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9635.5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1/28 , F16H48/36 , F16H57/02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57/08 , H02K7/116 , B60K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机扭矩矢量行星排减速器,包括电机以及对称布置在电机两侧的减速器部分;减速器部分包括减速器壳体、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以及离合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主动太阳轮、双联行星轮、齿圈、行星架,电机输出端与一级主动太阳轮通过花键连接,一级主动太阳轮与双联行星轮啮合传动,双联行星轮与齿圈啮合传动,齿圈与减速器壳体之间连接离合器,双联行星轮与行星架通过行星齿轮销连接,最终将扭矩输出到轮端。本发明通过一台电机实现减速器矢量控制,同时高集成化,缩短轴向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48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57865.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车辆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挡动力传递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机;行星排:包含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太阳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的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的第二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的外齿圈;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连接的行星架;外齿圈连接车轮;第三离合器:第三离合器一端连接第一太阳轮;另一端连接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器连接行星架;当第三离合器接合、第一制动器制动时,行星架不动,动力经第三离合器驱动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驱动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驱动外齿圈反转,外齿圈带动车轮反转形成倒挡;本发明具有存在机械本体倒挡,不依赖电机反转进行倒挡的优点,解决电机故障时的倒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58226.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摆线齿轮参数敏感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机械参数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摆线齿轮的轮廓参数,并计算所述待测摆线齿轮的轮廓参数公差;根据所述轮廓参数,计算获取所述待测摆线齿轮的目标维度的第一敏感性系数;根据所述轮廓参数公差,计算获取所述待测摆线齿轮的目标维度的第二敏感性系数;根据所述第一敏感性系数和所述第二敏感性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维度的敏感性系数。能够将目标维度下的敏感性系数应用至摆线齿轮的生产过程中,按照目标维度下的敏感性系数对摆线齿轮制造精度的影响,指导摆线齿轮的生产,从而提高摆线齿轮的制造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1934.0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档位混合动力传递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多个制动器,制动器的第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多个离合器,离合器的第一端通过输出轴与车辆的轮端连接;行星齿轮排组,行星齿轮排组的第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行星齿轮排组的第二端与制动器的第二端连接,行星齿轮排组的第三端与离合器的第二端连接,用于通过对不同制动器和不同离合器进行组合,将电机输出的不同动力传递至轮端。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机性能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1339.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该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和电机,还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外齿圈和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与电机连接,第一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外齿圈分别与制动组件连接;第二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外齿圈和第二太阳轮,第二太阳轮通过离合组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行星架通过离合组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外齿圈与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一外齿圈和第二太阳轮刚性连接,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外齿圈刚性连接。上述混合动力传动装置能够实现多种混动模式、多挡位的动力输出,以满足实际工况或实际需求,利于综合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65530.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计渐开线花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的花键参数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减速器系统建模,得到减速器模型;在减速器模型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添加功率输入和输出节点,并设置减速器模型载荷谱;按照减速器模型载荷谱运行减速器模型,输出减速器模型各齿面应力分布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修形量以及各齿面应力分布数据,选择目标修形方式进行渐开线花键修形,得到渐开线花键设计结果,其中,目标修形方式包括:齿向鼓形、齿形鼓形和螺旋角修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设计渐开线花键过程的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44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10323.3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载及车辆,涉及车辆驱动技术领域。车辆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及第三行星排。第一行星排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组、第一齿圈及第一行星架,第一电机的转子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二行星排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组、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连接,第三行星排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组、第三齿圈及第三行星架,第二电机的转子与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连接,第三行星架与第二太阳轮连接。通过在矢量电机与动力电机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分别对左右两个车轮的主动控制,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174847.7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挡位混合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多挡位混合动力装置包括:电机EM1;第一行星排,第一行星排与电机EM1相邻地设置;第二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设置于第一行星排与电机EM1之间。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第一行星排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二行星排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行星排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制动器和第一行星排的第二端连接,使得车辆仅具有一个电机和发动机驱动,就可以实现多种EV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辛普森式行星排布局,输出端与多个离合器连接,选择性输出,可实现至少4个挡位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6297.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系间隙灵敏度仿真分析方法,基于Amesim搭建传动系一维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标定,将动力学模型中的花键、齿轮间隙作为自变量整合到寻优软件Isight中进行联合仿真,通过参数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灵敏度分析,得出更改各部分间隙对Clunk改善程度的占比,基于分析结果,可以对占比影响较大的间隙再次进行参数化寻优,得到NVH水平最优的传动系间隙配合解。本发明不仅分析效率高,而且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97555.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创建电驱系统物理控制模型及整车物理模型;将电驱系统物理控制模型和整车物理模型进行装配集成,以生成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原始模型;将每种预设工况对应的试验采集数据输入至所述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原始模型中进行仿真分析,以得到每种预设工况对应的仿真数据,并基于每种预设工况对应的试验采集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所述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原始模型进行参数修正,以得到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目标模型。通过方法及装置,实现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可使用瞬态冲击振动响应分析模型完成对瞬态冲击振动噪声的仿真分析及风险预测,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