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叶尖风扇及串联压气机的变流路宽速域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738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90213.9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叶尖风扇及串联压气机的变流路宽速域发动机,包括:中压压气机,出口连接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第一流量调节活门,设置在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的入口处并能够切换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的开闭状态;高压压气机,设置在内涵道内部;主燃烧室,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均与主燃烧室的入口连接,且主燃烧室置于高压压气机的下游位置;主燃烧室的出口与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均连接;带叶尖的高压涡轮,设置在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中并位于主燃烧室的下游位置。利用流路的变换可以灵活改变发动机空气流量、增压比和循环工作模式,实现发动机宽速域高效工作,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对推力的需求。

    带叶尖风扇及串联压气机的变流路宽速域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7388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0213.9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叶尖风扇及串联压气机的变流路宽速域发动机,包括:中压压气机,出口连接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第一流量调节活门,设置在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的入口处并能够切换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的开闭状态;高压压气机,设置在内涵道内部;主燃烧室,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均与主燃烧室的入口连接,且主燃烧室置于高压压气机的下游位置;主燃烧室的出口与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均连接;带叶尖的高压涡轮,设置在内涵道和内部外涵道中并位于主燃烧室的下游位置。利用流路的变换可以灵活改变发动机空气流量、增压比和循环工作模式,实现发动机宽速域高效工作,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对推力的需求。

    一种锯齿形的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前涵道引射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10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32638.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齿形的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前涵道引射器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涵道引射器第一外涵的出口两侧的前置筒体阀门和后置筒体阀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所述后置筒体阀门分别包括相互啮合的锯齿形阀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后置筒体阀门上分别连接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或所述后置筒体阀门移动,使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所述后置筒体阀门齿形啮合,实现前涵道引射器面积的调节。本发明通过前、后置备份控制装置,提高安全可靠性及控制精度,两侧锯齿形的筒体阀门增加了内外涵气流的掺混面积,提高了掺混效率、降低了气动噪声,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一种锯齿形的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前涵道引射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104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2638.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齿形的变循环发动机可调前涵道引射器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涵道引射器第一外涵的出口两侧的前置筒体阀门和后置筒体阀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所述后置筒体阀门分别包括相互啮合的锯齿形阀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后置筒体阀门上分别连接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前置筒体阀门或所述后置筒体阀门移动,使所述前置筒体阀门和所述后置筒体阀门齿形啮合,实现前涵道引射器面积的调节。本发明通过前、后置备份控制装置,提高安全可靠性及控制精度,两侧锯齿形的筒体阀门增加了内外涵气流的掺混面积,提高了掺混效率、降低了气动噪声,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