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3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08770.0

    申请日:2023-09-19

    Inventor: 张忠 候龙 王正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制备方法。经熔炼和单辊甩带法制备出软磁合金带材,通过磁场协助对软磁合金带材实施应力消除退火后进行晶化退火处理。与传统的通过大量纳米晶析出来调控合金磁性能的方法不同,该方法仅诱导极少量的纳米晶析出,确保带材韧性的同时,可获得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以Fe元素为主,含有低于原子分数为8%的Co元素及低于原子分数为1%的Cu元素,其余微量元素为氧、硫、磷、碳、硅、硼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利用以上方法制备可获得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矫顽力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

    一种改善钛阴极辊焊接组织均匀性的局部电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662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91427.5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基阴极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钛阴极辊焊接组织均匀性的局部电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过程:从钛材搅拌摩擦焊接后的焊缝两侧对焊缝施加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的大小为65~70A/mm2,通电时间为3~5s,完成局部电热处理;施加直流电流过程中,焊缝处于保护气氛中。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电流时间对焊缝进行电热处理,使焊缝处的组织发生再结晶及晶粒长大,而后与母材组织接近一致,达到均匀化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阴极辊焊缝与母材晶粒尺寸差异对于生箔时强度存在差异以及表面形貌存在缺陷的影响。

    一种超声热处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0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45330.0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热处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超声发声模块、热处理模块、声信号接收模块和分析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超声热处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捕获并分析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通过对声信号的精确分析,判断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状态的变化,进而实现对热处理工艺的实时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声施加参数、热处理参数与铝合金性能之间的定量耦合关系,为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些参数,实现对超声热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显著提升铝合金的性能和可靠性。

    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硅钢薄带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3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79988.X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磁感应强度无取向硅钢薄带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工钢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连铸;(2)按如上成分进行冶炼、RH真空处理,(3)热轧卷在纯氮保护气氛下常化酸洗处理;(4)采用二次冷轧法轧制成0.10~0.30mm厚度冷轧卷;(5)在H2气氛(H2:N2比例>1.2:1)下950℃~1050℃再结晶退火,(6)退火卷在罩式炉,增加全磁场退火,磁场强度为1.5T,退火温度760℃,1.5h保温后冷却,即获得中频铁损P1.0/400为6~12W/kg、磁感B5000为1.69~1.73T、屈服强度Rp0.2为450~520Mpa性能优异的无取向硅钢薄带。本发明开发出的钢种,可同时满足对中频铁损、磁感及强度均有极高要求的综合性能极为优异的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薄带。

    一种电磁退火炉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856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61989.4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退火炉,属于退火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磁调控装置与外壳体,所述底磁调控装置位于外壳体内部,且贯穿外壳体顶壳底部,所述底磁调控装置包括位移台,所述位移台位于外壳体顶部内侧,所述位移台底部设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位于外壳体内部,所述液冷组件内部设有磁热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磁热组件对异形的内炉体表面进行升温,使得内炉体内部的异形工件受热均匀,从而使带钢工件整体进行同步退火,提高了工件的退火质量,同时利用液冷组件对磁热组件进行降温,能够降低高温对线圈磁场产生的影响,以解决现有的电磁退火炉在加工异形带钢工件时会影响加工质量,同时会因热传导而导致退火效率降低的问题。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5630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819962.3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管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热处理工艺,S1、将不锈钢管预热至相变温度范围内的850℃~1050℃;S2、实施相变诱导塑性热处理,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在20℃/s~50℃/s,诱导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同时维持一定比例的残余奥氏体;S3、使用频率20kHz~1MHz的超声波辅助加热,超声波功率密度为0.1W/cm2~1W/cm2;S4、采用高频感应加热,频率范围在20kHz~500kHz,通过感应线圈对管材进行均匀加热,加热速率控制在100℃/min~500℃/min,加热温度区间为900℃~1100℃;S5、热处理过程在可控环境下进行,气体流量调整在5L/min~50L/min;S6、基于物联网配置红外测温传感器,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块实时监控并动态调整加热和保温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