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2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4764.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J123/22 , C09J161/06 , G01P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粘合剂由酚醛树脂类粘合剂和聚异丁烯类粘合剂组成,所述酚醛树脂类粘合剂和聚异丁烯类粘合剂的体积比为1:1~1: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由压电薄膜条带,阻隔带,紧固带,保护膜和屏蔽网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混合粘合剂或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测量管道流速的方法,以及混合粘合剂或压电薄膜条带阵列传感器在管道流速测量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2583.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RT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ERT传感器电极包括不锈钢基底和铜增强体,所述不锈钢基底的一侧均匀分布有覆盖该侧表面的盲孔,所述铜增强体上均匀分布有与不锈钢基底表面盲孔匹配的盲孔增强件,所述盲孔与盲孔增强件紧密嵌合构成不锈钢‑铜复合层;本发明的ERT传感器电极以不锈钢作为基底并引入铜增强体,在保证电极自身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ERT传感器电极的导电性,不锈钢基底上的盲孔与铜增强体上的与盲孔匹配的盲孔增强件紧密嵌合,确保了不锈钢基底和铜增强体的牢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电极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52350.7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感知层: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以及监测设备采集疏浚相关参数;数据库层:用于对数据感知层采集的疏浚相关参数进行预处理、过滤以及储存;决策层:用于对能效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输出辅助决策参数;应用层:用于对疏浚相关参数以及辅助决策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用户层:用于根据不同用户角色设定用户账户,制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和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整船的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疏浚船舶施工能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以辅助决策参数对疏浚作业船进行实际控制,测得万方土油耗降低2‑4吨。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9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2329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船舶定位导航及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北斗卫星导航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和算法解算,提供船舶的定位信息;船舶定位导航模块,用于根据定位数据融合算法将船舶的定位信息与船舶自身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获得船舶的定位数据;还用于根据航行路线规划算法将船舶的定位信息与电子海图、气象信息、水深数据进行结合,规划出最优的航行路线;通信模块,用于根据通信数据处理算法将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与4G/5G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结合的方式实现船舶间或船舶与地面之间的实时通信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船舶定位导航及通信一体化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深远敏感海域中船舶定位精度低、通信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44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4578.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多链路负载均衡与智能优化方法,包括:S1,判断输入的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2,若是,对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S3,若否或数据重组和数值压缩后,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无损压缩;S4,采用基于蜘蛛猴优化的自适应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寻找转发最优路径,进而转发数据至接收端;S5,通过采用SM4算法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密,并判断压缩数据是否为标椎点格式化数据;S6,若否,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S7,若是,采用ZSTD压缩算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后,再进行数值压缩和数据重组,进而得到原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带宽占用以及数据高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312214.9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疏浚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抓斗挖泥船精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角度传感器、抓斗升降绞车和抓斗开闭绞车编码器、变排量泵和运算计算机;步骤2,基于抓斗升降绞车和抓斗开闭绞车编码器和臂架角度传感器,计算当前时刻抓斗升降滑轮高度、开闭滑轮高度和斗齿高度;步骤3,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抓斗平挖运动控制方程,计算t+1时刻抓斗升降滑轮和开闭滑轮应该到达的位置;步骤4,基于下一时刻抓斗升降滑轮和开闭滑轮应该到达的位置,计算升降绞车和开闭绞车转速;根据升降绞车和开闭绞车转速控制泵排量,驱动相应绞车达到目标转速。本发明提高了抓斗挖掘精度,节省了疏浚工作的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670366.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B2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测量及隧道施工领域,提出了一种盾构机管片平整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盾构机推进油缸、行程传感器、PLC、工控机、显示器。其中:工控机采用盾构机上已有的工控机,工控机包括系统配置模块、背景数据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平整度计算模块、数据存取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所述平整度计算模块根据背景数据和油缸行程数据匹配组合出“安装角度—油缸行程”数据对,进一步计算得出各测量点与理想平面(曲线)的偏差值;并将偏差数据提供给数据存取模块和可视化模块;利用外部配备垫片及外部机构根据偏差数据进行补偿工序;待完成平整度补偿、管片拼装后,盾构机进入掘进流程,此时本测量系统自动启动并开始平整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83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1037267.8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D13/66
Abstract: 海上深层水泥土搅拌次数与升降速度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给出自动匹配算法的控制模型:根据施工要求一般要求单位长度的搅拌次数N≥NS,即其中D为桩的长度,l为搅拌翼上下往返次数,R为搅拌翼转速,V为绞车升降速度,n为参与搅拌的搅拌翼个数。即当d≥D‑b时,其中d为处理机的深度,此时当d
-
公开(公告)号:CN1084424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0774.5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耙吸挖泥船挖泥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船上既有的手动控制PLC、疏浚管路、疏浚闸阀、高压水管路、高压冲水蝶阀、液压泵、封水泵、闸阀冲水泵,疏浚闸阀在疏浚管路上的布置以及高压冲水闸阀在高压水管路的设置为耙吸船已有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PLC以及受主控PLC控制的疏浚管系闸阀自动控制子系统、自动泥泵控制子系统、高压冲水控制子系统、自动低浓度排放控制子系统、耙臂绞车自动控制子系统、主动耙头控制子系统、装载吃水控制子系统,该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运行在主控PLC系统上,每个功能子系统通过控制本系统内执行机构运作来协同其它功能子系统从而在确保疏浚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整个挖泥系统全自动工作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442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0533.0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耙吸挖泥船疏浚管系作业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船上既有的手动控制PLC、疏浚管路和疏浚闸阀,疏浚闸阀在疏浚管路上的布置为耙吸船已有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PLC以及受主控PLC控制的疏浚管系闸阀自动控制子系统、自动泥泵控制子系统、自动低浓度排放控制子系统,该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运行在主控PLC系统上,每个功能子系统通过控制本系统内执行机构运作来协同其它功能子系统从而实现整个疏浚管系系统全自动工作过程。本发明控制系统的公开将为本领域全自动挖泥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及实现做出实质性技术贡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