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5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1821.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原位污泥耗氧速率和alpha因子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部署测算环境;通过溶解氧浓度周期采集,获取周期内溶解氧浓度,所述周期内溶解氧浓度包括第一溶解氧浓度、第二溶解氧浓度和第三溶解氧浓度;加载alpha因子与耗氧速率计算模型,所述alpha因子与耗氧速率计算模型用于通过污水标准氧转移速率和清水标准氧转移速率计算alpha因子;将周期内溶解氧浓度传入所述alpha因子与耗氧速率计算模型,生成alpha因子与耗氧速率的计算值。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测量过程更灵活,并通过动态采集方式采集不同阶段的溶解氧浓度,能够实现在同一设备中测量耗氧速率和alpha因子;并结合分阶段的拟合计算有效提高了微分方程的拟合精度,最终提高测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1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1932.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超 , 魏浪 , 张庆 , 陈亦君 , 袁诚 , 姚元成 , 李延孟 , 张亚 , 李楠 , 肖厅厅 , 娄晓波 , 赵红书 , 史国坤 , 谢显奕 , 唐达 , 何娟 , 毛思禹 , 郜旭敏 , 方龙洋 , 周鹏 , 宁昕 , 詹静雅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10/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网监测点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排水管网文件,获取排水管网的管段布局拓扑结构,管段布局拓扑结构包括节点、管段,提取节点和管段的属性,定义节点的监测评价分,包括:定义相关管段的确定性评分和各相关管段重要性评价分,监测评价分为重要性评价分和确定性评分汇总生成,遍历计算监测评价分,根据所述监测评价分确定监测点的布置位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基于管网的具体结构,结构中各元素的联系定义管段的最大确定性指标,基于网段中各节点和管段的属性特点定义重要性指标,并将这两种指标结合,实现排水管网系统物联网监测设备的优化布置,及对已建监测系统进行监测点布置评测、评价与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9178.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王猛 , 安瑞冬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陈旻 , 秦天玲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李延孟 , 金志军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级水库拆除的河道生态修复与生境功能恢复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泥沙输送;步骤二、河道修复;步骤三、冲沙闸改建或补建;步骤四、梯级电站下泄流量调整。从流域梯级整体出发,在完成泥沙输送和待拆大坝拆除后,对待拆大坝上下游的河道生态和生境功能进行修复、恢复,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对待拆大坝下游的下一级大坝的冲沙闸B进行改建或补建,以提高下一级大坝的调沙冲沙能力,降低下一级大坝出现溃坝的风险,对待拆大坝的上一级大坝、下一级大坝的下泄流量进行调整,使其与生态流量需求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8953.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猛 , 赵再兴 , 常理 , 夏豪 , 王猛 , 殷国栋 , 李延孟 , 黄国庆 , 金志军 , 周家飞 , 张庆 , 马卫忠 , 陶宇 , 张雪驰 , 顾洪宾 , 尹华政 , 陆波 , 宋儒霖 , 章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水风光一体化流域的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及方法。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多层栖息箱组件,上下相邻两层栖息箱组件之间通过多根弹性绳连接,最上一层栖息箱组件的顶部通过多根上部拉线连接有浮球体;最下一层栖息箱组件的底部通过多根下部拉线连接有配重块。采用上述的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摆放区的营造及选址;S2、使用吊装设备,将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整体进行起吊并放置在步骤S1所选择的摆放区中进行摆放;S3、当水位发生变化时,对浮球体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以改变浮球体的浮力大小,调整栖息箱组件的高程,进而适应不同水位变幅下的鱼类栖息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54702.5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猛 , 常理 , 王猛 , 李延孟 , 马卫忠 , 张庆 , 赵再兴 , 顾洪宾 , 尹华政 , 殷国栋 , 黄国庆 , 周家飞 , 金志军 , 夏豪 , 李聪 , 吴艳飞 , 杨婧宇 , 罗治力 , 陶宇 , 崔磊 , 陆波 , 宋儒霖 , 章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风光一体化叠加影响下的过鱼结构,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过鱼结构包括竖缝式鱼道,具备鱼道底板和两侧的鱼道边墙,鱼道内设置有长隔板和短隔板,并将鱼道分隔成多个鱼道池室,在溢流坝下游河道中靠近发电尾水口附近设置鱼类栖息地修复区,并在该修复区中放置多个集鱼箱;所述竖缝式鱼道的进鱼口靠近该修复区位置处;在所述竖缝式鱼道的进鱼口位置处设置有转运机构,用于将修复区内集鱼后的集鱼箱转运至竖缝式鱼道上,或者将竖缝式鱼道上空的集鱼箱转运至修复区内。