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282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573934.2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弹性封严装置及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压弹性封严装置包括第一外环、第二外环、定位部件以及封严部件;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外环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外环上设置有环状限位槽;所述定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上,并沿所述第二外环的轴向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外环延伸,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该部分称为导向段;所述封严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段上。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气压弹性封严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双层封严片串装,两层封严片扇形段缺口错列排布,大大降低了封严泄漏面积,提高了封严效率,方便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0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2186.3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冷却功能的端面密封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机匣及第二机匣,其中,第一机匣具有与第二机匣对接的贴合面、朝向机匣内部的内环面以及与内环面相对的外环面,贴合面上具有自内环面上开设的环槽,以及沿径向自环槽向外延伸至贴合面A点的外槽、沿径向自环槽向内延伸至机匣内部的内槽,第一机匣还包括自外环面向第一机匣内C点延伸的通孔,连通A点与C点的冷气腔,内槽沿环向设置有多个,来自外界的冷气经通孔、冷气腔、外槽进入环槽后,沿环向流动,并通过多个内槽进入第一机匣内部。本申请实现了机匣内冷气流通,对机匣和连接端面处进行效率高且周向均匀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5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660423.6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封严篦齿间隙许用范围确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封严篦齿间隙许用范围确定方法,包括:以各个封严篦齿间隙为自变量,以选定空气系统功能为因变量,进行概率分析,识别其中影响选定空气系统功能的关键封严篦齿间隙;以各个封严篦齿间隙为自变量,以选定空气系统功能为因变量,建立Kriging模型;设定关键封严篦齿之外的封严篦齿间隙为定值,以关键封严篦齿间隙为变量,基于Kriging模型计算选定空气系统功能预测值;限定选定空气系统功能值,对应得到关键封严篦齿间隙许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01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642186.3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冷却功能的端面密封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机匣及第二机匣,其中,第一机匣具有与第二机匣对接的贴合面、朝向机匣内部的内环面以及与内环面相对的外环面,贴合面上具有自内环面上开设的环槽,以及沿径向自环槽向外延伸至贴合面A点的外槽、沿径向自环槽向内延伸至机匣内部的内槽,第一机匣还包括自外环面向第一机匣内C点延伸的通孔,连通A点与C点的冷气腔,内槽沿环向设置有多个,来自外界的冷气经通孔、冷气腔、外槽进入环槽后,沿环向流动,并通过多个内槽进入第一机匣内部。本申请实现了机匣内冷气流通,对机匣和连接端面处进行效率高且周向均匀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192260.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空气系统功能参数的概率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输入变量;步骤二、获取输入变量测量数据;步骤三、分析输入变量间相关性;步骤四、分析输入变量分布;步骤五、分析输入变量分布;步骤六、计算空气系统功能参数;步骤七、空气系统功能参数概率分析;步骤八、空气系统功能参数敏感性分析。本申请的针对空气系统功能参数的概率分析方法,首次实现考虑不确定性的空气系统功能参数概率分布分析,比现有技术得到的空气系统功能参数极限值,更加能够体现实际情况下空气系统功能参数的分布情况,能够为开展针对实际情况下空气系统功能参数的各类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63918.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燃气轮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后机匣。包括外机匣、内机匣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承力框架,其中,外机匣的内壁周向设置有隔热屏,所述隔热屏在与承力框架连接处设置有凹向外机匣的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与所述隔热屏固定连接的支板限位套,支板限位套包括有延伸到承力框架两侧的侧板;承力框架的外侧包覆有整流支板,整流支板一端与承力框架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支板限位套的侧板外侧上,所述承力框架与所整流支板之间形成第一冷气通道,所述承力框架内形成第二冷气通道,本申请的整流支板在热应力作用下伸长,在支板限位套的导向作用下,向外伸长,释放了热应力,从而使后机匣保持良好的刚性、可靠性及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7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1615.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高压转子轴向力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在高压压气机末级盘(1)后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高压转子的轴承支撑座(3)与高压压气机末级盘(1)之间设置有封严结构(2),封严结构(2)将第一腔体分割成过渡腔及泄荷腔,轴承支撑座(3)上设置有连通泄荷腔与第二腔体的通气孔,在燃烧室扩压器(4)后端设置有贯通燃烧室内壁面(5)及燃烧室外壁面(6)的泄荷管路(7),泄荷管路(7)上设置有能够调整开闭的堵盖(8),根据泄荷管路(7)内、外部压差控制堵盖开启或关闭。本申请根据发动机状态,按既定的策略控制压力控制阀的流通面积,从而实现高压转子轴向力的自动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61227.0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Kriging模型的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概率分析方法,包括:对空气系统输入变量统计数据统计分析,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在空气系统输入变量设计空间内,进行Sobol序列采样;对Sobol序列采样的输入变量样本,进行空气系统分析求解,得到相应的空气系统响应值;以Sobol序列采样的输入变量样本及其对应的空气系统响应值建立Kriging模型;对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输入变量样本,基于Kriging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相应的空气系统预测值、预测误差;基于空气系统预测值、预测误差,对空气系统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34253.7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01D11/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封严结构,包括:篦齿衬套,同轴内嵌在高速轴的内环面上;篦齿,通过一可变形支撑件同轴设置在低速轴的外环面上,且设置位置与篦齿衬套相互适配,另外,可变形支撑件能够在低速轴转速逐渐增大过程中,带动篦齿沿径向逐渐远离低速轴的轴心。本申请的航空发动机封严结构,能够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防止篦齿间隙增大,保持篦齿封严效果;另外,弹性补偿功能够使篦齿在不同的发动机状态下都具有良好的封严效果,为空气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保证,为发动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41392.6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篦齿封严领域,为一种控制封严篦齿间隙的引气流路结构,包括压气机末级转子、扩压器、压气机出口篦齿和篦齿蜂窝。扩压器与远离压气机末级转子的一侧设有静子壁面,静子壁面与篦齿蜂窝相连,静子壁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引气孔,引气孔能够接引二股气流引气。扩压器与压气机末级转子之间能够接引根部引气,转子壁面压气机末级转子的一端设有导流环,导流环与扩压器之间具有间隙。引入二股气流可以显著减少根部引气的流量,利用二股气流引气替代根部引气,可以有效降低篦齿前腔的气流温度。通过设置导流环,使根部引气的气流远离转子壁面,减少转子壁面对气流的做功温升效应,进而抑制根部引气进入盘腔后的温度上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