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0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99005.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16L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包括外筒体、连接在外筒体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外筒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其上设置有流体流通通道的空心结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且两者的其中一端均位于外筒体的外侧;所述芯轴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两者中,其中一者的另一端与位于芯轴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相通,另一者的另一端与芯轴上的流体流通通道相通。本旋转接头克服了传统旋转接头存在的运动精度较差、磨损较大、振动较强等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605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99019.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5B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预紧拉伸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拉伸筒,还包括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筒、转动圆环及丝杠筒;所述支撑筒为侧面设置有操作窗的筒状结构;所述拉伸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拉伸筒侧面外凸的第一环形凸缘的柱状结构;所述丝杠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丝杠筒侧面外凸的第二环形凸缘的筒状结构;所述转动圆环为其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的螺帽状结构;所述方法为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本拉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空间大小的要求低,可方便的用于小于M16的螺栓预紧拉伸。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099005.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16L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包括外筒体、连接在外筒体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外筒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其上设置有流体流通通道的空心结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且两者的其中一端均位于外筒体的外侧;所述芯轴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两者中,其中一者的另一端与位于芯轴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相通,另一者的另一端与芯轴上的流体流通通道相通。本旋转接头克服了传统旋转接头存在的运动精度较差、磨损较大、振动较强等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6052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0099019.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5B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预紧拉伸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拉伸筒,还包括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筒、转动圆环及丝杠筒;所述支撑筒为侧面设置有操作窗的筒状结构;所述拉伸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拉伸筒侧面外凸的第一环形凸缘的柱状结构;所述丝杠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丝杠筒侧面外凸的第二环形凸缘的筒状结构;所述转动圆环为其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的螺帽状结构;所述方法为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本拉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空间大小的要求低,可方便的用于小于M16的螺栓预紧拉伸。
-
公开(公告)号:CN109556809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032144.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压原理的无损检漏方法及装置,包括:充气步骤:选取与待检密封容器相同的基准物,测量基准物漏率;密封步骤:将待检密封容器及基准物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检测罐体内并密封;抽气步骤:将检测罐体内部与待检密封容器之间的腔体、检测罐体内部与基准物之间的腔体均抽至检漏所需压力形成真空室;累积步骤:关闭抽气阀门,平衡预设时间段后打开隔离阀门,开始累积,通过差压传感器测量累积前后两个检测罐体内部的压力差,计算出待检密封容器的整体漏率,本方法及装置无需对待检密封容器内部充气或抽气,检漏过程不破坏密封容器内部原有气氛,能够实现该类产品的无损检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3285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71287.3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Q5/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用于快刀伺服的圆形柔性铰链。该圆形柔性铰链包含从左到右依次固定的外径相同的柔性铰链Ⅰ、柔性铰链Ⅱ、柔性铰链Ⅲ;柔性铰链Ⅰ为“T”轴对称回转体结构,左侧为大端圆盘,右侧为轴杆;柔性铰链Ⅱ和柔性铰链Ⅲ结构相同,为圆环结构,中心开有中心定位孔;柔性铰链Ⅱ、柔性铰链Ⅲ依次穿入柔性铰链Ⅰ的轴杆,轴杆右侧螺纹段与大螺母联接;三者沿周向外沿均匀分布有对应的装配定位孔和螺钉孔,用于定位和固定。该圆形柔性铰链采用轴对称结构实现了轴向弱刚性、径向各向刚性相同的特性,提高了快刀伺服刀具的性能,扩大了快刀伺服刀具的适用范围,使得快刀伺服刀具具有了加工更多种类的表面微特征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56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32144.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压原理的无损检漏方法及装置,包括:充气步骤:选取与待检密封容器相同的基准物,测量基准物漏率;密封步骤:将待检密封容器及基准物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检测罐体内并密封;抽气步骤:将检测罐体内部与待检密封容器之间的腔体、测罐体内部与基准物之间的腔体均抽至检漏所需压力形成真空室;累积步骤:关闭抽气阀门,平衡预设时间段后打开隔离阀门,开始累积,通过差压传感器测量累积前后两个检测罐体内部的压力差,计算出待检密封容器的整体漏率,本方法及装置无需对待检密封容器内部充气或抽气,检漏过程不破坏密封容器内部原有气氛,能够实现该类产品的无损检漏。
-
公开(公告)号:CN20944010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20184868.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5B2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预紧拉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拉伸筒,还包括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筒、转动圆环及丝杠筒;所述支撑筒为侧面设置有操作窗的筒状结构;所述拉伸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拉伸筒侧面外凸的第一环形凸缘的柱状结构;所述丝杠筒为其中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相对于丝杠筒侧面外凸的第二环形凸缘的筒状结构;所述转动圆环为其上设置有内螺纹通孔的螺帽状结构;本拉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空间大小的要求低,可方便的用于小于M16的螺栓预紧拉伸。(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43579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71203.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Q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用于快刀伺服的圆形柔性铰链。该圆形柔性铰链包含从左到右依次固定的外径相同的柔性铰链Ⅰ、柔性铰链Ⅱ、柔性铰链Ⅲ;柔性铰链Ⅰ为“T”轴对称回转体结构,左侧为大端圆盘,右侧为轴杆;柔性铰链Ⅱ和柔性铰链Ⅲ结构相同,为圆环结构,中心开有中心定位孔;柔性铰链Ⅱ、柔性铰链Ⅲ依次穿入柔性铰链Ⅰ的轴杆,轴杆右侧螺纹段与大螺母联接;三者沿周向外沿均匀分布有对应的装配定位孔和螺钉孔,用于定位和固定。该圆形柔性铰链采用轴对称结构实现了轴向弱刚性、径向各向刚性相同的特性,提高了快刀伺服刀具的性能,扩大了快刀伺服刀具的适用范围,使得快刀伺服刀具具有了加工更多种类的表面微特征的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6991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174574.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16L2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包括外筒体、连接在外筒体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外筒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其上设置有流体流通通道的空心结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且两者的其中一端均位于外筒体的外侧;所述芯轴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两者中,其中一者的另一端与位于芯轴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相通,另一者的另一端与芯轴上的流体流通通道相通。本旋转接头克服了传统旋转接头存在的运动精度较差、磨损较大、振动较强等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