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径向涡流器叶片布局与喷嘴匹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9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062699.5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片式径向涡流器叶片布局与喷嘴匹配的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技术领域,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根据发动机燃烧室气动设计值确定径向涡流器有效流通面积ACds;所述有效流通面积ACds与涡流器叶片宽度B、叶片数目n及叶片最小喉道间距S之间关系满足:ACds=n*B*S*Cds,其中:Cd_s为径向涡流器的空气流量系数;喷嘴与叶片式径向涡流器文氏管喉道的距离L和喉道直径D之间的满足文氏管和喷嘴积碳设计准则,以对叶片的布局与喷嘴位置进行匹配,叶片式径向涡流器与喷嘴关系匹配后可以实现良好的点熄火性能和组织燃烧。

    主燃级、燃烧室头部及氢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7212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12716.6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燃级、燃烧室头部及氢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其中主燃级包括内圈一级径向涡流器、内圈二级径向涡流器、外圈一级径向涡流器、外圈二级径向涡流器和多点直射式氢气喷嘴,其中,外圈一级径向涡流器同轴间隔设置在内圈一级径向涡流器的外侧,外圈二级径向涡流器同轴间隔设置在内圈二级径向涡流器的外侧,且内圈一级径向涡流器与内圈二级径向涡流器同轴设置,并位于内圈二级径向涡流器的上游,多点直射式氢气喷嘴呈环状结构并位于内圈一级径向涡流器和外圈一级径向涡流器之间。采用内外两路空气对直射式氢气喷嘴喷射出的氢气进行裹挟同时进行掺混,在下游进行部分预混燃烧,实现稳定燃烧的同时减少污染排放。

    基于最小相邻偏差的旋流器与燃油喷嘴流量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9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7413.9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最小相邻偏差的旋流器与燃油喷嘴流量匹配方法,包括获取标准比值和满足需求的偏差范围;根据燃油总管流量均匀性试验得到每个燃油喷嘴的流量数;通过旋流器流量检查检查试验得到所有待选取旋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根据燃油总管上燃油喷嘴的数量从多个所述待选取旋流器中进行数量匹配,并对选取后的旋流器进行排列;根据所述第一实际比值和第二实际比值之差确定相邻偏差得到总相邻偏差;对所有待选取旋流器进行数量匹配和排列组合,直至完成所有旋流器与燃油喷嘴的组合,确定出最优旋流器,最优旋流器与燃油喷嘴组合并在燃烧室内进行装配,提高燃烧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火焰筒壁温梯度,改善出口温度分布品质。

    阵列多点喷射燃烧室及其一体化喷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968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7423.2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阵列多点喷射燃烧室及其一体化喷嘴结构,用于燃烧室中火焰筒的燃油供给,火焰筒头部设置有多个喷油杆,发动机中扩压器输出的空气部分进入燃烧室的二股流环腔,部分进入火焰筒的头部,将多个所述喷油杆分为第一阵列喷油杆和第二阵列喷油杆,所述第一阵列喷油杆和第二阵列喷油杆在火焰筒头部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阵列喷油杆设置有对称形式布置的第一阵列喷嘴,所述第二阵列喷油杆设置有非对称形式布置的第二阵列喷嘴,在所述第一阵列喷嘴与第二阵列喷嘴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火焰筒头部的燃烧区形成多个微型火焰燃烧区,微型火焰燃烧区能够提高燃烧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污染排放。

    一种防烧蚀的火焰筒大孔射流套筒

    公开(公告)号:CN114135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16277.1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烧蚀的火焰筒大孔射流套筒,所述射流套筒设置于燃烧室中的火焰筒壁上,所述射流套筒包括外侧的支撑臂和内侧的流道臂,所述支撑臂和所述流道臂之间设有环形集气腔,所述支撑臂与火焰筒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臂上开设多个进气孔,所述流道臂与火焰筒壁之间设有间隔,形成出气环缝。本发明的大孔射流套筒结构,可对流道臂形成保护气膜,防止主流燃气对流道臂的烧蚀,有效达到了设计目的。

    陶瓷基火焰筒与金属头部的热补偿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968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7435.5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陶瓷基火焰筒与金属头部的热补偿连接结构,支撑臂和弹性连接环,支撑臂置于弹性连接环外或上方,所述支撑臂一端与金属火焰筒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陶瓷基火焰筒筒体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用以对不同材质火焰筒工作时的热补偿;所述弹性连接环以多段回转弧的结构设置,且两端分别与金属火焰筒头部、陶瓷基火焰筒筒体固定连接,通过多段回转弧产生的弹性形变补偿金属火焰筒头部与陶瓷基火焰筒筒体因膨胀系数差异带来的热变形差。实现了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支撑臂和弹性连接环共同作用下确保所述陶瓷基火焰筒筒体和金属火焰筒头部轴线同轴度满足预设值。

    富燃-淬熄-贫燃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69724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47389.X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燃‑淬熄‑贫燃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包括:外环火焰筒,一端设置有头部;多个淬熄缝,沿外环火焰筒的周向间隔均布,且每个淬熄缝沿外环火焰筒径向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结构;多个掺混孔,沿外环火焰筒的周向间隔均布,且多个掺混孔设置在外环火焰筒远离头部的一端;多个中间进气通道,设置在淬熄缝和掺混孔之间,且多个中间进气通道外环火焰筒的周向间隔均布。通过设置淬熄缝可实现常规主燃烧室主燃区高温燃气快速淬熄,进而降低NOx排放,且对主燃烧室火焰筒构型不需进行大幅改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