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0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13311.3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耙吸挖泥船疏浚过程控制优化方法,具体包括:通过船舶监测系统获取疏浚状态参数、疏浚动作参数以及环境参数;设计奖励函数与历史数据集相联系形成历史经验回放记忆库,并从历史经验回放记忆库中抽取数据,形成历史数据训练集;混合抽取历史数据训练集以及当前数据训练集中的数据,对元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得到贪婪强化模型;利用贪婪强化模型结合当前疏浚状态参数对船舶进行疏浚控制。本发明通过获取耙吸挖泥船的状态参数及环境参数,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获取疏浚过程控制优化参数;按照获取的参数,控制耙吸船相关设备,以驱动疏浚设备达到最优工况点,达到挖泥寻优智能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312214.9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疏浚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抓斗挖泥船精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角度传感器、抓斗升降绞车和抓斗开闭绞车编码器、变排量泵和运算计算机;步骤2,基于抓斗升降绞车和抓斗开闭绞车编码器和臂架角度传感器,计算当前时刻抓斗升降滑轮高度、开闭滑轮高度和斗齿高度;步骤3,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抓斗平挖运动控制方程,计算t+1时刻抓斗升降滑轮和开闭滑轮应该到达的位置;步骤4,基于下一时刻抓斗升降滑轮和开闭滑轮应该到达的位置,计算升降绞车和开闭绞车转速;根据升降绞车和开闭绞车转速控制泵排量,驱动相应绞车达到目标转速。本发明提高了抓斗挖掘精度,节省了疏浚工作的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37852.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江河湖海(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刀试验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其存储介质。包括:逻辑控制器、多个绞刀转速控制器、数据检测设备、绞刀切削部件、切削对象承载部件;切削对象承载部件用于承载切削对象;绞刀切削部件根据接收的转速数据进行转动;逻辑控制器用于接收试验控制策略;数据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绞刀切削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多类型工作参数;逻辑控制器接收多类型工作参数,并将预设类型工作参数传输至被调用的绞刀转速控制器;绞刀转速控制器根据预设类型工作参数执行对应的试验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服务器实现多策略绞刀转速控制器对控制系统的调控,完成多因素组合影响下多种岩土体组合情况的绞刀切削室内试验研究,提高试验操作的精确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670366.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B2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测量及隧道施工领域,提出了一种盾构机管片平整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盾构机推进油缸、行程传感器、PLC、工控机、显示器。其中:工控机采用盾构机上已有的工控机,工控机包括系统配置模块、背景数据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平整度计算模块、数据存取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所述平整度计算模块根据背景数据和油缸行程数据匹配组合出“安装角度—油缸行程”数据对,进一步计算得出各测量点与理想平面(曲线)的偏差值;并将偏差数据提供给数据存取模块和可视化模块;利用外部配备垫片及外部机构根据偏差数据进行补偿工序;待完成平整度补偿、管片拼装后,盾构机进入掘进流程,此时本测量系统自动启动并开始平整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49531.7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04D15/00 , E02F9/00 , E02F9/26 , E02F3/88 , E02F3/90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8/10 , G06Q10/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泥泵模块化监控系统,涉及泥泵监控技术领域,包括参数检测装置、通讯模块、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以及监控模块,参数检测装置将实时采集的感知信号经通讯模块传递至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泥泵智能感知系统主控制器基于感知信号建立分析评估模型并感知预测泥泵工作状态,得到的评估结果和/或报警信息包括轴封健康、汽蚀、泥泵效率、泥泵振动、叶轮磨损,传递至监控模块显示,同时发送至疏浚智能作业系统和/或第三方系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监控技术的方式进行泥泵各项数据的泥泵智能感知及监控,具有提升泥泵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泥泵智能感知参数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准确性,有效增加泥泵安全连续作业时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312321.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水上水下三维实时构建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水上场景渲染模块、船舶结构模块、水下地形实时构建系统,所述原始水域建立模块包括波束测深单元、接收换能器阵列、算法运算单元,以及原始地形构建单元;该模块用于测量海底水深,并根据测量结果构建原始地形曲面;所述耙头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耙头模型;所述碰撞检测模块检测耙头工作坐标与原始地形坐标的交集坐标;所述地形重构模块用于得到新地形曲面。本发明实时显示水下疏浚效果的同时显示水上的船舶施工环境,实现挖泥船施工作业过程“空‑水‑地”三维空间动态全景式展现,提升疏浚精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90153.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水上水下三维可视化显示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水上场景渲染模块、船舶结构模块、水下地形构建模块、以及疏浚效果展示模块,其中:所述船舶结构模块用于建立船体和疏浚机三维模型以及匹配动作;所述水下地形构建模块用于测量水深值以及依据处理后的数据构建水下地形;所述疏浚效果展示模块对疏浚机耙头建立参数化模型并进行地形重构的地形重构单元。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挖泥船水上水下三维可视化显示系统,实现挖泥船施工作业过程“空‑水‑地”三维空间动态全景式展现,提升疏浚精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70360.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测量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点面关系测量隧道管片横断面平整度计算方法,步骤为:安装:若干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盾构机推进油缸装配平面,各传感器发射激光束与油缸轴线平行、与推进油缸装配平面垂直,且指向待测的管环端面;设:各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所在直线与推进油缸装配平面的交点称为基点Pi,与待测的管环端面形成交点称为测量点P’i;各基点对应空间坐标用Pi(xi,yi,zi)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空间坐标用Pi′(xi′,yi′,zi′)表示;后盾体轴线向量n后盾体=(xn,yn,zn);处理过程:初次拟合获取的平面称为基准平面,用α0表示;平移基准平面α0至校正位置所得平面称为校准平面,用α1表示;各测量点与基准平面α0距离用Δdi表示,各测量点与校准平面α1距离用di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7575.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浚驾合一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疏浚土质模型的建立、S2‑初始疏浚控制参数的确定、S3‑航向控制、S4‑最佳疏浚控制参数的获取、S5‑效率航速的确定、S6‑浚驾合一;本发明的耙吸挖泥船的浚驾合一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协调耙吸挖泥船智能疏浚系统和航行控制系统,操纵耙吸挖泥船按照最佳匹配速度沿着规划路径开展疏浚作业,能够有效减少人工操纵误差,进一步提升智能疏浚水平和加强挖泥船作业安全性能,提升疏浚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9661.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疏浚工况的功率预分配及能耗动态优化方法,该方法实时监测电网容量及各施工设备负载,并根据施工模式及工况、土质等信息,在电网负荷小于电网容量90%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实时计算并进行功率预分配,使发电侧和用电侧设备根据工况达到动态平衡,使各疏浚设备工作在合理的工作区间,达到优化能源使用、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的减少过载的现象发生。当电网负荷大于等于电网容量90%时,根据条件发出预报警、报警,同时在触发优化条件时对各主要疏浚设备的能耗按优先级进行动态优化,在确保疏浚设备及电网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对疏浚设备按工况有序管理和限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