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98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729462.1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属于球面Voronoi图生成技术领域。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以球面QTM格网作为基础格网,对每个格网进行双周期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扫描完成后具有相同最近种子点的QTM格网构成该最近种子点的Voronoi区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利用QTM作为基础格网,解决了平面格网投影到球面后生成的球面Voronoi图精度不均匀的问题,该方法对格网进行两个周期的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解决了原双向扫描算法扫描不完备的问题。

    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8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5474.9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其方法如下:分别制备煤岩体样品A、煤岩体样品B,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扫描;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饱和浸水处理并分别进行扫描;将煤岩体饱水样B磨成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得到矿物成分比重数据;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得出煤岩体饱水样A的孔隙与孔径比重数据;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饱水样A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孔隙与孔径变化数据和矿物成分变化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煤岩体在浸水前后的孔隙演变情况及矿物成分演变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能够精确表征出水岩作用下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数据,对煤岩体的结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81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715474.9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其方法如下:分别制备煤岩体样品A、煤岩体样品B,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扫描;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饱和浸水处理并分别进行扫描;将煤岩体饱水样B磨成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得到矿物成分比重数据;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得出煤岩体饱水样A的孔隙与孔径比重数据;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饱水样A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孔隙与孔径变化数据和矿物成分变化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煤岩体在浸水前后的孔隙演变情况及矿物成分演变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能够精确表征出水岩作用下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数据,对煤岩体的结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98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29462.1

    申请日:2015-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方法,属于球面Voronoi图生成技术领域。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算法,以球面QTM格网作为基础格网,对每个格网进行双周期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扫描完成后具有相同最近种子点的QTM格网构成该最近种子点的Voronoi区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QTM双向扫描的球面Voronoi图生成算法,利用QTM作为基础格网,解决了平面格网投影到球面后生成的球面Voronoi图精度不均匀的问题,该方法对格网进行两个周期的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考虑最近和次近种子点,解决了原双向扫描算法扫描不完备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