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8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84008.3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顶面控制及桩头拔除施工方法,包括:灌注桩吊装下孔之前,于灌注桩顶标高位置以上的竖向主筋上涂抹润滑脂并套设橡塑海绵;自灌注桩顶标高位置以上一定范围内采用橡胶抽拔管沿竖向主筋缠绕固定;灌注桩吊装下孔,进行混凝土灌注,控制混凝土灌注顶面标高位置;灌注桩成型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桩头混凝土拔除,在桩顶处橡胶抽拔管的缠绕位置钻孔,将反方向作用的楔子插入钻孔内,垂直分断桩头混凝土;拔除分断后的桩头混凝土。本发明可以利用混凝土灌注顶面控制杆勺取出新鲜混凝土渣样,确定混凝土面位置,控制抽拔管的长度,利用润滑脂及橡塑海绵减小桩顶混凝土对主筋的握裹效应,使用电葫芦垂直拔除灌注桩桩头。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5232.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蒋勇 , 徐明博 , 朱湘旭 , 周伟 , 李明杰 , 朱文军 , 骆小芳 , 赵言 , 李永超 , 牛化宝 , 杨金鑫 , 张劲涛 , 高对对 , 宋超 , 张志晨 , 李玺天 , 解林泽 , 何康 , 张飞 , 彭东升 , 郎彪 , 苏慧阳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咬合桩排桩全套管护壁成孔的孔口器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卸力面板,搁置于咬合桩排桩的相对设置的两导墙上,两导墙的相对侧之间形成相互咬合多个定位孔,卸力面板的中部开设有供钢护筒穿设的穿孔,穿孔对准于待施工桩位上的一定位孔;两个插管,连接于卸力面板的底部,两插管一一对应的插设于一定位孔的相对两侧的两定位孔中;多个防坠卡键,多个防坠卡键沿穿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防坠卡键的一端可翻转地安装于卸力面板上,多个防坠卡键的另一端压抵于钢护筒的外壁以防止钢护筒下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排桩导墙的孔口器在实际施工中,易出现偏位现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97341.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蒋勇 , 徐明博 , 周萧飒 , 姚文杰 , 刘贵三 , 骆小芳 , 朱湘旭 , 周伟 , 牛化宝 , 范东东 , 李明杰 , 李永超 , 解林泽 , 张志晨 , 宋钰 , 张鹏 , 张劲涛 , 李春林 , 高对对 , 王俊朝 , 井森毅 , 颛振帮 , 苏慧阳 , 彭秦凯
IPC: E02D31/12 , E02D29/045 , E02D5/34 , E04B1/41 ,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结构的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抗浮构造包括连接在围护结构的背土侧并压设在地下结构顶部的压顶梁,所述压顶梁与所述围护结构之间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设置所述压顶梁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02407.2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狭小空间内的大体量预埋件搬运安装设备,包括:移动式底座;承台,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移动式底座的上方,所述承台的上部开设有通槽;供大体量的预埋件搁置的滑动件,滑设于所述通槽中;以及拉结索组件,斜向拉结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预埋件的上部之间,在所述预埋件搁置于所述滑动件上后,调节所述拉结索组件的长度,以所述预埋件的下部为支点使得所述预埋件朝向所述拉结索组件的方向翻转。本发明解决了地下综合管廊的预埋件的预埋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120318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169017.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蒋勇 , 徐明博 , 周萧飒 , 姚文杰 , 刘贵三 , 骆小芳 , 朱湘旭 , 周伟 , 牛化宝 , 范东东 , 李明杰 , 李永超 , 解林泽 , 张志晨 , 宋钰 , 张鹏 , 张劲涛 , 李春林 , 高对对 , 王俊朝 , 井森毅 , 颛振帮 , 苏慧阳 , 彭秦凯
