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网络的最短路径并行双向搜索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72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6533.6

    申请日:201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地理网络的最短路径并行双向搜索通信方法,属于最短路径并行双向搜索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源点和终点开辟两个进程进行双向通信,两个进程分别读取所有的数据,构建出地理网络;设置通信粒度NUM为2以上的正整数;两个进程分别设置数组Index1、Index2来存储所有点的标识状态;两个进程分别设置通信数组Mess1、Mess2;根据源点和终点的经纬度差值,选取差值大的经度或纬度来表示地理网络中各点的地理属性,两个进程分别设置数组Mess1中各点地理属性值最大值Xmax及数组Mess2中各点地理属性值最小值Xmin;进行通信时,当搜索次数等于NUM时,两个进程进行一次通信。该方法具有减少通信次数,以及减少无效通信量的特点,提升已有技术的效率。

    基于DQG格网改进JPS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89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60845.7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QG格网改进JPS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和系统,包括:从底层空间表达入手,利用DQG‑3D构建格网化空域,每个格网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起始点和终止点的方向,改进JPS算法中的跳点搜索策略;在航迹规划过程中,将飞行空间按障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分段,利用DQG‑3D多尺度的特点,用不同尺度的格网去表征不同的空间,并采用不同的步长来控制飞行器的运动;在得到最优航迹后,使用插值函数对航迹进行平滑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效率高,路径可行性更强,路径平滑度更好,适用性广。

    面向地理全要素的DGGS互操作质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9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05052.4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地理全要素的DGGS互操作质量评价方法,将格网互操作质量评价分类处理,对异构格网分析了由格网表达的地理全要素的共性特征,将其视为面要素,研究几何相似性度量指标,设计针对地理全要素的相似性向量。首先,将在不同格网体系中表达的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利用叠加区面积比率对互操作质量进行粗评价;通过建立区域边界格网之间的形状描述子精细化评价形状相似性;最后建立相似性度量向量,评价地理全要素在DGGS互操作中的质量。对同构格网使用格网自身的几何特性和对偶关系进行度量。选择要素重叠区面积比率和形状相似度,组成互操作相似性度量向量,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为格网互操作质量提供精度初判,有效提高了质量评价速度。

    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98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729462.1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属于球面Voronoi图生成技术领域。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以球面QTM格网作为基础格网,对每个格网进行双周期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扫描完成后具有相同最近种子点的QTM格网构成该最近种子点的Voronoi区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利用QTM作为基础格网,解决了平面格网投影到球面后生成的球面Voronoi图精度不均匀的问题,该方法对格网进行两个周期的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解决了原双向扫描算法扫描不完备的问题。

    一种基于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河网要素与DEM的同步综合地图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87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242915.8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河网要素与DEM的同步综合地图仿真方法,本发明涉及河网要素与DEM的同步综合地图仿真方法。本发明解决河网与DEM数据的综合操作不同步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1、对河网进行层次化分级后提取成为河网三维离散点集;2、将DEM提取成三维离散点集;3、合并数据点集;4、利用弯曲调节指数改进的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对合并数据集进行综合操作,得到综合后数据集;5、将综合后数据集按照点集的属性重新分离;6、将河流线段作为约束边对DEM点集重构三角网,实现两要素的同步综合及表达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综合领域。

    一种多光谱遥感反射率影像吸收特征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024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30783.0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5 G01N2021/17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谱遥感反射率影像吸收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原始多光谱反射率影像波段设置,按照特定规则生成虚拟波段反射率影像数据;对虚拟波段反射率影像数据逐像素求取包络线;将虚拟波段影像反射率数据每个像素的包络线重采样到原始影像波段设置;依照上述过程求得的包络线对原始多光谱反射率影像逐像素进行包络线去除处理。本发明通过采用添加虚拟波段的方法,提出根据原始多光谱遥感影像波段设置生成虚拟波段数据,根据虚拟波段数据逐像素生成包络线,并重采样到原始波段设置,从而实现了多光谱遥感反射率数据各波段吸收特征精细提取,可以进而实现对矿物、植被、土壤、水体等地面目标成分定量化研究。

    一种基于DQG剖分的等积改进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138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641454.7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QG剖分的等积改进模型的建立方法,首先确定退化四叉树格网模型中第一条退划纬线的剖分比例,然后在球面上遵循退划纬线等比例剖分、非退化纬线等分原则,依次按从极点到赤道的顺序递归计算得到所有纬线位置,最后为保证同一纬线环中格网等积,采用平分经线的方式得到等积DQG模型。本发明基于传统DQG剖分思想,修正了球面从赤道向两极的经纬度收敛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DQG模型中同一层级格网单元面积不相等的问题。

    一种全球与局部网格的编码自适应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3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84777.7

    申请日:2022-04-13

    Inventor: 赵学胜 罗东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球与局部网格的编码自适应映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二维DQG格网扩展为DQG‑3D格网;然后,根据研究区范围确定局部剖分的DQG‑3D格网;最后,根据编码位运算和格网局部行列层号与全球行列层号的映射规则,实现局部八叉树编码与全球格网编码的直接转换。在大部分研究区域,本文算法的效率是传统经纬度算法的约11倍,基本可以满足全球统一模型与局部精细模型的多尺度高效表达与应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