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3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0406442.9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朝晖 , 刘旭 , 刘博 , 夏倩 , 刘利军 , 宋雅丽 , 崔俊峰 , 曾定军 , 李海艳 , 尹子峰 , 徐赵刚 , 余志利 , 黄丹清 , 董晶瑾 , 张志勇 , 王雁冰 , 文李明 , 王奎 , 吴安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低速柴油机,包括气缸体以及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气缸体上安装有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蓄能器,蓄能器均连通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中的燃油共轨管,用于向气缸输送燃油。本发明低速柴油机单缸最大额定功率为920kW,设计转速为125‑169r/min,缸径为340mm,气缸的平均有效压力22.5bar,冲程为1600mm,连杆中心长度为1600mm,缸间距为600mm,燃油消耗率为171+5%g/(kW·h)。本发明低速柴油机高压燃油管路中压力波动较小,各气缸喷油器喷油压力均匀、燃油喷射量均匀,油气燃烧更充分,排放废气更加环保,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420113.1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系统,其包括柴油机本体;自由端罩壳,设置在所述柴油机本体的前端,所述自由端罩壳具有中空的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三容置腔均互不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柴油机本体的主滑油管路连通;输出端罩壳,所述输出端罩壳设置在所述柴油机本体的输出端;顶部罩壳,所述顶部罩壳设置在所述柴油机本体的顶部;水循环组件,所述水循环组件设置在所述自由端罩壳上;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设置在所述自由端罩壳上。本发明能够提升柴油机的集成度,从而提升维护性和整洁性,便于柴油机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21296.5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船用高速发动机,包括机架组件、输出端箱体、自由端箱体、气缸组件、动力传递组件、正时机构、齿轮组件、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增压系统、呼吸系统和控制系统。机架组件与输出端箱体、自由端箱体连接,三者共同用于承载其它零部件与系统。机架组件主要承载了气缸组件、动力传递组件、正时机构和增压系统。输出端箱体主要承载了共轨燃油系统的高压燃油泵、增压系统的空冷器以及输出端齿轮组件、起动马达。自由端箱体主要承载了润滑系统的滑油泵、滑油换热器、冷却系统的部分以及自由端齿轮组件。该船用高速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可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同时船用高速发动机的集成化程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49323.5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单缸机固定结构,单缸机固定结构包括:曲轴箱,固定于整机的基座上,用于承载曲轴;气缸体,安装于所述曲轴箱的上端,所述曲轴箱与所述气缸体共同构成容置空间;以及主轴承盖,正置于所述曲轴箱上,与所述曲轴箱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承盖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曲轴箱与所述主轴承盖共同构成用于安装所述曲轴的第一安装空间。本发明提供的单缸机固定结构的主轴承盖与曲轴的重力直接作用于曲轴箱,且工作过程中的气体爆压带来的载荷由曲轴箱承担,优化单缸机整机的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85176.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2B37/007 , F02B37/12 , F02B37/16 , F02B33/44 , F02B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相继增压系统及发动机,其中相继增压系统包括主机气路组件和涡轮增压器组件,主机气路组件包括通过气缸连通的进气集管和排气集管,涡轮增压器组件包括涡轮增压器和集气件,涡轮增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基本涡轮增压器和至少一个相继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具有涡端和压端,排气集管连通涡端,排气集管的废气能够进入涡端。压端通过集气件连通排气集管和进气集管,新气在经过压缩后,不仅能够进入进气集管,参与气缸的正常工作,还能够进入排气集管,以降低排气集管内气体的温度,进而降低涡轮增压器的涡前温度和涡轮增压器转速,以确保各工况下发动机的扭矩发挥不受限制,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7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05359.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和船舶,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系统,包括第一供水泵和循环过滤组件,所述第一供水泵的一端能够与烟气洗涤塔的循环柜连通,所述第一供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过滤组件连通,所述循环过滤组件能够对洗涤水进行循环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排入所述循环柜中;第二过滤系统,所述第二过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放残柜、第二供水泵、竖流气浮过滤组件、精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放残柜能够与所述循环柜以及发动机空冷器连通;第二供水泵能够将废水排入所述竖流气浮过滤组件中,通过精滤组件和吸附组件处理后排出。本发明能够对烟气洗涤水及发动机空冷器冷凝水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满足排放的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60404.8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循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级冷却塔及低压EGR系统。多级冷却塔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冷却部以及一个除雾部。每个冷却部均包括相连通的一个喷淋段和一个泄放段,多个喷淋段相互平行,多个泄放段相互平行,每个冷却部的喷淋段和泄放段均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为a,80°≤a≤100°,以在减小多级冷却塔体积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废气动压头的损失。喷淋段包括喷淋管路和喷淋件,泄放段包括泄放管路和泄放件,喷淋件用于向喷淋管路内喷淋冷却水,泄放件用于泄放流入泄放管路内的冷却水,废气能够依次流过多个喷淋管路和泄放管路,实现多级冷却和洗涤,避免这一冷却部的冷却水通过泄放管路流入下一冷却部,以免影响下一冷却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575294.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装置,该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活塞、喷油器本体、吸油阀、针阀组件和喷嘴,壳体上设有安装腔、第一燃料通道、加压油通道以及润滑油回收通道,驱动活塞限定出燃料腔,喷油器本体内有第二燃料通道和润滑油输入通道,吸油阀用于连通或者阻断第二燃料通道和燃料腔,针阀组件包括针阀体和针阀座,针阀座上设有润滑油流通通道和第四燃料通道,针阀体可滑动地设在针阀座内,喷嘴安装在针阀座上,润滑油的压力大于燃料压力。该燃料喷射装置能够对多处精密配合的表面进行润滑,延长了燃料喷射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有毒的燃料混入润滑油内,润滑油能够循环使用且无需设计分离装置,降低了燃料喷射装置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98394.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H04L7/00 , H04L12/40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低速机的驱动控制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主控制模块、第一从控制模块和多个第二从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第一气缸内飞轮的状态信号;多个第二从控制模块依次连接,第一从控制模块与第一个第二从控制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与第一从控制模块连接,第一从控制模块根据状态信号确定运行信息,并将运行信息和第一本地时钟信号发送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将运行信息和第一本地时钟信号发至第二从控制模块并实时同步从控制模块的时钟;第二从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本地时钟信号和运行信息控制对应的第二气缸的运行状态。本方案可以实现多个气缸的运行信息同步,提高通讯的实时性和气缸运行状态的同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2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5756.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受热运动件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及系统。该受热运动件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采集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温度采集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安装于受热运动件上。本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避免因受热运动件与信号传输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造成的信号传输线损伤,避免受热运动件与信号传输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致使信号传输线的触点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进而避免温度信号传输受受热运动件的运动以及恶劣环境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