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6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45927.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车辆,转向架包括:构架;第一轮对,包括第一车轴、第一制动轮以及第一变轨轮,第一车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构架并沿横向延伸,第一制动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车轴上,第一变轨轮沿横向可移动地套设在第一车轴上;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制动梁,第一制动梁沿纵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构架,第一制动梁具有与第一制动轮相贴合的制动位置以及与第一制动轮相分离的缓解位置,第一制动梁能够在制动位置和缓解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向架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减振悬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7483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0085.2

    申请日:2016-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5/08 B61F5/142 B61F5/305 B61F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车辆及其减振悬挂装置,该减振悬挂装置包括顶盖、弹性环和外套筒,顶盖具有内定位柱和外压环,外套筒固连于弹性环,内定位柱固定地插装于弹性环,外套筒和弹性环均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缺口,以便外压环通过外套筒将环形弹性体沿径向预压紧于内定位柱。该减振悬挂装置通用性强,可充当轨道车辆的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和/或弹性旁承,当受到垂向向下的外载荷时,弹性环发生弹性变形带动顶盖相对于外套筒下滑,从而在实现减振功能的同时形成向上的垂向摩擦阻尼,当车辆振动时弹性环向上运动带动外套筒向上运动,形成向下的垂向摩擦阻尼,提高了车辆高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旁承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3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8553.8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承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该旁承包括:底座,具有沿竖向延伸的容纳槽;顶盖,沿竖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弹性件,包括弹簧和弹性套,弹簧的上端与顶盖抵接,弹簧的下端与底座抵接,顶盖具有向下延伸并伸入容纳槽的安装柱,弹性套套设在安装柱上并与安装柱相连接,弹性套的下端向下凸出于安装柱的下端,弹性套的下端和容纳槽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隔,弹性套包括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的内衬套,弹性套的外侧壁和容纳槽的内侧壁之间存在变形间隙,安装柱的横截面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弹性旁承的弹性件压缩后永久变形大,影响弹性旁承工作时的压缩量和提供的支撑力的问题。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3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607481.6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组装方法,包括:将常摩擦减振簧装入斜楔的内腔中;将斜楔组件放入摇枕的斜楔槽内;采用压装工具进行压装,使斜楔组件的常摩擦减振簧压缩;将定位件沿摇枕长度方向分别穿插在斜楔与斜楔槽中;将摇枕装入侧架中央的框口内,然后取下定位销;将顶杆从斜楔槽底板的通孔穿入常摩擦减振簧内部;将顶杆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然后装入变摩擦减振簧内簧和变摩擦减振外簧。使用该方法组装的转向架无论在空、重车状态下均有理想的相对摩擦系数,同时又能够使转向架具有较大的抗菱刚度,使转向架具有更好的垂向和横向动力学性能;同时,还克服了既有双作用减振器技术方案的不足,使顶杆和减振簧安装方便、摇枕强度不受影响。

    转向架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630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1117262.1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架的装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需求获取设计标准及目标参数;根据目标参数确定转向架类型及转向架类型对应的部件类型,并根据部件类型从模块库获取部件模块;根据设计标准及目标参数,确定部件模块的目标尺寸,并将部件模块调整至目标尺寸;将部件模块进行装配。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的装配方法及装置,通过从模块库获取部件模块,根据用户需求获取设计标准及目标参数,确定部件模块的目标尺寸,并将部件模块调整至目标尺寸,进而将部件模块进行装配实现了高效、快速、方便地完成转向架的装配;避免了针对相似部件的重复工作,缩短了生产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