在该修复区中放置多个集鱼箱进行集鱼,利用转运机构将集鱼箱转运至鱼道中,以提高进入竖缝式鱼道中的鱼的数量,达到提高过鱼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87830.6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定市政污水管网存在河水倒灌的方法,属于市政排水管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样品采集:分别采集河水水样、无倒灌风险井水样和待检测市政污水井水样;步骤2、微藻培养及数据采集:将步骤1所采集的三种水样置于常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微藻培养,并定时定量取出进行微藻培养后的三种水样检测OD680,作为微藻密度的定量数据;步骤3、倒灌风险计算:当倒灌风险>0.2时,即可判断待检测市政污水井处存在较大河水倒灌风险。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河水倒灌判定方法;通过扩大微藻培养,放大二者之间的差异,对待检测市政污水井处是否存在河水倒灌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解决了直接原位测量污水中微藻浓度存在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7759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2277.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排口倒灌排水管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直角弯头和井筒;在直角弯头的一端设置有封堵管,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井筒安装在连接管上。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确定疑似井;S1:组装检测装置;S2:将检测装置放入水中,将封堵管对准排口后进行插入封堵,使得检测装置与疑似井中的管道形成连通器结构;S3:利用取水工具从现场地表水体中取水,加入同位素示踪剂后形成混合水体从井筒顶部倒入检测装置中,使得混合水体进入到疑似井内;S4:在疑似井中进行水质采样并检测,当水样中检测到所投放的示踪剂后,则可判定该检查井是该排口作为地表水入侵的路径之一;S5: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对多个疑似井水质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3756.7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16C20/20 , G16C20/90
Abstract: 一种河道水环境目标动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础资料收集;S2、构建河道水动力水质模型;S3、子汇水单元划分;S4、设置子汇水单元的水文循环特性;S5、子汇水单元连接模型;S6、构建河道降雨‑产流数据库“P‑R”;S7、构建入河面源污染物数据库“W”;S8、构建降雨‑产流‑入河面源污染物数据库“P‑R‑W”;S9、模型演算后;S10、根据气象预报设置降雨值,模拟得到河道内任意位置处水质情况;S11、若S10中模拟结果出现河道水质不达标情况时,通过调整入河的点源污染量重复进行运算,直至水质出现达标,此时调整得到的输入的点源污染浓度即为控制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86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6207.X
申请日:2016-07-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E01C7/14 , C04B11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2111/72 , E01C7/142 , E01C7/147 , C04B18/08 , C04B18/12 , C04B16/0633 , C04B14/068 , C04B14/28 , C04B2103/44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按以下质量份材料:复合水泥基增强材料100份、粉煤灰5~15份、矿粉5~15份、聚丙烯纤维0.1~0.5份、调凝组分0.15~0.35份、减水组分1~1.5份加水拌合而成。本发明可代替混凝土中的水泥,具有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收缩变形小,凝结时间可调等特点,并且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达到自流平,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减少施工带来的环境负荷,对周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绿色材料。本发明可应用于公路、机场等道面修补,弥补目前同类产品的诸多缺陷,本其掺入量可根据所需混凝土的标号确定,在施工前需进行混凝土设计,并按混凝土设计进行试验,按试验结果确定本修补材料的掺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5910.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网外水入流重点区域判别、污水厂合理性评价及管网修复工程效果预估方法,属于给水排水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排水管网划分为多个片区;步骤二、对片区列方程组;步骤三、测算本底流量Qb和本底浓度Cb;步骤四、测算总外水浓度Cw;步骤五、测算总出流浓度Ct;步骤六、测算总转输水流量Qz和总转输水浓度Cz;步骤七、求解Qw/Qt的值;步骤八、完成排水管网外水入流重点区域判别。能够针对性地对外水入流较为严重的片区进行排查,降低了排查成本,提高了排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