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重联端防冰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42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0831455.8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重联端防冰雪装置,包括折棚组成、夹布型材、中间对接框、快速连接装置和支撑机构,所述的折棚组成包括2个拱形结构的折棚,每个折棚的其中一端通过快速连接装置安装在车头开闭机构开口处,2个折棚的另一端通过中间对接框在车钩连挂面处进行连接且通过缝纫线进行缝纫,所述的夹布型材固定折棚组成的上下边缘,所述的支撑机构设在车钩头安装面上,支撑机构与中间对接框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本发明不但能满足列车过曲线要求,同时对列车前端设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整个装置为密封结构,流线型设计,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车辆在高速运行时将空气阻力进行导流,减少空气阻力,能够满足高速动车组运用的要求。

    一种动车组及其车体端底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774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0141782.3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及其车体端底架结构,该车体端底架结构包括车钩座板、牵引梁组件、前端板及车钩箱,车钩座板用于安装车钩;车钩箱与牵引梁组件分别从车钩座板前、后侧与车钩座板连接,牵引梁组件及车钩箱的顶部用于与车体底架地板固连;车钩箱远离车钩座板的一端设置前端板,前端板上设置有用于供车钩伸出并工作的通过孔;牵引梁组件和/或车钩箱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外挂设备的吊装接口;上述车体端底架结构的车钩座板横向设置,可将车钩上的纵向力通过与车钩座板相连的牵引梁组件等部件共同作用下传递至车体,改善受力,避免车钩安装处的应力集中,同时集成在车体端底架结构上的吊装接口能够提供吊装功能,有助于车体下部结构布局。

    一种适用于铰接转向架的新型端底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28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5985.3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铰接转向架的新型端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牵引梁、上下盖板、上下端盖板、左右边梁、横梁、端板、铰接安装座,上盖板与上端盖板固定连接,下盖板与下端盖板之间固定连接铰接安装座,端板与上下端盖板固定连接,横梁与上下盖板固定连接,左右边梁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上下盖板及上下端盖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接口少,装配精度要求低,简化了车体与转向架的受力关系,增加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车体的减重设计及车辆舒适性提升做出贡献;相比于地铁端部钢底架重量降低,满足车辆轻量化要求;与转向架接口减少,整车装配落车时间降低30%。

    一种轨道车辆外风挡胶囊疲劳寿命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37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37074.6

    申请日:2020-08-19

    Inventor: 李苏宣 尹华 徐磊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外风挡胶囊疲劳寿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架、控制箱、电机、偏心轮、滑板、涨紧辊、拉力弹簧、拉力传感器,电机轴上通过一传动机构连接滑板,滑板与滑道配合,滑板上开有用于胶囊穿过的横向细长孔,主体支撑架上设一涨紧辊,涨紧辊与胶囊摩擦接触,用于模拟车辆通过曲线时,两车之间的胶囊相互摩擦拉扯所受到的拉力,涨紧辊下面连接拉力弹簧,拉力弹簧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本发明设计一种简单小巧的检测装置,通过机构运动带动胶囊往复运动,模拟胶囊变形过程,完成外风挡胶囊疲劳寿命的检测。体积小,价格低,检测速度快。占地1平米,高度1米,费用约10万元,完成一个实验周期2万次耗时6小时。

    列车设备舱用防脱通风裙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0432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001801.X

    申请日:2017-10-24

    Inventor: 尹华 王雁飞 陈晨

    Abstract: 列车设备舱用防脱通风裙板机构属于轨道车辆备舱用裙板装置领域,其包括圆弧面裙板、外侧风扇防护罩、两个内侧风扇防护罩、两套同轴双风扇、风扇蓄能电磁锁控制箱、两个电磁锁吸合器、机械锁钥匙杆、两组密封条、三个悬垂式锁体安装架、两个永磁铁和一个机械锁的锁舌体。本发明有效隔绝了室外环境空气中的杂尘和飞絮等空气悬浮物,可以有效保障设备舱内的空压机等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其发生频繁更换滤网和管路的堵塞等问题;在两个电磁锁吸合器的磁力辅助下,仅需唯一一个机械锁即可将设备舱裙板可靠锁紧,从而杜绝设备舱密闭不牢靠的风险,同时,唯一的一个机械锁也使设备舱的裙板开闭作业变得方便快捷、安全高效。

