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4916.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魏浪 , 王猛 , 曲直 , 陈求稳 , 严登华 , 安瑞冬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尹华政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穆祥鹏 , 陈旻 , 秦天玲 , 杨韬 , 王煜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杜帅群 , 李延孟 , 金志军 , 王火云 , 张倩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大库原址重建下游流量保供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在旧坝原址的下游设置堰坝并形成反调节水库;堰坝包括溢流坝段和生态闸门段;生态闸门段和溢流坝段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闸门;当旧坝完全拆除时,在旧坝坝址处采用分段围堰结构进行分段修筑新坝;并以未建成围堰的部位作为下泄流量的通道向反调节水库泄水、或者利用已修筑完成的新坝段向反调节水库泄水;当旧坝未完全拆除时,利用旧坝作为挡水结构,并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有横向挡堰,该横向挡堰位于旧坝发电厂房的上游侧,且横向挡堰的两端连接至两侧山体,利用旧坝已存在的取水口和引水管将水从旧坝上游库区引流至旧坝发电厂房进行发电后下泄至反调节水库。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9178.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王猛 , 安瑞冬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陈旻 , 秦天玲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李延孟 , 金志军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级水库拆除的河道生态修复与生境功能恢复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泥沙输送;步骤二、河道修复;步骤三、冲沙闸改建或补建;步骤四、梯级电站下泄流量调整。从流域梯级整体出发,在完成泥沙输送和待拆大坝拆除后,对待拆大坝上下游的河道生态和生境功能进行修复、恢复,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对待拆大坝下游的下一级大坝的冲沙闸B进行改建或补建,以提高下一级大坝的调沙冲沙能力,降低下一级大坝出现溃坝的风险,对待拆大坝的上一级大坝、下一级大坝的下泄流量进行调整,使其与生态流量需求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8953.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猛 , 赵再兴 , 常理 , 夏豪 , 王猛 , 殷国栋 , 李延孟 , 黄国庆 , 金志军 , 周家飞 , 张庆 , 马卫忠 , 陶宇 , 张雪驰 , 顾洪宾 , 尹华政 , 陆波 , 宋儒霖 , 章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水风光一体化流域的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及方法。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多层栖息箱组件,上下相邻两层栖息箱组件之间通过多根弹性绳连接,最上一层栖息箱组件的顶部通过多根上部拉线连接有浮球体;最下一层栖息箱组件的底部通过多根下部拉线连接有配重块。采用上述的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营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摆放区的营造及选址;S2、使用吊装设备,将鱼类栖息生境营造结构整体进行起吊并放置在步骤S1所选择的摆放区中进行摆放;S3、当水位发生变化时,对浮球体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以改变浮球体的浮力大小,调整栖息箱组件的高程,进而适应不同水位变幅下的鱼类栖息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31234.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王猛 , 安瑞冬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陈旻 , 秦天玲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李延孟 , 金志军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下游多目标生态流量需求的闸坝改造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原有闸坝的上游新建上游侧闸坝,以及原有闸坝的下游新建下游侧闸坝;S2、对原有闸坝的进行改造,由高闸坝改为低闸坝,保留挡水功能,形成拆后闸坝;S3、在拆后闸坝的一侧或两侧坝肩补建生态泄水闸;S4、在生态泄水闸与岸边之间的位置处新建鱼道,并利用生态泄水闸常年保持正常下泄为新建的鱼道进行补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原有闸坝的升级改造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够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4920.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高传彬 , 脱友才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曲直 , 王猛 , 张艳霞 , 卢晓春 , 马卫忠 , 魏浪 , 王火云 , 安瑞冬 , 张庆 , 金志军 , 李延孟 , 郑雪玉 , 尹华政 , 田斌 , 陶宇 , 陈旻 , 张倩 , 杜帅群 , 林育青 , 秦天玲 , 殷国栋 , 李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老坝体布置结构及下泄水温联合调控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布置结构包括旧坝,在一侧山体内设置有旧坝引水管连接至旧坝发电厂房;旧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不同高程的高位进水口和低位进水口;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新坝,新坝与旧坝间隔设置形成小库区;在山体上设置有新坝发电厂房;在山体内设置连接管道和新坝引水管;在山体上设置新建引水口,且该新建引水口位于小库区内;新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新建引水口,连接管道的进水端连接至旧坝引水管;新坝引水管与连接管道的出水端均连接至新坝发电厂房,根据新坝的死水位高程和旧坝的坝高,确定是否拆除旧坝顶部,以及保留旧坝引水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54702.5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猛 , 常理 , 王猛 , 李延孟 , 马卫忠 , 张庆 , 赵再兴 , 顾洪宾 , 尹华政 , 殷国栋 , 黄国庆 , 周家飞 , 金志军 , 夏豪 , 李聪 , 吴艳飞 , 杨婧宇 , 罗治力 , 陶宇 , 崔磊 , 陆波 , 宋儒霖 , 章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风光一体化叠加影响下的过鱼结构,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过鱼结构包括竖缝式鱼道,具备鱼道底板和两侧的鱼道边墙,鱼道内设置有长隔板和短隔板,并将鱼道分隔成多个鱼道池室,在溢流坝下游河道中靠近发电尾水口附近设置鱼类栖息地修复区,并在该修复区中放置多个集鱼箱;所述竖缝式鱼道的进鱼口靠近该修复区位置处;在所述竖缝式鱼道的进鱼口位置处设置有转运机构,用于将修复区内集鱼后的集鱼箱转运至竖缝式鱼道上,或者将竖缝式鱼道上空的集鱼箱转运至修复区内。在该修复区中放置多个集鱼箱进行集鱼,利用转运机构将集鱼箱转运至鱼道中,以提高进入竖缝式鱼道中的鱼的数量,达到提高过鱼效率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