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811806.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压耙及其稳定方法,用于解决在风洞试验过程中,测压耙的总压管、静压管摆动所带来的试验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测压耙包括耙体、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为至少两组且测量组件布置于耙体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总压管、静压管、第一稳压装置、第二稳压装置,所述总压管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稳压装置的第一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一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管套设在总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总压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第三侧边连接管套设在静压管上且第二稳压装置能与静压管保持相对静止。采用本发明,相同状态不同车次试验的重复性吻合很好,计算的出口Ma数和内流阻力系数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15454.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激光烧蚀形貌在线测量及烧蚀特征识别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领域,解决了现有测量方法无法适应切向气流干扰、强弱光对比强烈导致测量失真,以及无法在线获取烧蚀特征的问题;方法包括:补光测量过程: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激光烧蚀形貌图像,采用补光光源照射烧蚀区域的方式,抑制烧蚀区域的强自发光,对激光烧蚀形貌进行在线测量;图像处理过程:获取高速相机的标定参数,进行激光烧蚀形貌图像的预处理,并通过透视变换方式进行图像校正,采用背景差分方式进行图像分割,检测烧蚀区域,对检测出的烧蚀区域进行尺寸测量,完成烧蚀特征识别;本发明可有效实现烧蚀形貌的在线测量以及烧蚀形貌特征的智能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8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97852.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高速热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典型高度大气环境烧蚀试验环境模拟舱及试验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典型高度大气环境烧蚀试验环境模拟舱,包括试验段,试验段的一端连接有舱门,试验段的另一端连接有空调系统,试验段内放置有试验件,试验段上分别设置有光学入射窗口、光学出射窗口、图像采集窗口和信号接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典型高度大气环境烧蚀试验环境模拟舱及试验方法,以开展飞行器机体材料静态气动热烧蚀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2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958366.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高功率微波辐照风洞试验喇叭天线S11参数的装置。该装置根据不同的辐照物的几何尺寸和材质,由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吸波条棒组成吸波条棒阵列,根据试验需要,将吸波条棒阵列布置在除微波源所在内壁面外的风洞其它内壁面上。本发明的降低高功率微波辐照风洞试验喇叭天线S11参数的装置可以解决微波辐射对微波源造成损害以及微波在风洞内向上下游传播时对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030853.X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01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对转升力推进装置的抗畸变静子设计方法,主要针对原始静子设计中55%叶高以上区域叶型。将局部静子前/尾缘半径分布、安装角分布、弦长轴向投影分布、中弧线长度分布以及最大厚度分布等多结构参数分布耦合分析并重构叶型,同时按畸变范围合理布局抗畸变静子区,用以改变静子局部畸变传播特征。本发明具有可抑制升力推进装置第二级转子进口流场周向不均匀度、第二级转子进口多种流场参数非定常效应以及第一级静子尾迹效应的作用,同时,采用该静子结构对升力风扇气动定常性能曲线无有害影响。此外,本发明在设计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简便性,具有实际工程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2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58366.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高功率微波辐照风洞试验喇叭天线S11参数的装置。该装置根据不同的辐照物的几何尺寸和材质,由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吸波条棒组成吸波条棒阵列,根据试验需要,将吸波条棒阵列布置在除微波源所在内壁面外的风洞其它内壁面上。本发明的降低高功率微波辐照风洞试验喇叭天线S11参数的装置可以解决微波辐射对微波源造成损害以及微波在风洞内向上下游传播时对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70762.7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1N17/00 , G01N25/20 , G01N3/60 , G01K1/14 , G01K7/02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激光辐照二维热力响应全场数据反演方法,涉及固体物理领域,解决了现有实验高温测点数据获取困难,激光辐照应力测量困难,难以获取光斑附近温度、应力分布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激光作用下靶标的温度场数据,提取对应的预函数;通过温度场反演方式,基于提取的预函数对温度场数据进行完善,得到温度场分布;基于温度场分布进行材料的应变场反演,得到材料应变函数;将材料应变函数与材料力学性能相结合,进行材料的应力场反演,得到材料应力分布;基于材料应力分布,通过激光作用下不同的靶标材料选择,得到对应材料的损伤函数,完成损伤评估;本发明有效避开了高温区且不使用应变片测量,得到的热应变和热应力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1911130939.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风洞的反射微波吸收装置。该反射微波吸收装置为沿高速风洞来流方向,顺气流安装在高速风洞的风洞喉道的后方,分别位于试验段前段、试验模型前方的前反射微波吸收板阵列,和位于试验段后段、试验模型后方的后反射微波吸收板阵列;前、后反射微波吸收板阵列均为平板阵列。反射微波吸收板采用薄平板,使得前、后反射微波吸收板阵列在风洞试验段的堵塞度很低,不影响高速风洞流场;前、后反射微波吸收板阵列配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反射微波向上、下游的传播,反射微波吸收板表面的阵列排列的吸波角锥还进一步降低了反射微波的强度,最终减轻或避免了反射微波对风洞设备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损伤,提高了风洞试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5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12267.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烧蚀试验模型,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烧蚀模型主体,烧蚀模型主体包括依次可拆卸设置的烧蚀模型头部、测试部段以及烧蚀模型尾部,测试部段包括中部镂空的框架以及可拆卸的包裹在框架外部的飞机蒙皮,飞机蒙皮与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避免热传导干扰的隔热层,在飞机蒙皮内部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风洞烧蚀试验模型的测试部位采用“框架+隔热层+飞机蒙皮”特殊结构。框架可重复使用,安装不同厚度的飞机蒙皮,为风洞烧蚀试验提供烧蚀目标;框架的镂空部位满足光线通过,避免框架烧蚀,保证(56)对比文件吕双祺;李想;左渝钰;李梦;石多奇.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在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技术中的应用.飞航导弹.2020,(05),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