    一种动车组及其车体端底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77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41782.3

    申请日:2019-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08 B6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及其车体端底架结构,该车体端底架结构包括车钩座板、牵引梁组件、前端板及车钩箱,车钩座板用于安装车钩;车钩箱与牵引梁组件分别从车钩座板前、后侧与车钩座板连接,牵引梁组件及车钩箱的顶部用于与车体底架地板固连;车钩箱远离车钩座板的一端设置前端板,前端板上设置有用于供车钩伸出并工作的通过孔;牵引梁组件和/或车钩箱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外挂设备的吊装接口;上述车体端底架结构的车钩座板横向设置,可将车钩上的纵向力通过与车钩座板相连的牵引梁组件等部件共同作用下传递至车体,改善受力,避免车钩安装处的应力集中,同时集成在车体端底架结构上的吊装接口能够提供吊装功能,有助于车体下部结构布局。

    列车设备舱用防脱通风裙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04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01801.X

    申请日:2017-10-24

    Inventor: 尹华 王雁飞 陈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C17/00

    Abstract: 列车设备舱用防脱通风裙板机构属于轨道车辆备舱用裙板装置领域,其包括圆弧面裙板、外侧风扇防护罩、两个内侧风扇防护罩、两套同轴双风扇、风扇蓄能电磁锁控制箱、两个电磁锁吸合器、机械锁钥匙杆、两组密封条、三个悬垂式锁体安装架、两个永磁铁和一个机械锁的锁舌体。本发明有效隔绝了室外环境空气中的杂尘和飞絮等空气悬浮物,可以有效保障设备舱内的空压机等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其发生频繁更换滤网和管路的堵塞等问题;在两个电磁锁吸合器的磁力辅助下,仅需唯一一个机械锁即可将设备舱裙板可靠锁紧,从而杜绝设备舱密闭不牢靠的风险,同时,唯一的一个机械锁也使设备舱的裙板开闭作业变得方便快捷、安全高效。

    一种适应复合材料车头安装的动车组车体前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4651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77727.3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一种适应复合材料车头安装的动车组车体前端结构,所述的车体前端结构包括环型框,斜墙部件,横墙部件,牵引梁、车钩安装型材、安装板、加强板、所述的环形框紧贴筒型车体断面的前端,与车体侧墙、车顶及底架外侧部焊接连接,环形框外缘轮廓与车体外轮廓一致,环型框为倾斜结构,环型框与车体横断面呈倾斜连接面,车体前端两侧左右设有斜墙部件,两个斜墙部件的一端与环型框焊接固连,两个斜墙部件的另一端焊接固连一个横墙部件;本发明动车组首尾车车头由原金属材料车头改为复合材料车头结构后,有利于车体的轻量化,有利于降低车头制造成本。车体前端发明的新结构可实现与复合材料车头相匹配安装。

    一种多种材料复合动车组车体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8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565646.X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种材料复合动车组车体及其成型方法,该车体包括金属框架、复合底架单元、复合侧墙单元、复合车顶单元;其中,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在所述底架、侧墙、车顶上强度要求薄弱的部位各自开有安装豁口,底架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底架单元,侧墙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侧墙单元,车顶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车顶单元;复合底架单元、复合侧墙单元、复合车顶单元均为内部具有多个空腔的碳纤维复合框架结构,碳纤维复合框架内填充有隔音隔热层和加强泡沫或蜂窝结构。该车体在保证车体强度标准和相关设备接口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较同尺寸的铝合金车体重量减轻20%以上,实现轻量化。

    一种多种材料复合动车组车体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8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65646.X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种材料复合动车组车体及其成型方法,该车体包括金属框架、复合底架单元、复合侧墙单元、复合车顶单元;其中,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在所述底架、侧墙、车顶上强度要求薄弱的部位各自开有安装豁口,底架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底架单元,侧墙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侧墙单元,车顶的安装豁口上连接有复合车顶单元;复合底架单元、复合侧墙单元、复合车顶单元均为内部具有多个空腔的碳纤维复合框架结构,碳纤维复合框架内填充有隔音隔热层和加强泡沫或蜂窝结构。该车体在保证车体强度标准和相关设备接口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较同尺寸的铝合金车体重量减轻20%以上,实现轻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