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移动终端实时多媒体数据流传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52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98154.2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终端实时多媒体数据流传输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视频推流模块、服务器端模块、视频拉流播放模块以及D2D(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通信模块;使用Wi‑Fi Direct建立了移动设备间的通信网络,实现了吞吐量较大、时延较低的D2D通信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有效地卸载了核心网络的流量。然后针对本系统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TCP的轮询传输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视频数据在D2D传输过程中缺少解码信息无法解码的问题。

    基于肌电信号的便携式下肢行为模式实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2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930099.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肌电信号的便携式下肢行为模式实时识别方法,具体包括:肌电信号采集模块、肌电信号预处理模块、多通道AD数据采样模块、嵌入式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显示设备;本发明为下肢行为模式的肌电信号特征进行实时识别与输出,其对肌电信号特征的单次解码时间小于300微秒,满足实时性要求,本发明的硬件系统总重量约100g,总体硬件控制板尺寸90mm*90mm,满足便携的要求;本系统研制目的是为应用于假肢或是外骨骼等领域,通过本方法实现对运动状态的实时区分识别,进而作为假肢/外骨骼设备进行运动控制的依据,是为假肢/外骨骼提供运动控制的依据。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轧卷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12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82514.6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连轧卷取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轧卷取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卷筒直径和液压缸行程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根据带钢厚度确定卷筒预胀时的预胀直径,根据数学关系模型确定预胀时的预胀液压缸行程,对卷筒进行预胀紧;在卷取过程中,当带钢卷入卷筒至1.5卷时,根据设定的第一次胀紧压力对卷筒进行第一次胀径;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卷筒胀紧压力模型,计算第二次胀紧压力,当带钢卷入卷筒至3卷时,根据第二次胀紧压力对卷筒进行第二次胀径,完成卷筒的全胀控制;步骤5:当卷取机将带钢卷取完毕后,将液压缸行程值降低到最小值,完成卷筒全缩,再通过卸卷小车完成卸卷。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轧卷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1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82514.6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连轧卷取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轧卷取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卷筒直径和液压缸行程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根据带钢厚度确定卷筒预胀时的预胀直径,根据数学关系模型确定预胀时的预胀液压缸行程,对卷筒进行预胀紧;在卷取过程中,当带钢卷入卷筒至1.5卷时,根据设定的第一次胀紧压力对卷筒进行第一次胀径;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卷筒胀紧压力模型,计算第二次胀紧压力,当带钢卷入卷筒至3卷时,根据第二次胀紧压力对卷筒进行第二次胀径,完成卷筒的全胀控制;步骤5:当卷取机将带钢卷取完毕后,将液压缸行程值降低到最小值,完成卷筒全缩,再通过卸卷小车完成卸卷。

    用于人机自然交互的生机多模态信息采集融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1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2650.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人机自然交互的生机多模态信息采集融合装置。本装置对采集到的肌电信号进行前置放大电路的一级信号放大、高通滤波、低通滤波、二级信号放大以及工频干扰去除等信号调理方式,采集足底压力信号时,检测电路采用双并联开关检测足底与地面的接触状态,信号数据包括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以及三轴欧拉角共九种数据,采用串行总线实现多个肢体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级联挂载,该装置融合了三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经过特征提取与分析,下肢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并且采用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缩短了信息交互时间,实现单次数据采集与数据融合过程时间小于100ms,整体信号特征单次解码时长小于300ms,满足实时性要求。

    一种基于IPv6的360度视频自适应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3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4120.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IPv6的360度视频自适应传输方法,方法首先根据码率调节算法的性能,选择最优码率调节算法作为系统的码率调节算法;接着对360度视频进行预处理并生成清单文件,再利用Shell脚本处理得到包含媒体片段的JSON文件,并在服务器端进行视频资源的部署;然后对强化学习模型进行预处理,并将经过训练的强化学习模型转换为TensorFlow‑Lite所需以“tflite”为扩展名的文件;最后基于移动设备的基础架构设计应用程序以及360度视频播放器;并将视频播放器码率调节部分使用预处理阶段得到的模型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推导实现。本发明充分利用预测的带宽和视口,通过策略梯度更新其QoE奖励值,直到最后的码率决策得到最大奖励反馈,相对于现有的自适应传输方案有明显的改进。

    用于人机自然交互的生机多模态信息采集融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11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322650.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人机自然交互的生机多模态信息采集融合装置。本装置对采集到的肌电信号进行前置放大电路的一级信号放大、高通滤波、低通滤波、二级信号放大以及工频干扰去除等信号调理方式,采集足底压力信号时,检测电路采用双并联开关检测足底与地面的接触状态,信号数据包括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以及三轴欧拉角共九种数据,采用串行总线实现多个肢体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级联挂载,该装置融合了三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经过特征提取与分析,下肢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并且采用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缩短了信息交互时间,实现单次数据采集与数据融合过程时间小于100ms,整体信号特征单次解码时长小于300ms,满足实时性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