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下移动式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58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95057.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移动式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通风降温装置,通风降温装置设置在矿井巷道中;控制平台,信息采集装置和通风降温装置分别与控制平台之间电性连接或无线通讯连接,控制平台用于根据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确定待降温区域,控制平台用于控制通风降温装置移动至待降温区域,并对待降温区域进行通风降温。本申请控制平台根据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可以确定待降温区域,控制通风降温装置移动至待降温区域对待降温区域进行通风降温,实现了按需制冷的目的,减少了能源消耗。

    一种超深井筒低碳冷源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212480.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深井筒低碳冷源降温系统,属于深部矿井降温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地热能量交换子系统、冷源输送管路系统、井筒供风系统和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利用地热能量交换子系统从大地恒温带获取稳定冷源流体,通过冷源输送管路系统将冷源流体送至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同时高温地表风流经井筒供风系统送至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地表风流与冷源流体在冷水介质换热基站进行对流换热,将冷却后的地表风流排入深竖井井筒内,带走井筒中热量,最终排至地表大气,达到超深井筒通风降温的目的。本发明的降温系统具有低碳节能、运行可靠、安装便捷和降温效果良好的特点,极大地减少了冷却剂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消耗,符合低碳发展的工业设计理念。

    一种矿井下移动式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5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95057.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移动式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通风降温装置,通风降温装置设置在矿井巷道中;控制平台,信息采集装置和通风降温装置分别与控制平台之间电性连接或无线通讯连接,控制平台用于根据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确定待降温区域,控制平台用于控制通风降温装置移动至待降温区域,并对待降温区域进行通风降温。本申请控制平台根据矿井下的温度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可以确定待降温区域,控制通风降温装置移动至待降温区域对待降温区域进行通风降温,实现了按需制冷的目的,减少了能源消耗。

    一种超深井筒低碳冷源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2480.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深井筒低碳冷源降温系统,属于深部矿井降温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地热能量交换子系统、冷源输送管路系统、井筒供风系统和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利用地热能量交换子系统从大地恒温带获取稳定冷源流体,通过冷源输送管路系统将冷源流体送至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同时高温地表风流经井筒供风系统送至冷水介质换热基站。地表风流与冷源流体在冷水介质换热基站进行对流换热,将冷却后的地表风流排入深竖井井筒内,带走井筒中热量,最终排至地表大气,达到超深井筒通风降温的目的。本发明的降温系统具有低碳节能、运行可靠、安装便捷和降温效果良好的特点,极大地减少了冷却剂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消耗,符合低碳发展的工业设计理念。

    基于支护和下向扇形爆破的采矿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642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61287.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支护和下向扇形爆破的采矿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方法包括:确定平底结构采场的采场结构参数,根据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对应的矿体厚度,确定采场划分方向,按采场划分方向对矿体进行采场划分,并确定各采场的回采顺序;按照回采顺序,在采场中分别施工采场联巷、凿岩巷道和出矿巷道并提供预支护,基于凿岩巷道施工与出矿巷道联通的切割井,并根据切割井的位置在凿岩巷道中开凿下向扇形中深孔,以切割井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分段序次爆破形成切割槽;在凿岩巷道内使用凿岩车按照预设角度和预设长度施工下向扇形中深孔作为炮孔并放置炸药,采用先中间后两边的V型起爆顺序进行采场爆破落矿;随后进行采场通风、出矿、和充填。

    基于支护和下向扇形爆破的采矿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64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61287.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支护和下向扇形爆破的采矿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方法包括:确定平底结构采场的采场结构参数,根据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对应的矿体厚度,确定采场划分方向,按采场划分方向对矿体进行采场划分,并确定各采场的回采顺序;按照回采顺序,在采场中分别施工采场联巷、凿岩巷道和出矿巷道并提供预支护,基于凿岩巷道施工与出矿巷道联通的切割井,并根据切割井的位置在凿岩巷道中开凿下向扇形中深孔,以切割井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分段序次爆破形成切割槽;在凿岩巷道内使用凿岩车按照预设角度和预设长度施工下向扇形中深孔作为炮孔并放置炸药,采用先中间后两边的V型起爆顺序进行采场爆破落矿;随后进行采场通风、出矿、和充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