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1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7326.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85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一次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步骤1,对常规电池进行超声波检测,得到电池在不同SOC状态下的超声像图;步骤2,从图像中获取反应区的面积,得到反应区面积占电池面积的百分比,绘制反应区面积百分比‑SOC曲线作为特征曲线,从而建立SOC预测模型;步骤3,对待测电池进行超声波检测,得到反应区面积占比百分比;步骤4,使用上述反应区面积百分比‑SOC曲线预测待测电池SOC。上述方法可简单快速地对锂氟化碳一次电池进行SOC状态无损检测。本模型超声扫描区为整个电池,超声反馈整个电池在不同SOC状态下的变化,测试和反馈的信息更全面和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6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1297.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循环失效预警方法,锂金属电池以一定充放制度进行充电‑放电循环,每次充电后静置,再进行放电;所述锂金属电池循环失效预警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数据;步骤2,绘制初始关系曲线;步骤3,处理初始关系曲线;步骤4,判断风险。本发明将锂金属电池的容量特征和电压特征有机统一结合,形成协同判据,共同作为电池内部短路导致循环失效的监测指标,提高了电池循环失效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0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0911.3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B21/08 , G01B11/06 , G01L1/00 , G01L1/22 , G01R31/385 , G01R31/392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极厚度变化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S1,提供一压力传感器建立厚度变化换算记录模块;S2,提供一电池厚度变化的实时监测装置;S3,将压力传感器置于电池外包装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之间,或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制备内置压力传感器电池;S4,提供一电池刚性容器,将所述内置压力传感器电池置于电池刚性容器中,使电池刚性容器与沿电池反应面方向的内置压力传感器电池外表面紧密贴合;S5,将数据采集线与数据记录系统连接,对所述内置压力传感器电池进行电性能测试,数据记录系统实时记录电池测试过程中压力和厚度变化值。利用所述监测方法及装置从而得出电池及电极在整个过程的厚度变化值,进而分析电池及电极反应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24207.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与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1M10/058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50/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锂带、锂金属电池及制备方法,复合锂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环境中,将隔膜辊压在锂带上,所述隔膜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分别辊压于所述锂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所述第一隔膜内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隔膜内表面的边缘涂覆胶黏剂,使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黏合后,完全包覆所述锂带,得到复合锂带;将所述复合锂带收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韧性差、质地柔软的超薄锂带两侧包裹隔膜,能够增强金属锂带的强度,制得的复合锂带能够匹配现有的电池制造设备,并进行卷绕;锂带在韧性强的隔膜的包裹下,不会断裂,也不会粘辊。
-
公开(公告)号:CN114335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81574.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6 , H01M4/75 , H01M10/052 , H01M50/533 , H01M50/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的负极、制备方法及锂金属电池。本发明锂金属负极包含金属锂箔和集流引出条,其中锂箔包括主体部分和导流部分;导流部分位于主体部分一边,并延伸于主体部分之外,在电池中不与正极主体部分相对,不参与反应,保证主体部分的平整性。集流引出条与金属锂箔的导流部分联接,压接集流引出条的位置位于锂箔负极主体部分和正极主体部分之外,可保证叠片后的锂金属电池变得更加平整,一方面容易可以保证测试时上夹板或电池成组施加压力时避免由于负极本体不平整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锂沉积的电流密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循环性能的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860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495723.8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403 , H01M50/446 , H01M5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活性隔膜,该隔膜中包含基膜和可与金属锂反应的活性物质,可与金属锂反应的活性物质分散于基膜中。所述基膜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膜、聚酰亚胺膜、聚酰胺膜、聚四氟乙烯膜、聚丙烯酸酯类膜、聚氯乙烯膜、聚环氧乙烯膜、玻璃纤维膜、纤维素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膜。所述活性物质活性为I2、S、V2O5、MoO3、MnO2、Bi2O3、Bi2Pb2O5、氟化碳、CuCl2、CuF2、CuO、CuS、FeS、FeS2、Ni2S2、AgCl、Ag2Cr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拉伸法、热致相分离法、熔喷法、纺粘法、抄纸工艺、流延法、静电纺丝技术、浸涂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5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57398.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载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及金属锂电池,该方法包含:取第一活性物质膜、集流体和第二活性物质膜并依次叠放形成正极前体,采用穿刺件刺穿所述的正极前体,使所述的集流体被刺穿后产生尖锐毛刺,并且所述的毛刺刺入所述第一活性物质膜和第二活性物质膜内;然后将所述的正极前体加压压平,得到高载量电极。本发明扎孔后的涂碳铝箔集流体具有立体结构,凸起毛刺部分可以嵌入活性物质膜,增强活性物质膜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改善电极内部电子在活性物质颗粒和集流体之间传导。同时铝箔表面的涂碳层也有利于改善活性物质膜与集流体之间的电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865850.7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由铝箔和其表面上的涂覆层组成,其中,涂覆层具有多层结构,由单质硫、导电剂、粘结剂组成,多层结构中各层的硫含量由内至外呈梯度分布,最内层硫含量最高,最外层中不含硫。本发明提出的梯度多层硫正极结构,最内层采用高比表面和高吸附能力的碳材料作为导电剂,增强固硫作用,尽可能向电极内部吸附多硫离子以缓解多硫离子向负极侧扩散;表面涂层不含硫材料,提供硫扩散空间,并采用面状碳材料,增强对多硫化锂的阻挡作用,尽量将多硫化锂多限制在电极空间内,从而,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硫电极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93913.5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 H01M2/14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活性夹层的隔膜、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隔膜包含:活性夹层,及分别粘附设置在活性夹层上、下表面的绝缘层和基膜层,该基膜层起到绝缘和支撑的作用,该活性夹层中含有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选择I2、S、V2O5、MoO3、MnO2、Bi2O3、Bi2Pb2O5、CFx(0≤x≤1.5)、CuCl2、CuF2、CuO、CuS、FeS、FeS2、Ni2S2、AgCl、Ag2CrO4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隔膜具有基膜层、可同锂枝晶反应的活性夹层、及绝缘层,该活性夹层能与锂枝晶反应生成惰性产物,使隔膜对锂枝晶由被动抵抗转化为主动攻击,且生成的惰性产物亦可进一步增加隔膜的机械强度。本发明的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金属锂电池能显著抑制锂枝晶的产生,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大大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35734.4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12/08 , H01M8/0438 , H01M8/04492 , H01M8/04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 H01M12/08 , H01M8/0438 , H01M8/04492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空气电池及其测试装置,该电池包括透气夹板和单体电池,透气夹板与单体电池交替叠置,且任一单体电池夹在两块透气夹板之间;透气夹板的表面和侧面均开设通孔形成气体扩散通道;单体电池采用三明治式结构,且空气正极位于三明治式结构的最外侧;测试装置将锂空气电池置于密闭箱体内,通过进气管通入工作气体,设置水探头和压力表实时测量水含量和压力,通过循环泵和净化柱去除密闭箱体内的水分,锂空气电池通过正负极测试线与外部设备连接。本发明的锂空气电池及其测试装置解决了氧气在单体电池之间的扩散问题,能使氧气与阴极充分接触,提高电池放电容量。
-
-
-
-
-
-
-
-
-