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连接速生木-高强工程竹柱

    公开(公告)号:CN112267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886544.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冯岩 徐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连接速生木‑高强工程竹柱,包括中部速生木芯材、外围高强工程竹侧板和空心长方体连接节点,高强工程竹侧板通过高强度胶热压与生木芯材外侧胶合连接,合理设置芯材和侧板的长度在柱两端预留节点连接空间。通过在一端连接空间插入预涂高强度胶的空心长方体连接节点,在柱子两端分别形成凹凸卡合段,从而实现上下柱之间的初步胶(对)接和进一步螺栓连接。本发明继承了高强工程竹空心柱的全部优点,通过中间插入速生木芯材,大大提高了工程竹侧板连接的有效面积,可以有效抑制侧板受压屈曲,减小了高强工程竹侧板设计厚度;通过在节点区域黏贴空心节点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法,保证了节点连接的刚度。

    异型组合砌块及采用该组合砌块砌筑墙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01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125472.0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一种异型组合砌块及采用该砌块砌筑墙体的方法,所述异型组合砌块包括一个截面呈矩形的0号砌块和6个截面为L形的1号至6号砌块,其中0号砌块为长度360mm×宽度240mm×厚度60mm的矩形砌块;1号砌块和2号砌块均为长度230mm×宽度240mm×厚度60mm×臂宽度60mm的L形砌块,3号砌块和4号砌块均为长度350mm×宽度240mm×厚度60mm×窄臂宽度60mm×宽臂宽度180mm的L形砌块;5号砌块和6号砌块均为长度240mm×宽度300mm×厚度60mm×臂宽度60mm的L形砌块。本发明能有效解决自保温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的冷桥问题,并且可以大量减少圈梁、构造柱部位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使用数量,方便施工。

    一种基于指纹匹配的可见光通信场景中三维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3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252650.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匹配的可见光通信场景中三维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定位场景中布置发射节点和指纹采样点,建立RSS指纹库;2、区域锁定:根据接收端收到的可见光信息,在RSS指纹库中进行搜索,得到与接收端接收到的可见光信息最接近的RSS指纹数据;以得到的RSS指纹数据为中心,锁定搜索区域;3、迭代搜索:在搜索区域中,使用K近邻迭代搜索,在传输距离构成的向量空间中搜索最近邻采样点,搜索得到若干个最近邻指纹采样点;4、位置估计:对搜索得到的所有最近邻指纹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求均值,得到接收端的实际位置三维坐标估计值。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且定位算法复杂度小。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011059816.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冯岩 徐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榫卯节点三维受力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力模型;根据穿枋和木柱挤压影响范围将结构划分为梁柱挤压变形影响区域、穿枋挤压变形边界和其他区域;在有限元模型中分别切取上述区域,并采用不同网格密度或尺寸进行划分;同时按照原结构受力机理和理论分析设置二维模型边界条件和接触。通过有限元计算可以提取得到榫卯节点接触区域精确的挤压变形曲线。本发明有效简化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通过在关键受力位置进行网格加密,减小了有限元分析中的网格数量,接触边界位置的网格单元长度可达0.1mm,提高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的精度。

    一种在单柱上施加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4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01427.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李婷 徐明 敖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荷载试验加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单柱上施加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装置包括钢梁、础石、第一钢铰支座、第二钢铰支座、钢管柱一、钢管柱二、力传感器装置、连杆、挂载梁、吊篮、试验单柱、配重块、力传感器;第一钢铰支座、第二钢铰支座与础石置于钢梁上部;钢管柱一底部与第一钢铰支座连接;钢管柱二底部与第二钢铰支座链接;试验单柱浮搁于础石上。本发明能够避免因水平荷载发生倾斜对试验单柱施加附加竖向荷载,在水平荷载较小时精准获得作用于试验单柱上的水平力。试验单柱通过连杆与钢管柱二相连形成框架结构,可在试验单柱发生水平位移时,对试验单柱稳定施加竖向荷载,完美模拟实际建筑中单柱上的P‑Δ效应。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59816.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冯岩 徐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榫卯节点三维受力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力模型;根据穿枋和木柱挤压影响范围将结构划分为梁柱挤压变形影响区域、穿枋挤压变形边界和其他区域;在有限元模型中分别切取上述区域,并采用不同网格密度或尺寸进行划分;同时按照原结构受力机理和理论分析设置二维模型边界条件和接触。通过有限元计算可以提取得到榫卯节点接触区域精确的挤压变形曲线。本发明有效简化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通过在关键受力位置进行网格加密,减小了有限元分析中的网格数量,接触边界位置的网格单元长度可达0.1mm,提高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的精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局域网集群双工语音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271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278541.5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衡伟 孙慧 徐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局域网集群双工语音通信方法,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架构,以安卓手机作为客户端,以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在局域网内进行通信;客户端分为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发送部分包括拾音模块、采样模块、压缩编码模块和发送模块四个主要部分,接收部分包括接收模块、数据分路模块、解码模块和语音合成模块成四个主要部分;本发明使用无线局域网作为通信环境,采用单播作为数据传输的方式,通过多线程机制实现集团双工的实时语音通信,由服务器程序实现集群通信的数据控制。

    一种基于指纹匹配的可见光通信场景中三维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3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52650.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16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匹配的可见光通信场景中三维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定位场景中布置发射节点和指纹采样点,建立RSS指纹库;2、区域锁定:根据接收端收到的可见光信息,在RSS指纹库中进行搜索,得到与接收端接收到的可见光信息最接近的RSS指纹数据;以得到的RSS指纹数据为中心,锁定搜索区域;3、迭代搜索:在搜索区域中,使用K近邻迭代搜索,在传输距离构成的向量空间中搜索最近邻采样点,搜索得到若干个最近邻指纹采样点;4、位置估计:对搜索得到的所有最近邻指纹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求均值,得到接收端的实际位置三维坐标估计值。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且定位算法复杂度小。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局域网集群双工语音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271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78541.5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衡伟 孙慧 徐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L19/10 G10L19/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局域网集群双工语音通信方法,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架构,以安卓手机作为客户端,以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在局域网内进行通信;客户端分为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发送部分包括拾音模块、采样模块、压缩编码模块和发送模块四个主要部分,接收部分包括接收模块、数据分路模块、解码模块和语音合成模块成四个主要部分;本发明使用无线局域网作为通信环境,采用单播作为数据传输的方式,通过多线程机制实现集团双工的实时语音通信,由服务器程序实现集群通信的数据控制。

    一种房屋抗震石墙加固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9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7646.6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屋抗震石墙加固结构,包括石墙、石楼盖和设置于石墙与石楼盖交界处的角钢,石墙的侧面和石楼盖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临近两者交界处的安装孔,角钢放置在石墙的顶部条石与楼盖底面的交界处,穿过角钢的锚栓嵌入到安装孔中,将角钢锚固于石墙和石楼盖之间,各石墙上设置的角钢相互焊接成一个封闭环,使石墙和石楼盖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构建上述房屋抗震石墙加固结构的方法,先用找平胶将石墙顶部条石表面和石楼板底面找平,然后通过锚栓将角钢锚固于石墙的顶部条石上和楼盖的底面,最后将角钢相互焊接成一个封闭环。本发明增强了石墙和石楼盖的连接,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增强了楼盖的承载能力,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