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2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4764.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J123/22 , C09J161/06 , G01P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粘合剂由酚醛树脂类粘合剂和聚异丁烯类粘合剂组成,所述酚醛树脂类粘合剂和聚异丁烯类粘合剂的体积比为1:1~1: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由压电薄膜条带,阻隔带,紧固带,保护膜和屏蔽网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混合粘合剂或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测量管道流速的方法,以及混合粘合剂或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在管道流速测量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2583.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RT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ERT传感器电极包括不锈钢基底和铜增强体,所述不锈钢基底的一侧均匀分布有覆盖该侧表面的盲孔,所述铜增强体上均匀分布有与不锈钢基底表面盲孔匹配的盲孔增强件,所述盲孔与盲孔增强件紧密嵌合构成不锈钢‑铜复合层;本发明的ERT传感器电极以不锈钢作为基底并引入铜增强体,在保证电极自身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ERT传感器电极的导电性,不锈钢基底上的盲孔与铜增强体上的与盲孔匹配的盲孔增强件紧密嵌合,确保了不锈钢基底和铜增强体的牢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电极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49531.7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04D15/00 , E02F9/00 , E02F9/26 , E02F3/88 , E02F3/90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8/10 , G06Q10/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泥泵模块化监控系统,涉及泥泵监控技术领域,包括参数检测装置、通讯模块、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以及监控模块,参数检测装置将实时采集的感知信号经通讯模块传递至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基于感知信号建立分析评估模型并感知预测泥泵工作状态,得到的评估结果和/或报警信息包括轴封健康、汽蚀、泥泵效率、泥泵振动、叶轮磨损,传递至监控模块显示,同时发送至疏浚智能作业系统和/或第三方系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监控技术的方式进行泥泵各项数据的泥泵智能感知及监控,具有提升泥泵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泥泵智能感知参数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准确性,有效增加泥泵安全连续作业时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24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94578.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多链路负载均衡与智能优化方法,包括:S1,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2,若是,对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S3,若否或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后,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无损压缩;S4,采用基于蜘蛛猴优化的自适应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寻找转发最优路径,进而转发数据至接收端;S5,通过采用SM4算法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密,并判断压缩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6,若否,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S7,若是,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后,再进行数值压缩和数据重组,进而得到原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带宽占用以及数据高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0938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27353.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基于云计算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智能平台,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海量分散污水处理监控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问题、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管理难的问题,以及降低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该系统全面监控并采集污水处理设施的各项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高效存储、实时分析并反馈控制。平台包括数据监控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设施控制模块、智能分析引擎以及可视化模块;通过该平台,实现大量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统一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应用及控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智能异常识别控制、可视化管理、提升了监控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52350.7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感知层: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以及监测设备采集疏浚相关参数;数据库层:用于对数据感知层采集的疏浚相关参数进行预处理、过滤以及储存;决策层:用于对能效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输出辅助决策参数;应用层:用于对疏浚相关参数以及辅助决策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用户层:用于根据不同用户角色设定用户账户,制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和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整船的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疏浚船舶施工能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以辅助决策参数对疏浚作业船进行实际控制,测得万方土油耗降低2‑4吨。
-
公开(公告)号:CN1185244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4578.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多链路负载均衡与智能优化方法,包括:S1,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2,若是,对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S3,若否或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后,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无损压缩;S4,采用基于蜘蛛猴优化的自适应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寻找转发最优路径,进而转发数据至接收端;S5,通过采用SM4算法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密,并判断压缩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6,若否,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S7,若是,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后,再进行数值压缩和数据重组,进而得到原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带宽占用以及数据高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11035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121573.X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多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构建移动通信链路的正常时间库,并在正常时间库中查找与当前时间点相类似的正常时间段,能够较为准确的设定链路切换持续时间,并通过在当前时间点将移动通信链路切换至其他链路,并经过链路切换持续时间,能够较为准确的避免了移动通信链路在当前时间点后一段时间内信号强度低的现象,而无需反复来回切换链路,再有,采用预设的链路切换策略在移动通信链路和所述其他链路之间进行实时连接链路切换,直至满足所述链路切换持续时间,能够在链路切换持续时间内进行链路切换的微调,从而尽可能的保持在信号强的通信链路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9661.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疏浚工况的功率预分配及能耗动态优化方法,该方法实时监测电网容量及各施工设备负载,并根据施工模式及工况、土质等信息,在电网负荷小于电网容量90%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实时计算并进行功率预分配,使发电侧和用电侧设备根据工况达到动态平衡,使各疏浚设备工作在合理的工作区间,达到优化能源使用、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的减少过载的现象发生。当电网负荷大于等于电网容量90%时,根据条件发出预报警、报警,同时在触发优化条件时对各主要疏浚设备的能耗按优先级进行动态优化,在确保疏浚设备及电网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对疏浚设备按工况有序管理和限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79653.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智能绞吸挖泥船分布式疏浚控制系统,疏浚控制包括船端操作模式、岸端操作模式以及船端无人‑岸端智能控制模式;疏浚控制系统结构按模块化分布式进行设计,包括:船端设备、岸端设备以及其间连接的远程传输系统,船端设备、岸端设备分别包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DTPM以及视频监控系统CCTV;按控制功能优先级依次包含船端手动控制、船端全自动控制、岸端遥控、船端无人‑岸端智能控制和智能应急控制;独立且稳定的船岸通讯和流畅的视频监控,是岸端遥控及船端无人‑岸端智能控制的基础。系统高度集成,保障船体紧凑和疏浚施工易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