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倾斜岩石地层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7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89929.9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倾斜岩石地层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第一钻头钻取桩孔,当在钻孔过程中遇到倾斜岩时以导向管为限位并通过混凝土进行土层侧加固,将导向管预埋在混凝土内,采用第二钻头在导向管的限位作用下钻取小孔,并一次性钻透混凝土底部的倾斜岩地层,降低倾斜岩的整体强度;在已降低倾斜岩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再采用大直径的第一钻头在混凝土的断面上继续向下钻孔施工,此时第一钻头再遇到倾斜岩地层的部分结构时产生偏斜的可能性小,能够保证第一钻头全断面嵌入斜岩层面,减少桩孔垂直度的误差,使得桩基的桩身倾斜度能够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从而提高成桩的质量和桩的承载力。

    一种顶推框架下穿高速铁路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44616.3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推框架下穿高速铁路的施工方法,本工法采用管棚施工技术并配合改进后的框架进行顶推施工,能够利用延伸超出的小框架缩小与上层土体开挖面的距离,减小横抬梁与既有管棚的悬空长度,使既有管棚超前支承于钢刃角或小框架底板上,支撑上层开挖面土体,隔断上下层土体的联系,超前开挖后原来的一段连续的开挖坡面形成两段坡面,等效减小了上层土体的坡面高度,大大提高了开挖面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轨下横抬梁最大悬空长度控制在理论计算范围以内,避免横抬梁变形过大或者开挖面土体意外损失造成高铁线路的变形,适用于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的顶进框架下穿防护施工。

    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22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73142.3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桥面板、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和两个工字型边梁,两个工字型边梁连接于混凝土桥面板的两侧底部,工字型中梁连接于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横向底部,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通过若干工字型横梁连接,工字型中梁下部连接工字型横梁上部,若干工字型横梁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仅在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设置支座。工字型中梁的受力能够通过工字型横梁传递至两个工字型边梁上,再传递至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其简化了桥梁结构受力,能够直接根据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受力来设计支座,计算准确方便,不再担心多片工字型截面中部支座受力因施工误差等原因导致主梁可能受力不均等问题。

    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82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73142.3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桥面板、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和两个工字型边梁,两个工字型边梁连接于混凝土桥面板的两侧底部,工字型中梁连接于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横向底部,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通过若干工字型横梁连接,工字型中梁下部连接工字型横梁上部,若干工字型横梁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仅在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设置支座。工字型中梁的受力能够通过工字型横梁传递至两个工字型边梁上,再传递至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其简化了桥梁结构受力,能够直接根据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受力来设计支座,计算准确方便,不再担心多片工字型截面中部支座受力因施工误差等原因导致主梁可能受力不均等问题。

    一种飞燕中承式拱桥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33062.4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燕中承式拱桥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中的拱桥结构体系通过将主拱肋和边拱肋通过拱座固结,拱座与主墩之间采用支座约束,具体在一侧拱座与主墩之间设置至少两排固定支座,在另一侧拱座与主墩之间设置至少两排活动支座,该拱桥结构体系采用特定施工工艺施工桥梁改善了拱脚受力问题以及支座处支反力分布不均的问题,成桥后,能够以固定支座为支点,纵向释放水平位移,上述拱桥结构体系中的各部分均处于自平衡状态,主拱肋、边拱肋和主梁形成的整体上部结构通过支座支承于主墩,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不产生任何水平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