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6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6803.4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9/44 , G01N29/1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熔铸用耐火材料开裂诊断方法,包括获取已有的耐火材料的声发射信号数据并处理得到数据集;构建耐火材料开裂诊断初步模型并训练得到耐火材料开裂诊断模型;采用耐火材料开裂诊断模型实时进行耐火材料的开裂诊断。本发明解决了声发射传感器采集到的衰减后信号所导致的诊断模型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能够识别多类型损伤,避免了诊断模型产生局部最优解的缺陷;因此本发明的可靠性高、准确率好且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59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33866.4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丸成形的自冲孔无铆连接装置及方法,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外侧包裹有一模具,所述模具内设有一可移动环形切削刀具,所述环形切削刀具内可移动设有一上推杆与一下推杆,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中间设有一可移动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尾端固定有一活塞,所述活塞左端设有一液压油腔;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位于所述切割装置右侧,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压边圈、上层板材和下层板材;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加工装置右侧。本发明成形过程中,板材的切割、成形一步完成,不需要多套模具和多次安装;采用喷丸成形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接头在承载时抵抗拉应力产生裂纹并断裂的能力,提高了接头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640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0959435.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27/20 , C04B35/586 , C04B35/66
Abstract: 一种合金钢的超声波模铸方法,将超声波发生器的耐高温陶瓷工具头插入高温钢熔体的熔池中心部位,通过超声波对铸造模具中精炼好的钢熔体进行处理,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中的耐高温陶瓷工具头在高温钢熔体中的插入深度为20mm~50mm,超声波发生器的耐高温陶瓷工具头的长度为180mm~190mm,形状为截顶圆锥体,底部直径为50mm,顶部直径为40mm~20mm;超声波发生器的耐高温陶瓷工具头的成分含量为:纳米氮化硅55%‑65%,纳米氮化硼15%‑20%,纳米氮化钛8%‑13%,聚乙烯醇树脂7%‑12%。本发明制备出来的合金钢铸锭组织均匀,等轴晶比例高,气孔和疏松缺陷少,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3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58266.0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1D1/18 , C21D1/04 , C21D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44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化35CrMo合金钢晶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5CrMo合金钢铸锭采用中频感应炉重熔得到所需尺寸35CrMo合金钢试样;将试样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加热保温,加热保温后,对试样进行镦粗试验,镦粗试验后,立即在水中进行淬火,得到具有高温变形组织的试样;将具有高温变形组织的试样,进行预先油淬,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循环超声淬火-回火处理,实现晶粒组织的细化和均匀化,得到晶粒细化35CrMo合金钢。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构件,显微疏松缺陷得到明显减少,晶粒尺寸可细化到10μm以下,组织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合金构件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48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04213.2
申请日:2014-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对高温金属熔体进行超声波连续处理的超声波导入装置,主要由换能器(1)、T形组合式变幅杆(2)和直立式陶瓷工具头(3)组成,T形组合式变幅杆由第一级水平方向变幅杆和第二级竖直方向变幅杆组成,第一级变幅杆为传播纵向机械振动的直棒,第二级变幅杆为传播横向机械振动的双头直棒,第一级变幅杆与第二级变幅杆之间,直立式陶瓷工具头、换能器与T形组合式变幅杆之间均采用丝杆相连接。该装置克服了高温金属熔体对换能器与变幅杆的直接热辐射,合理规避高温金属熔体对换能器的热冲击,并能显著降低金属熔体对工具头的熔蚀,从而实现超声波在高温金属熔体中的长期高效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327302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7130.4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15 , B22D1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007 , B22D11/0622 , B22D11/14 , B22D27/00 , B22D4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深冲用铝合金板带制备方法——多能场非对称下沉式铸轧法。该方法是将精炼好的铝合金熔体通过下沉式安装的非对称铸嘴引入到具有电磁/超声复合能场的铸轧机辊缝中,在电磁/超声复合能场的搅拌与振动冲击作用、铝熔体在铸轧区的爬坡回流搅拌作用、轧辊强制冷却与轧制变形作用下,强化铸轧区的传热、传质和能量转换,实现晶核增殖,改变凝固行为,连续铸轧出铝合金板带。本发明制备出的铝合金板带板面光洁,边部整齐,晶粒细小、均匀,各向异性低,深冲性能优良,且整个生产流程短、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适合批量制备深冲用铝合金板带。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15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126846.6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7 , B22D11/115 , B22D11/117 , B22D11/111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带的电磁场铸轧方法,在配制好的物料顶部均匀洒上一层覆盖剂,并在氩气保护下加热熔化;待物料熔化后,在熔体的表面加入一定量精炼剂,进行搅拌除渣和除气完成精炼过程;将精炼好并静置过的镁合金熔体通过加热后的流道与前箱,引入电磁场铸轧机组的辊缝中,通过电磁场的搅拌、振动冲击和与轧辊的冷却、轧制变形作用,强化铸轧区的传热、传质和能量转换,实现晶核增殖,改变凝固行为。本发明成功地将电磁场应用于镁合金的铸轧过程中,制备出的镁合金板带板面光洁,边部整齐,组织性能良好,且整个生产流程短、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适合批量制备镁合金板带。
-
公开(公告)号:CN101857274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200269.6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WS2或MoS2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超声球磨:将球磨介质、微米级WS2或MoS2颗粒、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10~15)∶1∶(3~6)混合,在超声波作用下球磨;2、冷冻干燥:将超声球磨所得粉浆真空冷冻干燥,即制备出纳米级WS2或MoS2颗粒。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级WS2或MoS2颗粒具有片层状结构,长、宽尺寸为80nm~500nm,厚度尺寸为20nm~60nm,平均粒度为70nm~120nm。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制备纳米级WS2或MoS2颗粒;适应于具有层状结构的非金属粉末的超细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15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26846.6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7 , B22D11/115 , B22D11/117 , B22D11/111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带的电磁场铸轧方法,在配制好的物料顶部均匀洒上一层覆盖剂,并在氩气保护下加热熔化;待物料熔化后,在熔体的表面加入一定量精炼剂,进行搅拌除渣和除气完成精炼过程;将精炼好并静置过的镁合金熔体通过加热后的流道与前箱,引入电磁场铸轧机组的辊缝中,通过电磁场的搅拌、振动冲击和与轧辊的冷却、轧制变形作用,强化铸轧区的传热、传质和能量转换,实现晶核增殖,改变凝固行为。本发明成功地将电磁场应用于镁合金的铸轧过程中,制备出的镁合金板带板面光洁,边部整齐,组织性能良好,且整个生产流程短、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适合批量制备镁合金板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97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533866.4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丸成形的自冲孔无铆连接装置及方法,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外侧包裹有一模具,所述模具内设有一可移动环形切削刀具,所述环形切削刀具内可移动设有一上推杆与一下推杆,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中间设有一可移动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尾端固定有一活塞,所述活塞左端设有一液压油腔;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位于所述切割装置右侧,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压边圈、上层板材和下层板材;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加工装置右侧。本发明成形过程中,板材的切割、成形一步完成,不需要多套模具和多次安装;采用喷丸成形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接头在承载时抵抗拉应力产生裂纹并断裂的能力,提高了接头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