧边结构临时支撑为边导洞开挖过程中临时竖向传力体系,为边导洞开挖期间下层结构提供竖向支点。本发明可达到施工风险小,地层加固效果好,提高施工效率,有效控制既有结构隆起变形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2955.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暗挖车站内叠摞盾构过站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完成暗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依次完成下层盾构接收、盾构主机平移至盾构接收井、盾构主机顶升、横向及纵向平移过站到达盾构始发井等;安装盾构接收、始发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盾构平移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依次完成上层盾构接收、盾构主机平移至盾构接收井等;拆除盾构接收、始发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盾构平移段临时竖向支顶结构,封闭盾构始发、接收加宽段中板预留孔洞。本发明可达到避免盾构吊出、吊入及转场施工带来的施工场地围挡增加、工期加长、影响地面交通等问题,解决暗挖站内上层盾构接收、过站、始发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410371.X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沿竖井结构轮廓外缘开挖一定深度,打设若干根锁口圈梁锚索。采用机械臂水下开挖竖井内部土体。竖井结构整体依靠安装在矩形锁口圈梁反力架上千斤顶提供的顶进力及竖井结构自身重力完成自上而下的顶进施工。每步开挖结束后,松开机械臂撑靴,顶进至预定位置后拼装新一环管片,重复操作直至竖井结构到达设计标高。抽出坑内泥水,采用水泥砂浆置换竖井侧壁的触变泥浆,填充井壁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减小后期沉降。安装竖井型钢中隔壁及楼梯,完成竖井施工。本发明避免在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大体积降水,实现地面全阶段控制施工,提高竖井施工速度,改善竖井断面利用率,满足环保、安全性及工效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