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15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445272.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包括活塞杆、法兰、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密封设置于外套筒内,且该内套筒内设置有阻尼液,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可与内套筒滑接的活塞,内套筒上设置有阻尼孔,阻尼孔上设置有阻尼孔封堵器,法兰上设置有与活塞杆滑接的导向孔,该法兰的一侧与内套筒、外套筒的一端固接,另一侧安装有切削刀具,切削刀具延伸到活塞杆上的导向槽内。本发明的防爬器由于切削过后的切削部推动活塞挤压阻尼液吸能,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吸能量和抗偏载性,使得防爬器的撞击力稳定性及吸能效率高,吸能量可调节性好,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阻尼孔封堵器,可满足不同速度等级下的轨道车辆碰撞工况,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耐撞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104508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746183.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纹式复合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装置包括防爬齿板、吸能组件及后挡板,防爬齿板的背面连接导向杆,吸能组件包括波纹式塑变吸能组件和增强式吸能组件,波纹式塑变吸能组件为具有一中心通孔的柱体,其由若干相间设置的导向塑变管和波纹板围设而成,增强式吸能组件套设于中心通孔内,导向杆的自由端穿过导向塑变管后插设于后挡板上开设的导向通孔中固接,使吸能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防爬齿板和后挡板接触。具有上述装置的轨道车辆能按照预设的波纹路径稳定有序可控地发生,相对传统的吸能结构本发明具有更稳定的载荷——位移曲线,其没有过高的初始峰值力,能有效地避免在冲击吸能过程中产生瞬间较大的载荷,进一步降低对乘员和车体的损害。
-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9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344870.9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模拟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钩橡胶缓冲器的有限元仿真方法,以真实模拟车钩橡胶缓冲器冲击过程中真实的特性。本发明方法包括:将两个缓冲器内侧的钢板的自由度完全约束,然后由另外两侧向内侧准静态施压,停止时间设置为两个缓冲器都达到安装高度时的时刻,在LS‑DYNA软件中求解缓冲器的预压缩过程生成dynain文件;然后根据dynain文件得到LS‑DYNA软件计算碰撞用的默认求解文件,以及将橡胶材料被压缩前的节点坐标信息更新到该默认求解文件并结合橡胶材料压缩后的节点坐标信息得到考虑橡胶材料预应力的最终求解文件;最后根据最终求解文件在LS‑DYNA软件进行车钩橡胶缓冲器的碰撞冲击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0988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410965.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圆管径向挤压变形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导向柱,安装在安装底板上,其上具有肋板;多根立柱,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立柱设在导向柱外围,其上设导向孔;受力板;多个压头结构,安装在受力板上;固定框架,围设在多个压头结构外侧,压头结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多根导杆,安装在受力板上,导杆穿设在导向孔内。该安装结构能确保压头结构与薄壁圆管具有确定的作用位置,确保多个压头结构沿薄壁圆管轴向方向同时挤压薄壁圆管,避免产生斜向加载和吸能装置侧翻;无需在安装端预留供薄壁圆管和导向柱伸出的空间,安装简单,适用范围广。
-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496749.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轨道车辆承载式吸能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人工对承载式吸能结构压溃区域吸能梁排布布置的不断试错和重复分析所导致的低效率和低性能问题。包括:将承载式吸能结构划分为前支撑区域、压溃区域、后支撑区域三部分;将压溃区域作为设计域,将设计域由实体单元、前支撑区域和后支撑区域由壳单元建模,将模型导入到集成了混合元胞自动机方法的Ls‑Tasc软件中,采用HCA拓扑优化方法对压溃区域进行拓扑优化;分析拓扑优化结果,根据力传递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路径确定压溃区域中的纵梁数量和各纵梁的材料分布,最后可以采取将纵梁的方管划分为多胞结构,和/或填充材料形成夹芯结构等方法提升其吸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96749.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轨道车辆承载式吸能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人工对承载式吸能结构压溃区域吸能梁排布布置的不断试错和重复分析所导致的低效率和低性能问题。包括:将承载式吸能结构划分为前支撑区域、压溃区域、后支撑区域三部分;将压溃区域作为设计域,将设计域由实体单元、前支撑区域和后支撑区域由壳单元建模,将模型导入到集成了混合元胞自动机方法的Ls‑Tasc软件中,采用HCA拓扑优化方法对压溃区域进行拓扑优化;分析拓扑优化结果,根据力传递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路径确定压溃区域中的纵梁数量和各纵梁的材料分布,最后可以采取将纵梁的方管划分为多胞结构,和/或填充材料形成夹芯结构等方法提升其吸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5272.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包括活塞杆、法兰、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密封设置于外套筒内,且该内套筒内设置有阻尼液,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可与内套筒滑接的活塞,内套筒上设置有阻尼孔,阻尼孔上设置有阻尼孔封堵器,法兰上设置有与活塞杆滑接的导向孔,该法兰的一侧与内套筒、外套筒的一端固接,另一侧安装有切削刀具,切削刀具延伸到活塞杆上的导向槽内。本发明的防爬器由于切削过后的切削部推动活塞挤压阻尼液吸能,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吸能量和抗偏载性,使得防爬器的撞击力稳定性及吸能效率高,吸能量可调节性好,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阻尼孔封堵器,可满足不同速度等级下的轨道车辆碰撞工况,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耐撞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