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折展比的折展机构、折展装置及其卫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70135.6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展比的折展机构、折展装置及其卫星平台,包括主动连杆折展机构和从动连杆折展机构,主动连杆折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下摇杆,下摇杆设置有用于提供原动力的热致变形旋转驱动关节,热致变形旋转驱动关节固定于下主动杆固定块,从动连杆折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下从动杆,上主动杆固定块与上顶板固定连接,下主动杆固定块与下底板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整体可压缩折叠、具有较高的折展比高,同时整个结构对驱动关节的转角要求较低,有效解决了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机构大变形与高承载的矛盾问题,满足了卫星高折展比骨架机构运载过程中整体可极致压缩、部署后可在轨展开的需求。

    一种面向线性超定系统的超凸多面体映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71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862680.3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线性超定系统的超凸多面体映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首先,确定超凸多面体的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通过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确定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的输入变量数目、输出变量数目和系统传递矩阵以及超凸多面体的系统输入变量向量和超凸多面体的系统输出变量向量;然后通过系统输入变量向量的中心坐标和半径坐标获得系统输入变量向量的区间范围;最终通过输入变量数目、输出变量数目、系统传递矩阵、中心坐标、半径坐标、区间范围和系统输出变量向量对系统输出变量向量进行解析求解,获得系统输出变量向量的值域范围。解决了当输入变量空间为超凸多面体时线性超定系统输出区域的映射传递问题。

    折展装置
    5.
    发明公开
    折展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52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42392.5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展装置。本申请公开折展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和折展机构,顶板与底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折展机构连接底板与顶板,折展机构包括第一记忆合金铰链和多个剪叉件,相邻的两个剪叉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记忆合金铰链连接,第一记忆合金铰链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记忆合金铰链处于第一状态时底板与顶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记忆合金铰链处于第二状态时底板与顶板之间的间距。本申请的折展装置通过第一记忆合金铰链提供折展动力,无需额外的电机进行驱动,使得整体结构简单且轻便;其次,第一记忆合金铰链在折展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振动,进而提高折展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高折展比的折展机构、折展装置及其卫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70135.6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展比的折展机构、折展装置及其卫星平台,包括主动连杆折展机构和从动连杆折展机构,主动连杆折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下摇杆,下摇杆设置有用于提供原动力的热致变形旋转驱动关节,热致变形旋转驱动关节固定于下主动杆固定块,从动连杆折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下从动杆,上主动杆固定块与上顶板固定连接,下主动杆固定块与下底板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整体可压缩折叠、具有较高的折展比高,同时整个结构对驱动关节的转角要求较低,有效解决了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机构大变形与高承载的矛盾问题,满足了卫星高折展比骨架机构运载过程中整体可极致压缩、部署后可在轨展开的需求。

    跨介质航行器运动状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89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1428.5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运动状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跨介质航行器的实际运动状态数据、周围环境数据和目标运动状态数据;在跨介质航行器满足预设位置保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周围环境数据和实际位置数据,确定跨介质航行器行进至目标位置的目标航线路径;根据实际姿态数据和目标姿态数据的第一差值,以及实际位置数据和目标位置数据的第二差值,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调整跨介质航行器的运动状态;在跨介质航行器的运动状态与目标运动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跨介质航行器已按照目标航线路径行进至目标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对跨介质航行器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

    航行器及其跨域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50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5031.2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行器及其跨域方法。航行器包括航行器主体、第一垫升系统和第二垫升系统。航行器主体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方向平行于航行器主体的轴向;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区段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方向平行于航行器主体的径向。第一垫升系统具有第一收展机构和第一柔性囊,第一收展机构被配置为驱动第一柔性囊收缩和/或沿第二壳体背离第一壳体的外底壁贴合展开。第二垫升系统设于第二壳体,且具有第二收展机构和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柔性囊,第二收展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两个第二柔性囊收缩和/或分别向第二壳体外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展开。

    水下航行器的仿生减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896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333361.9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仿生减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配置于该水下航行器的传感器模块通过采集所处区域的数据发送的第一流场流速数据,并根据该第一流场流速数据,从预设的不同流速条件下,仿生皮层结构受到最小阻力时,流速与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向设置于该水下航行器内的驱动模块发送目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使设置于该水下航行器表面的仿生皮层结构发生目标形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接收到的流速信息,控制该仿生皮层结构形变,减小该仿生皮层结构所受阻力,从而减小该水下航行器所受阻力,降低该水下航行器的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