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78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810375438.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声纹识别,结合其专业,选择用户的常用词汇及基本词汇,并根据用户的使用词频数的多少,对其词汇的选项进行排序,提高用户的语音转换的快速性及正确性;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设备及存储设备,用于实现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多个用户使用,解决专业地学词汇语音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降低野外地学数据的采集难度,提高其采集效率与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4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75197.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10L15/06 , G10L15/26 , G10L17/00 , G10L17/14 , G10L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的声纹降噪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野外地质工作环境下的环境音样品,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大量反复训练,获得训练好的深度语音学习模型。获取特定人说话音频,通过深度语音学习模型进行识别,将音频中的环境音过滤,判断过滤后的语音是否合格,得到经过初步筛查的语音,将初步筛查之后的语音与特定人声纹识别模型进行对比提取,进行降噪,判断降噪后的语音是否纯净,对声纹降噪后的语音进行增强,判断语音是否清晰,之后录入到语音输入系统。本发明能够解决野外地学数据采集时各种嘈杂噪声和环境音干扰情况下导致语音不纯,难以被语音文字识别软件准确识别出文字信息的问题,实现用语音文字识别方式的数据采集,提高野外地学数据采集的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46376.0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工作区域或勘探钻孔中铀矿的蚀变信息,得到每个蚀变范围所对应的蚀变名称、蚀变强度和蚀变类型,其中,在对每种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时,采用不同图形对不同的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在对蚀变强度进行可视化表达时,在同一个深度范围内,分为单种蚀变和多种蚀变方法进行可视化表达;最后根据蚀变地层厚度,绘制一行或多行蚀变符号图形对蚀变范围进行填充。本发明实现了对铀矿的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把蚀变信息图形化,能够更清晰有效地表达了铀矿的蚀变信息,从而使后期对蚀变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更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2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25813.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床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从原始地质资料中确定矿区的范围,建立概略三维地质体;S2、建立矿床三维地质建模主题数据集市;S3、建立系列剖面的层面模型,根据地质知识进行拓扑推理,并基于TIN-CPG混合数据结构模型建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S4、在剖面间和钻孔间进行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精细刻画,检查并编辑生成的完整地质体界面;S5、用地质体界面切割概略三维地质体,生成具有复杂地层格架的矿床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本方法采用基于TIN-CPG的混合数据结构模型,精细表达复杂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融入实际地质知识,构建反映真实地质情况的矿床精细三维地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3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75441.8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地学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含步骤:移动通讯设备接收语音;移动通讯设备通过语音文字识别技术将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字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或将文字信息发出;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并将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反馈传递到可穿戴的通讯设备;可穿戴的通讯设备确认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存储文字信息;本发明通过用户的语音来操控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能够克服在野外单手不方便操作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的问题,从而提高地学数据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46376.0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工作区域或勘探钻孔中铀矿的蚀变信息,得到每个蚀变范围所对应的蚀变名称、蚀变强度和蚀变类型,其中,在对每种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时,采用不同图形对不同的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在对蚀变强度进行可视化表达时,在同一个深度范围内,分为单种蚀变和多种蚀变方法进行可视化表达;最后根据蚀变地层厚度,绘制一行或多行蚀变符号图形对蚀变范围进行填充。本发明实现了对铀矿的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把蚀变信息图形化,能够更清晰有效地表达了铀矿的蚀变信息,从而使后期对蚀变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更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8778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75438.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10L17/02 , G10L17/04 , G10L21/0208 , G10L25/54 , G06N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声纹识别,结合其专业,选择用户的常用词汇及基本词汇,并根据用户的使用词频数的多少,对其词汇的选项进行排序,提高用户的语音转换的快速性及正确性;一种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设备及存储设备,用于实现基于声纹选择词汇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多个用户使用,解决专业地学词汇语音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降低野外地学数据的采集难度,提高其采集效率与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748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75432.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7/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协同的地质分类词库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地质基础词库,对基础的地质专业词汇建立地质基础词库;地质文本库预处理,用于对预设地质文本库中的文本进行预处理,将不同地质信息有关的段落和语句拆分为不同类型的地质词汇,从而建立地质分类词库;动态词库更新,用于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实现对地质分类词库实时添加新的地质词汇;用户交互,用于实现地质分类词库的在线内容添加与修改,以及根据使用词频进行词汇排序;数据协同,对所述地质分类词库分别建立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用于实现在线数据同步和数据上传。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高野外地质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3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375441.8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地学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含步骤:移动通讯设备接收语音;移动通讯设备通过语音文字识别技术将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文字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或将文字信息发出;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并将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反馈传递到可穿戴的通讯设备;可穿戴的通讯设备确认控制指令或文字信息,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存储文字信息;本发明通过用户的语音来操控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能够克服在野外单手不方便操作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的问题,从而提高地学数据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6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33442.5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40/29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野外数据智能化采集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野外数据采集危险性大、采集仪器多和数据整理繁琐的问题,提出建立地理围栏并实时方位进行比对,若实时方位不在地理围栏的规定范围内,则通过网络发送预警信息到移动终端的技术方案来保障人员安全,通过移动终端处理器来对照个人地学专业词库将语音数据转换成文字数据;根据基于关联分析的语义补充方法判断出文本中缺失信息并进行补充,将补充后形成的项目数据存入本地数据库和记录表中,对移动终端采集的项目数据进行合并,再通过网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且保存备份技术方案;来解决野外数据录入方式繁琐和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