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44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322455.X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包括机体、多个旋翼、水推螺旋桨、空中尾推螺旋桨和气囊组件,其中:机体,包括机身、差动平尾和两个机翼,差动平尾位于机身的尾部,两机翼对称设置于机身上,且各机翼的上壁垂直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旋翼,一一对应同轴设置于贯穿孔内;水推螺旋桨,安装于机身的尾部下方,并位于差动平尾的后方;空中尾推螺旋桨,安装于机身上,并位于差动平尾和机翼之间;气囊组件,位于机身内,包括相互连接的气囊和充放气机构,充放气机构用于实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该无人机可实现水下、水面和空中作业,操作敏捷、航行快速快、续航能力持久,并可搭载不同的探测设备,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

    一种具有智能监测控制功能的适配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5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7899.4

    申请日:2023-04-06

    Inventor: 刘敏 于鹏飞 徐庶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智能监测控制功能的适配器及其工作方法,通过设置智能监测控制模组连接到双向可控硅,使得双向可控硅接收所述智能监测控制模组的信号,控制火线的接通与断开。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低功耗、可自动断开或远程控制的适配器,在不充电或者充满电之后自动断开适配器与交流电的连接,在断电情形下仍旧可以保证对适配器的安全监测,同时可以避免频繁安排人员插拔,节省人力,同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一种快速目标检测定位方法、装置及无人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395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53677.1

    申请日:2022-08-10

    Inventor: 王忠 于鹏飞 徐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目标检测定位方法、装置及无人机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场景的二维场景图像以及场景深度信息;使用目标检测模型处理场景图像以识别目标及目标的关键特征;求解目标的目标信息以及关键特征的关键特征信息;根据目标信息及关键特征信息,使用目标空间映射模型得到目标的空间三维姿态信息;根据场景深度信息求解目标及关键特征相对于无人机的深度信息;根据空间三维姿态信息及目标及其关键特征相对于无人机的深度信息求解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空间位姿信息。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资源消耗低的优点,能够提高无人机系统的目标识别及定位效率以及无人机的任务续航能力。

    一种适用于多种无人体的集成智能控制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53439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7912.2

    申请日:2022-08-22

    Inventor: 陈飞 于鹏飞 徐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无人体的集成智能控制模组,由机载电脑核心、飞控核心和集成载板组成,机载电脑核心和飞控核心可拆卸式安装于集成载板上,机载电脑核心和飞控核心通过集成载板的内部串口通信连接。本发明较控制模组分立方案而言,解决了分立载板电路冗余的问题,优化了电源滤波、软开、DC‑DC、LDO、电源管理电路,减小了控制模组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减小了电路布局面积;缩减、缩小了原机载电脑载板与飞控载板的接口设计,释放无人体内部设计空间;载板集成简化了机载电脑核心与飞控核心的通信,在同一块PCB上布局,方便接口阻抗匹配设计,提高了机载电脑核心与飞控核心的兼容性与可靠性。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透雾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94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06924.9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透雾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配置传感器组;将传感器组中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数据对齐;对数据对齐后的各传感器数据进行多模态数据表征得到表征数据;基于表征数据利用预训练的自适应深度融合模型定位移动目标,完成目标检测。本发明通过融合各传感器多模态多尺度的有效信息,增强了系统感知能力,实现了各种雾天情况下对未知移动目标的端到端检测,引入事件相机实现了在高速移动和光照突变等挑战性场景下对未知移动目标的准确捕获,利用事件相机数据生成注意力图来实现自适应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模型检测性能。

    一种可提高续航的轻量化无人机智能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53733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6195.1

    申请日:2022-08-22

    Inventor: 刘敏 于鹏飞 徐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续航的轻量化无人机智能模组,应用于无人机,包括主控模块、飞控模块、接口转换模块和多个柔性传感器模组,飞控模块和接口转换模块均采用FPC柔性电路板制作,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AI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AI模块与处理器连接,飞控模块通过FPC排线与处理器连接,接口转换模块上设有IIC接口、ADC接口、UART接口、RS485接口和SPI接口,IIC接口、ADC接口、UART接口和RS485接口均至少一个,分别用于通过FPC排线与柔性传感器模组一一对应连接,SPI接口用于通过FPC排线与飞控模块连接。有助于实现无人机小型轻量化,提升单位能效的续航,并便于兼容不同应用场景。

    一种通信设备自组合干扰点消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33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872330.4

    申请日:2022-07-20

    Inventor: 陈飞 于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自组合干扰点消除方法及装置,首先采用射频线将频谱仪连接到接收机的射频口,对工作频段进行逐段扫描,记录工作频段的自组合干扰点分布,然后选取与自组合干扰点频率适配的探头连接线的后端连接到频谱仪,采用探针点触接收机各观测点,通过比较点触各观测点时频谱仪显示波形与点触接收机射频地时频谱仪显示波形,判断当前观测点是否与所选取的自组合干扰点有关,当判断出当前观测点与所选取的自组合干扰点有关时,在观测点与接收机射频器件交汇的位置,增加滤波电路,消除对应的自组合干扰。本发明低成本低投入的减少和压制控制信号、PCB布局串扰、控制、电源传导辐射所产生的自组合干扰点,提高接收机极限接收能力。

    楔导定平面形状低速友好型乘波构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4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47463.7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楔导定平面形状低速友好型乘波构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在给定来流马赫数和激波角的情况下,通过将给定目标乘波构型的低速友好型平面形状曲线投影至平面激波上,继而求解平面楔导激波流场进行流线追踪,实现对乘波构型平面形状的定制,得到低速性能更好的低速友好型乘波构型的设计。利用该方法生成的乘波构型乘波特性良好,在维持一个较高容积率的同时,升阻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乘波面波后流场均匀度很高,设计得到的实际激波出口位置与理论激波出口位置完全一致,对推进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十分有利,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领域。

    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目标跟踪的两轴云台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3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48437.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目标跟踪的两轴云台和控制方法,两轴云台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相机安装座,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垂直;第一转轴设有贯穿的避让孔,避让孔的贯穿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避让孔贯穿第一转轴后第一转轴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与第二转轴的轴向垂直的内壁,第二转轴安装在避让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个内壁连接,相机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本发明的两轴云台满足大角度调节需求,且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固定翼无人机自主目标跟踪的效果,降低目标跟踪丢失的风险。

    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4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22455.X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包括机体、多个旋翼、水推螺旋桨、空中尾推螺旋桨和气囊组件,其中:机体,包括机身、差动平尾和两个机翼,差动平尾位于机身的尾部,两机翼对称设置于机身上,且各机翼的上壁垂直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旋翼,一一对应同轴设置于贯穿孔内;水推螺旋桨,安装于机身的尾部下方,并位于差动平尾的后方;空中尾推螺旋桨,安装于机身上,并位于差动平尾和机翼之间;气囊组件,位于机身内,包括相互连接的气囊和充放气机构,充放气机构用于实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该无人机可实现水下、水面和空中作业,操作敏捷、航行快速快、续航能力持久,并可搭载不同的探测设备,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