IPC: E02D31/12 , E02D29/045 , E02D5/34 , E04B1/41 , E04C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结构的抗浮构造,包括连接在围护结构的背土侧并压设在地下结构顶部的压顶梁,所述压顶梁与所述围护结构之间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设置所述压顶梁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557676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169803.6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4G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结构浇筑成型支模装置,包括楼梯底模、楼梯侧模以及踏步模板;所述楼梯底模、所述楼梯侧模以及所述踏步模板三者之间形成一浇筑腔室;所述楼梯侧模与所述踏步模板固定连接;所述踏步模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开设有腰型槽;所述楼梯底模外壁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腰型槽相匹配的转动柱;当所述踏步模板与所述楼梯底模相对滑动时,牵引所述转动柱沿所述腰型槽滑动;且当所述转动柱滑动至所述腰型槽底端时,所述踏步模板的一端滑动至所述楼梯底模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快速对成型的楼梯混凝土进行脱模,且不会对成型的楼梯混凝土造成划伤。
-
公开(公告)号:CN21154971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130553.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暗挖区间隧道主体结构砼浇筑的泵送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模板(1)、三通式上料泵管(3)、直行上料泵管(4)、阀门限位盒(6)和活动插板(12)。本实用新型料口模板、上料泵管容易固定,在封闭浇筑过程中容易控制侧墙混凝土同步对称浇筑,确保顶板混凝土浇筑密实,避免浇筑过程中和浇筑结束时混凝土发生倒流;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土外观质量和顶板及侧墙混凝土浇筑速率,避免泵管堵管,制作简单,应用、拆装便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22121038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208943.2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蒋勇 , 徐明博 , 周萧飒 , 姚文杰 , 刘贵三 , 骆小芳 , 朱湘旭 , 周伟 , 范东东 , 李明杰 , 李永超 , 牛化宝 , 解林泽 , 张志晨 , 宋钰 , 张鹏 , 张劲涛 , 李春林 , 高对对 , 井森毅 , 颛振帮 , 苏慧阳 , 彭秦凯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水平预留洞口施工钢筋补强结构,其中上部和下部腰筋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上下相互间隔设置,多根上部和下部腰筋均前后相互间隔设置并分别位于多根梁上部主筋和水平预留洞口位置之间以及水平预留洞口位置和多根梁下部主筋之间;上部和下部箍筋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分别位于水平预留洞口位置上下,分别箍设在梁上部主筋和上部腰筋上以及箍设在下部腰筋和梁下部主筋上;左侧和右侧箍筋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分别位于水平预留洞口位置左右并均分别箍设在梁上部主筋、梁下部主筋、上部腰筋以及下部腰筋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预留孔洞进行补强,使得预留孔洞不影响混凝土梁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153827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000057.2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B05B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环数计数装置,包括操作仓(1)、存储仓(2)和数字模片(3);操作仓的前端间隔设有若干个镂空的数字窗口(11),操作仓内设有限位垫,限位垫与操作仓的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数字模片缝(13),操作仓内设有模片凹槽(14),模片凹槽位于若干个数字窗口的下方,数字模片插入在数字模片缝内,且数字模片的底部嵌入在模片凹槽内,数字模片能沿模片凹槽滑动,使数字模片上的镂空数字(31)对应显示在数字窗口中;存储仓连操作仓,存储仓内设模片存放插槽(21)和油漆存放槽(23),数字模片能插入在模片存放插槽内,油漆罐能插入在油漆存放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高效、环保地进行隧道盾构管片环数的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211769730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164894.9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包括:顶部形成有进料口,底部形成有卸料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的吊篮;适配于卸料口的底盖,底盖铰接于吊篮的底部从而可开合地盖设于卸料口;固定于底盖的与铰接处相对的边沿的挂钩;固定于吊篮的顶部且位于挂钩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吊耳;钩设于挂钩的拉绳,通过将拉绳的相对两端向上提拉至底盖盖设于卸料口,且拉绳的相对两端扣设于对应的吊耳实现固定,通过将拉绳和挂钩脱离,从而底盖转动至打开卸料口。本实用新型运输的物料在自重下向下掉落,无需翻转吊篮,方便省时,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