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室、车厢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799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270184.3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司机室、车厢及轨道车辆,司机室包括车体端墙、第一侧墙、第二侧墙、司机室端墙和第一司机室间壁,第一侧墙连接车体端墙的第一端,第一侧墙上设有车门;第二侧墙连接车体端墙的第二端;司机室端墙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墙;第一司机室间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墙,司机室端墙与第一司机室间壁之间设有第一通过门,第一通过门用于隔开司机室与客室;与第一司机室间壁相对的车体端墙上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一司机室间壁、第二侧墙和车体端墙共同围成了第一空间。本申请实施例的司机室在未使用时,可以打开第一通过门,乘客可经由第一通过门进入客室内,即可将司机室当做通过台来使用,从而降低了车厢空间浪费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端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92867.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端部结构。该车体端部结构包括端底架、端墙、侧墙、车顶、碰撞吸能结构、车钩安装座以及车钩托梁;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用于在碰撞过程中通过压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所述车钩托梁与所述车钩安装座相对设置;所述车钩托梁以及所述车钩安装座用于安装回退式车钩;所述端梁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回退式车钩回退时穿设的回退通孔;所述端底架的牵引梁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回退式车钩的回退空间;在所述碰撞吸能结构和所述车顶之间形成端部压溃区。该车体端部结构能够在优先吸收碰撞能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一种双层轨道车辆及其车体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593560.7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层轨道车辆及其车体。该车体的底架包括下层底架、端底架、封板和侧底架;下层底架设置有底架中梁;端底架通过补强中梁固定连接于底架中梁;封板固定连接于端底架与下层底架之间;侧底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底架边梁,侧底架通过侧底架边梁与端底架固定连接。该车体在端底架与下层底架之间补充了能够增加连接强度的补强中梁,并采用一体成型的侧底架边梁,因此,能够增强车体的结构强度、刚度和抗压缩性能,进而能够提高双层轨道车辆的安全性,并能解决现有双层车体不满足美国强度标准要求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和端底架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3608.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和端底架。该端底架包括前端梁、后端梁、两个边梁、枕梁以及牵引梁;在所述枕梁和所述后端梁之间焊接连接有与所述牵引梁位置对应的传力梁;所述边梁包括开口朝向所述牵引梁的U型槽钢以及焊接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封板,所述U型槽钢和所述封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边梁在背离所述牵引梁的一端设置有变截面结构,且沿从所述前端梁朝向所述后端梁的方向,所述变截面结构用于使所述边梁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该端底架通过增设的传力梁、一体成型的边梁构件以及边梁端部的变截面结构,能够满足抗压缩重承载的要求。

    牵引梁及轨道车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789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205650.X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梁及轨道车辆,所述牵引梁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板、以及自下而上平行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所述两个侧板和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围成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铣削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空腔结构上第一平板所在的外表面为平整面,且该平整面用于与轨道车辆的底架地板焊接,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所在的端部用于与轨道车辆的车钩平板焊接。本发明提供的牵引梁及轨道车辆,牵引梁空腔结构的外表面只有平滑曲面和平面,内部仅中心开孔,这些结构均可由铣床加工,单个待加工型材经铣床加工出外表面的平滑曲面和平面后,中心铣出通孔即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工艺简单,加工速度快,制造时间短。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端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1292867.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端部结构。该车体端部结构包括端底架、端墙、侧墙、车顶、碰撞吸能结构、车钩安装座以及车钩托梁;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用于在碰撞过程中通过压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所述车钩托梁与所述车钩安装座相对设置;所述车钩托梁以及所述车钩安装座用于安装回退式车钩;所述端梁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回退式车钩回退时穿设的回退通孔;所述端底架的牵引梁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回退式车钩的回退空间;在所述碰撞吸能结构和所述车顶之间形成端部压溃区。该车体端部结构能够在优先吸收碰撞能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284670.X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该底架包括中间底架、端底架、固定连接在中间底架与端底架之间的过渡连接结构;端底架边梁为双边梁结构,包括焊接连接于枕梁一端的低合金钢边梁和焊接连接于低合金钢边梁背离枕梁一侧的不锈钢边梁;端底架端梁在背离枕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车钩安装座;牵引梁与车钩安装座隔端底架端梁相对设置;中间底架包括设置有用于形成门口的弧形开口的两个中间底架边梁、至少一个中间底架中梁、横梁、中间底架地板以及门口补强结构;中间底架中梁与中间底架边梁平行设置。该底架具有方便乘客上下车、减小边梁截面积、提高结构强度、使不锈钢侧墙与底架之间焊接牢固的特点。

    铁路客车车体及铁路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21050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496276.3

    申请日:201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客车车体及铁路车辆。该车体包括车体钢结构,车体钢结构包括车体侧墙和车体顶,车体顶内侧还设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两个内顶板组件;内顶板组件包括:骨架、中顶板,以及位于中顶板两侧的侧顶板;骨架包括至少两个纵梁和至少两个横梁,中顶板覆盖在骨架下方、且两侧分别与两个纵梁固定连接,且在相邻的两个顶板组件的中顶板对接处还设置有用于挡住两相邻中顶板之间的缝隙的挡缝盖板,挡缝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固定连接;侧顶板朝向骨架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纵梁固定连接,侧顶板另一侧与车体侧墙固定连接。本发明的铁路客车车体,可以方便装配操作、提高装配效率,并可方便地实施检修维护。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84670.X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该底架包括中间底架、端底架、固定连接在中间底架与端底架之间的过渡连接结构;端底架边梁为双边梁结构,包括焊接连接于枕梁一端的低合金钢边梁和焊接连接于低合金钢边梁背离枕梁一侧的不锈钢边梁;端底架端梁在背离枕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车钩安装座;牵引梁与车钩安装座隔端底架端梁相对设置;中间底架包括设置有用于形成门口的弧形开口的两个中间底架边梁、至少一个中间底架中梁、横梁、中间底架地板以及门口补强结构;中间底架中梁与中间底架边梁平行设置。该底架具有方便乘客上下车、减小边梁截面积、提高结构强度、使不锈钢侧墙与底架之间焊接牢固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