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7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7828.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10/00 , G06Q50/06 , G06Q50/30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8 , G06N20/00 , G06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供电系统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系统,包括BIM可视化模块、数据库模块、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分别与所述BIM可视化模块、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连接,BIM供电模型通过设备级唯一标识字段与历史数据流、健康评价指标、分析告警数据流进行关联。本发明解决了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瓶颈、各系统不能互联互通、运维数据总体处于分散状态等问题,降低了人员频繁作业带来的人力成本及安全隐患,提高了设备运检修效率,为实现状态修提供综合基础数据,保障了供电修程修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577828.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10/00 , G06Q50/06 , G06Q50/30 ,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8 , G06N20/00 , G06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供电系统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系统,包括BIM可视化模块、数据库模块、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分别与所述BIM可视化模块、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连接,BIM供电模型通过设备级唯一标识字段与历史数据流、健康评价指标、分析告警数据流进行关联。本发明解决了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瓶颈、各系统不能互联互通、运维数据总体处于分散状态等问题,降低了人员频繁作业带来的人力成本及安全隐患,提高了设备运检修效率,为实现状态修提供综合基础数据,保障了供电修程修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98636.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悬挂点的接触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悬挂点在接触网三维模型中的位置,S2:编制悬挂点的ID号,S3:分别构建悬挂点以上和悬挂点以下的部件模型,S4:通过编制悬挂点以上和悬挂点以下的部件模型的ID号,建立悬挂点与部件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发明采用基于悬挂点的X形模型结构,实现了悬挂点、悬挂点以上、悬挂点以下不同数据流的融合,为数据集中、信息共享、三维模型集中管理提供了一种构建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98636.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悬挂点的接触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悬挂点在接触网三维模型中的位置,S2:编制悬挂点的ID号,S3:分别构建悬挂点以上和悬挂点以下的部件模型,S4:通过编制悬挂点以上和悬挂点以下的部件模型的ID号,建立悬挂点与部件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发明采用基于悬挂点的X形模型结构,实现了悬挂点、悬挂点以上、悬挂点以下不同数据流的融合,为数据集中、信息共享、三维模型集中管理提供了一种构建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547489.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供电系统综合维修管理平台的数据互通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为BIM供电系统综合维修管理平台监控管理的设备建立SysID;S2:分别获取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PSCADA监测数据、AMS监测数据和MIS设备维修数据;S3:上述数据的系统ID与SysID建立唯一的映射关系,实现6C系统、PSCADA、AMS和MIS的数据的互通。本发明基于SysID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映射法则,实现了状态修综合基础数据的融合,实现与统计学、层次分析法输入输出数据相匹配,为设备综合评价指标、剩余寿命预测结果提供数据支撑,为实现状态修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60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7489.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供电系统综合维修管理平台的数据互通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为BIM供电系统综合维修管理平台监控管理的设备建立SysID;S2:分别获取6C系统检测监测数据、PSCADA监测数据、AMS监测数据和MIS设备维修数据;S3:上述数据的系统ID与SysID建立唯一的映射关系,实现6C系统、PSCADA、AMS和MIS的数据的互通。本发明基于SysID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映射法则,实现了状态修综合基础数据的融合,实现与统计学、层次分析法输入输出数据相匹配,为设备综合评价指标、剩余寿命预测结果提供数据支撑,为实现状态修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21745.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8 ,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电力监控平台的供电潮流实时计算方法,属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实时获取列车速度、列车位置、线路坡度以及供电网络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步骤2:对步骤1实时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后,保存至数据库中,步骤3: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供电网络模型;步骤4:利用供电网络模型进行供电潮流实时计算,得到供电系统的潮流状态以及车辆功率消耗。本发明发掘海量数据带来的信息便利,依靠实时获取的大量轨道交通系统供电数据,将由模型驱动计算改变为数据驱动计算,适应复杂的环境及时刻改变的列车负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89767.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后备供电网络快速切入恢复供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不断判断正常供电环网的外电引入是否全部失电,如果是,跳转步骤S2;S2:同时进行下述操作:应急柴油发电机系统启动及完成同步,同时闭合应急供电环网段A上的所有断路器,同时闭合应急供电环网段B上的所有断路器,若上述操作均成功,则跳转步骤S3;S3:闭合升压变电所的断路器;S4:判断各车站变电所内设备侧的母线上是否有电压,对于有压的车站,跳转步骤S5;S5:闭合车站变电所的用电设备的断路器,恢复供电。本发明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将切入时间由常规的89s缩减为29s,满足了30s完成后备供电网络紧急切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92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607380.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消防信息数据平台系统,包括中央级服务器、车站级服务器、客户端和交换机,所述车站级服务器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车站级服务器设置于一个车站或场段内并通过交换机与该所述车站或场段内的多个消防子系统通信,所述中央级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所有的所述车站级服务器通信,所述客户端接入交换机,与所述中央级服务器、车站级服务器通信。本发明整合轨道交通消防信息数据,实现消防报警信息及联动设备的集中管理与信息共享,方便运维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消防设备运行状态及报警信息,为火灾事故的防范及处理提供平台支撑,并具备接入城市消防网络平台和地铁NCC的功能,有效提升监控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12342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80779.4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南凯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建源 , 于增 , 姜春林 , 韩鲁斌 , 李熙光 , 王立天 , 刘兴学 , 赵明 , 王宇 , 赵兴华 , 徐建 , 黎锋 , 沈菊 , 王纯伟 , 舒移民 , 刘浩恺 , 党晓勇 , 王鹏聪 , 蒋永兵 , 曾涛 , 胡学华 , 卢凌云 , 唐述 , 康霞玲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牵引供电系统BS框架下数字模型底层优化方法,具体方法为:分析需数字构建的实体,将其按专业、类别、单元等进行分类,最终计算出以实物可重组的最小单元;使用3dmax对仿真模型进行建模,并进行规范的命名;在unity3d引擎中,作为最小组件进行编组存放,并根据实物进行上一层级单元拼装,依次进行拼装到最高层级,从而完成整体数字场景的建模。本发明在最终的虚拟仿真中,通过网络调取,只需要调取基础模型,其他整体部件有程序根据单元类别等进行重组,大大提升复杂场景的仿真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