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777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110582.3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开挖钻机的远程监控装置及方法,包括远程监控平台和若干车载终端,远程监控平台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每一车载终端均包括控制器、RS485通信模块、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GPS模块和网络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发动机ECM;数据采集终端实时采集车载终端的各种数据信息,经数据采集卡采集之后由RS485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中存储,同时控制器接收并存储GPS模块发送过来的车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形成监控数据,随后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将若干车载终端内存储的监控数据远程传输至服务器内,且控制器可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接收计算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控制发动机ECM实现发动机的启动与停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1475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88929.9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的工程机械虚拟实训平台,包括机构运动平台、液压泵站、控制器和上位机,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液压回路和液压缸,所述机构运动平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为运动平台,所述下平台为固定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回路驱动液压缸,所述上位机和控制器交互,所述控制器和液压泵站连接,所述上位机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出力大小及伸缩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进而操纵上平台实现前后、左右、上下、俯仰、侧翻、扭转六个方向的单一运动或复合运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模拟工程机械虚拟驾驶(转向、颠簸)情况下的体感状态,响应快,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7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30224.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P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阵CCD的布匹运动速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部设有第一电机、相对的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的两端均支撑于支架上且可转动,第一电机转轴连接第一卷布轴的一端,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连接平面的上方支架上还固定着线阵CCD,且线阵CCD的拍摄方向对着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连接平面,支架下部固定着控制箱和显示器,控制箱内设有电脑主机,电脑主机连接线阵CCD和显示器,第一电机驱动布匹转动时,电脑主机获取线阵CCD采集的布匹图像单元并进行处理得到布匹运动速度,然后传输至显示器显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布匹的动态测量,辅助布匹缺陷的检测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1330224.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P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阵CCD的布匹运动速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部设有第一电机、相对的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的两端均支撑于支架上且可转动,第一电机转轴连接第一卷布轴的一端,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连接平面的上方支架上还固定着线阵CCD,且线阵CCD的拍摄方向对着第一卷布轴和第二卷布轴连接平面,支架下部固定着控制箱和显示器,控制箱内设有电脑主机,电脑主机连接线阵CCD和显示器,第一电机驱动布匹转动时,电脑主机获取线阵CCD采集的布匹图像单元并进行处理得到布匹运动速度,然后传输至显示器显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布匹的动态测量,辅助布匹缺陷的检测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4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10590.8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液体阴极辉光放电重金属检测仪及检测方法,采用液体阴极辉光放电的原理实现重金属分析,所述检测仪包括进样装置、与所述进样装置连接的激发源、与激发源的金属电极和液体阴极均连接的高压装置、接收和处理激发源输出光信号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装置和放置所述上述所有部件的箱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检测仪可同时对铬、镉、铅、汞和类金属砷多种元素进行检测,通过高性能STM32芯片实现对所有功能的控制和数据处理,不需借助PC机,通过触摸显示屏提高了整台重检仪的人机交互能力,实现重金属野外污染现场的实时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50794.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浸取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箱体和位于箱体内部的粗粉碎装置、加热装置、细粉碎装置、浸取池、进液蠕动泵、取液蠕动泵,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粗粉碎装置、加热装置、细粉碎装置、浸取池、进液蠕动泵、取液蠕动泵的运行,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将待浸取的土壤移入粗粉碎装置中,所述粗粉碎装置对土壤进行粗粉碎、干燥和过筛,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干燥粗粉碎后的土壤,所述细粉碎装置对粗粉碎后的土壤进行细粉碎和过筛,所述浸取池浸泡土壤,所述进液蠕动泵向浸取池内添加浸取液,所述取液蠕动泵提取含有土壤重金属的浸取液。本发明提供的土壤重金属浸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7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10582.3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开挖钻机的远程监控装置及方法,包括远程监控平台和若干车载终端,远程监控平台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每一车载终端均包括控制器、RS485通信模块、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GPS模块和网络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发动机ECM;数据采集终端实时采集车载终端的各种数据信息,经数据采集卡采集之后由RS485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中存储,同时控制器接收并存储GPS模块发送过来的车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形成监控数据,随后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将若干车载终端内存储的监控数据远程传输至服务器内,且控制器可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接收计算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控制发动机ECM实现发动机的启动与停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88581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97017.6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Beamer演示文稿转换方法及系统,包括:源文件数据提取,根据用户提供的原始演示文稿,获取所有的幻灯片,再得到每个幻灯片上的文本段落的数据信息;源文件数据分析,本发明使用新颖的迁移学习技术实现源文件数据分析,根据变量中所记录的信息,以及数据存储的方式,对文本数据和属性进行分析,将不同的属性内容加以区分;并对其它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目标文件生成,定义一个待转换格式的空白演示文稿,根据区分的位置信息,将分析并转换完成的原始演示文稿信息依次写入Beamer演示文稿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1150794.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浸取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箱体和位于箱体内部的粗粉碎装置、加热装置、细粉碎装置、浸取池、进液蠕动泵、取液蠕动泵,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粗粉碎装置、加热装置、细粉碎装置、浸取池、进液蠕动泵、取液蠕动泵的运行,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将待浸取的土壤移入粗粉碎装置中,所述粗粉碎装置对土壤进行粗粉碎、干燥和过筛,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加热干燥粗粉碎后的土壤,所述细粉碎装置对粗粉碎后的土壤进行细粉碎和过筛,所述浸取池浸泡土壤,所述进液蠕动泵向浸取池内添加浸取液,所述取液蠕动泵提取含有土壤重金属的浸取液。本发明提供的土壤重金属浸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8858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097017.6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40/166 , G06K9/32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Beamer演示文稿转换方法及系统,包括:源文件数据提取,根据用户提供的原始演示文稿,获取所有的幻灯片,再得到每个幻灯片上的文本段落的数据信息;源文件数据分析,本发明使用新颖的迁移学习技术实现源文件数据分析,根据变量中所记录的信息,以及数据存储的方式,对文本数据和属性进行分析,将不同的属性内容加以区分;并对其它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目标文件生成,定义一个待转换格式的空白演示文稿,根据区分的位置信息,将分析并转换完成的原始演示文稿信息依次写入Beamer演示文稿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