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铜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765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07762.4

    申请日:201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多孔铜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铜制散热片用于计算机芯片、大功率电子设备及光电器件等散热。多孔铜散热片由铸造多孔铜锭切割加工而成,多孔铜散热片厚度0.5~10mm,相对密度为25~80%(气孔率为20-75%);多孔铜散热片中的气孔为长圆柱状,平行于厚度方向;气孔直径为0.05~2mm,气孔长度为5~20mm,气孔密度为50~400个/cm2。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多孔铜或泡沫铜散热装置经散热底座传导的热量无法及时到达散热表面,散热片中导通的气孔对流动气体的流阻较大,很难发挥出多孔金属和泡沫金属的高比表面积优势等问题。

    热阻结构辅助水冷结晶器定向凝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4343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0907.7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气体/金属共晶定向凝固制备多孔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阻结构辅助水冷结晶器定向凝固装置,用以获得具有梯度结构的多孔金属材料。本发明热阻结构辅助水冷结晶器定向凝固装置由热阻结构和水冷结晶器两部分组成。其中,热阻结构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适中的热导率,放置于水冷结晶器和定向凝固铸模之间;水冷结晶器表面材料的热导率较小。三者相互接触良好。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定向凝固方式即水冷结晶器和定向凝固铸模之间加入热阻结构并适当降低水冷结晶器的传热能力,解决了浇铸熔体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凝固速度的渐变控制,从而获得了具有梯度结构的多孔金属材料。

    气固双相流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532295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3111200.5

    申请日:2003-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固双相流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具有与进气管相连的高压气源、加热器、送粉器、超声速喷嘴,所述进气管穿过加热器与超声速喷嘴相连通,喷嘴侧面通过管路与送粉器相连通,进气管置于加热器中的部分为螺旋形结构;上述装置的应用是利用高压气体携带硬质颗粒,通过超声速喷嘴喷射,接连轰击金属材料表面使之纳米化,表面纳米化工艺参数如下:喷射距离5~50mm、气体压强0.5~5.0MPa、气体温度为室温~500℃、气体流量10~30g/s、硬质颗粒粒径为50纳米~500微米;本发明装置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其应用可以对形状复杂或大平面的工件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且纳米层分布均匀。

    超声速微粒轰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0560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1128225.8

    申请日:2001-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7/06 C21D2201/03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领域,具体地说是超声速微粒轰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方法。本发明利用压缩气体携带硬质微粒,通过超音速喷嘴高速运动轰击金属材料表面,具体为:1)基体前处理:常规的表面抛光,丙酮、酒精清洗;2)表面纳米化:采用压缩气体携带硬质微粒接连轰击金属表面,表面纳米化工艺参数如下:喷射距离5~50mm、气体压力0.4~3.0MPa、气体温度为室温、气体流量10~30g/s、送粉电压5~30V,硬质微粒粒径为50纳米~200微米。本发明可以对形状复杂或大平面的工件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且纳米层分布均匀,处理后的纳米层厚度可达0.5-50微米;另外,本发明装置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一种提高冷喷涂制备铝合金块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6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39684.0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冷喷涂制备铝合金块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首先将氧化铝颗粒与商业气雾化A380铝合金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球磨机混合均匀;再采用冷气动力喷涂将混合好的粉末喷涂到基体表面,制备出原位夯实的铝合金的块体材料;最后辅以退火热处理。所获得的铝合金块体材料中,孔隙率在0.8%以下,抗拉强度为200~450MPa,屈服强度为120~400MPa,伸长率1%~5.5%,厚度在2cm以上。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出的材料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提高显著,解决冷喷涂制备的块体材料因颗粒变形不充分,孔隙率高导致的力学性能难以达到应用要求的问题。

    用于细长管件内表面化学镀及化学复合镀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553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1016553.1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防护、改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细长管件内表面化学镀及化学复合镀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敏化液槽、活化液槽、碱洗液槽、酸洗液槽、纯水槽、镀液槽、汇流排、细长管件、支架、加热补偿装置、脉冲耐蚀泵、常压耐蚀泵、加热装置、出液总线、回液总线等,前处理液及化学镀液从镀液槽开始,经加热装置、脉冲耐蚀泵和/或常压耐蚀泵、加热补偿装置、待镀细长管件,流回镀液槽。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可用于内径大于等于3mm、长径比达到100:1的细长管件内表面耐磨、耐蚀防护及改性处理,具有批处理能力,适用于多种基材。此外,通过成分调整及后期热处理,所获细长管件内表面化学镀及化学复合镀层硬度及耐磨性可进一步提高。

    一种发动机汽缸用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5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37036.2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冷气动力喷涂制备汽车发动机缸体用Al-Si-Cu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首先将Al、Si、Cu的单质块进行真空炉熔炼后采用气体雾化的方法制得适合冷喷涂工艺尺寸的合金粉末;再采用冷气动力喷涂将制备的合金粉末喷涂到基体表面,制备出Al-Si-Cu的块体材料;所获得Al基合金块体材料中,抗拉强度可达100~350MPa,屈服强度可达80~200MPa,伸长率1%~3.5%,厚度在2cm以上。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出的Al基合金块体材料组织致密,厚度可控,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良好。该材料结合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有可能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的制备,大幅减轻发动机缸体的重量,解决国内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铸造工艺不成熟的问题。

    高纯及腐蚀性气体包装容器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3911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3133449.0

    申请日:200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包装容器的表面处理过程,具体地说是高纯及腐蚀性气体包装容器内表面的涂覆处理方法,具体为:1)采用重量浓度为25~40%的磷化液,在60~70℃下磷化30~50分钟;2)喷涂底料:聚苯硫醚和聚全氟乙丙烯按重量比2∶1~3∶1混合均匀,进行喷涂,塑化温度:290~310℃,保温时间30~40分钟;喷涂面料:将聚全氟乙丙烯和Cr2O3均匀混合,其中Cr2O3加入量为聚全氟乙丙烯的3~5%,进行喷涂,塑化温度:280~300℃,保温时间:1~2小时;3)塑化后的容器用冷水急冷到100℃以下。本发明在气体包装容器内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保护层,适用于充装高纯及耐蚀性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