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46376.0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工作区域或勘探钻孔中铀矿的蚀变信息,得到每个蚀变范围所对应的蚀变名称、蚀变强度和蚀变类型,其中,在对每种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时,采用不同图形对不同的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在对蚀变强度进行可视化表达时,在同一个深度范围内,分为单种蚀变和多种蚀变方法进行可视化表达;最后根据蚀变地层厚度,绘制一行或多行蚀变符号图形对蚀变范围进行填充。本发明实现了对铀矿的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把蚀变信息图形化,能够更清晰有效地表达了铀矿的蚀变信息,从而使后期对蚀变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更便捷。

    一种抽水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3117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306815.7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水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mdf格式文件的抽水试验数据转换与加工技术、水文综合柱状图的非目标层地段裁剪技术、用于绘制抽水试验Q、S-t曲线及恢复水位曲线所需的多时段变比例尺与数据定位联动技术、在单双坐标系内动态且精确显示并绘制特征水文点坐标值的图元属性识别和鼠标动态定位技术、数据动态管理技术等。本发明从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加工与处理——>数据处理 数据应用(制图)的角度出发,研制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管理与计算机制图于一体的综合软件模块。本发明总体上解决了抽水试验的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自动制图一体化综合应用的问题。

    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46376.0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铀矿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从数据库中获取指定工作区域或勘探钻孔中铀矿的蚀变信息,得到每个蚀变范围所对应的蚀变名称、蚀变强度和蚀变类型,其中,在对每种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时,采用不同图形对不同的蚀变类型进行可视化表达;在对蚀变强度进行可视化表达时,在同一个深度范围内,分为单种蚀变和多种蚀变方法进行可视化表达;最后根据蚀变地层厚度,绘制一行或多行蚀变符号图形对蚀变范围进行填充。本发明实现了对铀矿的蚀变类型及强度的可视化表达,把蚀变信息图形化,能够更清晰有效地表达了铀矿的蚀变信息,从而使后期对蚀变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更便捷。

    带属性三维矿体的块体模型切割生成二维剖面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3590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827995.3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属性三维矿体的块体模型切割生成二维剖面图的方法,首先根据矿体的方位角和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最小的坐标值建立包围盒模型;然后基于包围盒模型,以矿体模型为约束条件,在使用块系数方法的前提下使用单元块体和次分级单元块体对矿体进行填充;对块体模型进行克里格插值,计算储量;选择切割方向,对插完值的块体进行切割;最后自动在二维程序中进行剖面图的绘制并输出。本发明利用单元块体和次分级单元块体混合填充包围盒技术、克里格插值技术、块体切割技术、快速形成二维储量剖面图技术等多项新方法和新技术,来快速并高效实现块体切割并生成二维储量剖面图,及二三维数据联动交换。

    基于野外编录数据和自动制图综合的钻孔柱状图编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2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375828.X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野外编录数据和自动制图综合的钻孔柱状图编绘技术,包含依据地质编录和绘制柱状图的规则对野外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与存储、结合专家经验与测井解释结果数据对柱状图进行知识介入与制图综合、对综合结果进行自动分类归档入库以及成果图件的自定义打印输出等技术模块。通过本技术系统绘制钻孔综合柱状图,能够实现柱状图的一体化生成,体现原始编录数据支持图件框架生成、专家知识主导最终成果的工作原则,避免编图过程对原始采集的数据人为篡改和不能进行行业知识介入的矛盾,简化了地质编录数据与测井数据对比和地(岩)层界线调整的工作流程,既能使钻孔柱状图的编绘效率大大提高,还能使柱状图的绘制更加规范。

    一种抽水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311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06815.7

    申请日:2015-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6 G06F17/243 G06T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水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mdf格式文件的抽水试验数据转换与加工技术、水文综合柱状图的非目标层地段裁剪技术、用于绘制抽水试验Q、S-t曲线及恢复水位曲线所需的多时段变比例尺与数据定位联动技术、在单双坐标系内动态且精确显示并绘制特征水文点坐标值的图元属性识别和鼠标动态定位技术、、数据动态管理技术等。本发明从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加工与处理——>数据处理 数据应用(制图)的角度出发,研制一套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管理与计算机制图于一体的综合软件模块。本发明总体上解决了抽水试验的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自动制图一体化综合应用的问题。

    带属性三维矿体的块体模型切割生成二维剖面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359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27995.3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属性三维矿体的块体模型切割生成二维剖面图的方法,首先根据矿体的方位角和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最小的坐标值建立包围盒模型;然后基于包围盒模型,以矿体模型为约束条件,在使用块系数方法的前提下使用单元块体和次分级单元块体对矿体进行填充;对块体模型进行克里格插值,计算储量;选择切割方向,对插完值的块体进行切割;最后自动在二维程序中进行剖面图的绘制并输出。本发明利用单元块体和次分级单元块体混合填充包围盒技术、克里格插值技术、块体切割技术、快速形成二维储量剖面图技术等多项新方法和新技术,来快速并高效实现块体切割并生成二维储量剖面图,及二三维数据联动交换。

    基于野外编录数据和自动制图综合的钻孔柱状图编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2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75828.X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野外编录数据和自动制图综合的钻孔柱状图编绘技术,包含依据地质编录和绘制柱状图的规则对野外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与存储、结合专家经验与测井解释结果数据对柱状图进行知识介入与制图综合、对综合结果进行自动分类归档入库以及成果图件的自定义打印输出等技术模块。通过本技术系统绘制钻孔综合柱状图,能够实现柱状图的一体化生成,体现原始编录数据支持图件框架生成、专家知识主导最终成果的工作原则,避免编图过程对原始采集的数据人为篡改和不能进行行业知识介入的矛盾,简化了地质编录数据与测井数据对比和地(岩)层界线调整的工作流程,既能使钻孔柱状图的编绘效率大大提高,还能使柱状图的绘制更加规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