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23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55694.0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地下车站与航站楼的减隔振转化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航站楼柱和高铁柱,航站楼柱位于高铁柱上方,且航站楼柱的中轴线与高铁柱的中轴线重合,若干高铁柱顶部为钢筋混凝土高铁顶板,高铁顶板顶部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上等距设置有若干长方体凸台,限位台上且位于凸台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隔振器,第一空隙的竖直高度超过航站楼柱基础竖向的最大位移距离,且第二空隙的横向尺寸超过航站楼柱基础的水平最大位移距离。本发明通过在航站楼柱基础和高铁顶板之间设置隔振器,隔振器置于高铁顶板上方的限位台范围内,从而解决上部航站楼结构力向下转化的问题,另外通过航站楼柱基础之间设置基础拉梁,从而提高航站楼柱基础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0236.1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叠线车站盾构始发一体化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平台结构包括叠线车站盾构井,叠线车站盾构井与平行的上部隧道、下部隧道连通,叠线车站盾构井中设置有对上部盾构机、下部盾构机进行始发支持的叠层平台,叠层平台包括位于下方的下部盾构始发平台和位于上方的上部盾构始发平台;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叠线车站盾构井;吊装下部盾构机,完成下部盾构机始发出洞;安装竖向钢管支撑;搭设负三层局部支架;在负二层盾构井中铺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吊装上部盾构机,并调试始发;割除竖向钢管支撑,完成重叠隧道始发。本发明节省了大量临时支撑体系,施工工期短、造价底、操作简单,安装拆除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532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36063.2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邻既有轨道交通隧道基坑的施工期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基坑土方开挖方案、确定基坑抗隆起措施、确定地下水控制措施、隔断基坑与既有隧道之间土体变形传递的措施、抵抗基坑拆除支撑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措施、进行基坑和既有隧道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本发明针对基坑土方开挖方案、基坑抗隆起措施、地下水控制措施、隔断基坑与既有隧道之间土体变形传递的措施、抵抗基坑拆除支撑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措施实现各环节精准控制,对限制基坑施工引起的基坑自身及邻近高铁或地铁隧道变形效果明显,为保证高铁或地铁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及基坑自身的安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80833.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F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全预制拼装轨顶风道,包括与站台层中板相连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预制轨顶风道单元中Ⅰ号预制吊墙、Ⅱ号预制吊墙相对侧壁处形成吊墙耳板,吊墙耳板上设置有预制风道板,预制风道板中形成风道板预留风孔,Ⅰ号预制吊墙、Ⅱ号预制吊墙通过预埋连接螺杆及套筒灌浆与站台层中板固定。本发明中预制吊墙及预制风道板为全预制,避免了混凝土振捣困难、表面难以抹平、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耐久性差等缺点,有效保障构件施工质量;预制轨顶风道单元采用预拼装后整体吊装,避免二次浇筑所需的满堂支架搭设及支模作业;构件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预制,简洁轻便;风道单元吊装固定后无需等强即可进行下一单元拼装,施工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09955.6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长距离上下重叠盾构隧道系统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确定上下洞最优竖向净距D0及最小竖向净距Dmin、获取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及周边地层影响规律、制定不同净距条件下隧道自身风险设计方案。本发明首次系统性地提出软土地区长距离上下重叠盾构隧道设计方法,给出竖向净距控制值获取方法,针对不同净距依据其影响规律制定设计方案,为狭小地下空间重叠盾构隧道的设计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在今后类似重叠隧道设计中可直接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7494.6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06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距离临近运营地铁隧道的叠线盾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运营地铁隧道现状调查、测量与资料收集;通过数值三维反演计算,给出运营地铁隧道剩余变形余量控制值,核查隧道结构承载力余量控制值;确定新建叠线隧道上下洞净距;确定新建叠线隧道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平面净距;确定新建叠线隧道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竖向净距;确定叠线盾构隧道加固方案。本发明针对叠线盾构隧道长距离临近运营地铁隧道的复杂性问题,给出二者相互距离关系的临界值确定方法,并根据临界值给出加固方案,大大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便于操作,可在类似复杂工程中借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10674.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运营地铁的盾构隧道外挂式联络通道及施工方法,其通道包括新建地铁上行线隧道、新建地铁下行线隧道,新建地铁上行线隧道一侧施工有上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新建地铁下行线隧道一侧施工有下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上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下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联络通道竖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新建地铁上行线隧道、新建地铁下行线隧道;施工上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施工联络通道竖井的上部断面;施工下行线联络通道横通道;联络通道竖井相交处开挖部分土层,架设支架;设置锁口圈梁,施工联络通道竖井;拆除临时支撑,施工二衬结构。本发明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工程体量小,节省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0209955.6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长距离上下重叠盾构隧道系统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确定上下洞最优竖向净距D0及最小竖向净距Dmin、获取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及周边地层影响规律、制定不同净距条件下隧道自身风险设计方案。本发明首次系统性地提出软土地区长距离上下重叠盾构隧道设计方法,给出竖向净距控制值获取方法,针对不同净距依据其影响规律制定设计方案,为狭小地下空间重叠盾构隧道的设计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在今后类似重叠隧道设计中可直接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7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82337.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装配式地连墙结构、预成槽或预搅拌软土地层、采用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插入设备插入并连接装配式地连墙结构、开挖基坑、浇注冠梁及永临结合的围檩结构并跟随架设支撑、施工防水层及主体结构后拆除支撑结构。本发明施工灵活,结构简单,施工工艺可靠;既可以减少施工现场占地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的占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提高工程机械化水平及施工效率,降低施工现场工作量,还可以提高地连墙浇筑质量,减少废弃工程,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385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9901.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中形成变形缝,所述变形缝中自围护结构侧向主体结构侧依次设置有防水卷材、防水加强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接水盒。所述变形缝中设置有衬垫板,所述衬垫板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及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处断开,所述衬垫板外侧需设置一道PE泡沫棒。本发明通过在变形缝处设置防水卷材、防水加强层、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及接水盒等多道防护,从而解决变形缝位置防水薄弱的问题,该改进的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和安装方便,防水效果好,使用性能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